谈付费色变的时代过去了 腾讯音乐正让更多人成为音乐的受益者

砍柴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3月开始,有用户陆续发现周杰伦的歌曲需要付费才能收听,到4月,越来越多的网友留意到并讨论感慨。无独有偶,还有网友发现在不止一家音乐平台上,很多歌手的音乐作品都被打上了“VIP”的标签。但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次虽然仍有质疑声音,但更多的网友认为这种为音乐付费的行为是“应该的”,有贴吧吧友直言:“难道让歌手用爱发电”?

在近期举办的音乐财经博览会上,“周杰伦音乐付费”也被当成了中国音乐用户付费习惯正在持续改善的印证案例。从早年谈付费色变,到如今行业和用户双双叫好,可以说,这是国内音乐用户版权意识提升的又一次体现。

谈付费色变的时代过去了 腾讯音乐正让更多人成为音乐的受益者

版权意识觉醒 为好内容付费成为常态

从2015年最严版权令颁布以来,在音乐人、版权方、音乐平台、用户等产业链的所有参与角色的共同努力之下,音乐版权意识逐渐受到认可,加之以数字专辑为代表的音乐形式成功握住了实体时代的接力棒,中国音乐市场的数字化转型也自上而下地形成了一个可以实现价值变现的健康生态,随之而来的,是用户为内容付费的原动力。

在易观的数据调研中,有受访者表示,在内容质量满意的前提下,是愿意为内容付费的。

同视频、文学、 游戏 等领域一样,音乐也是在版权规范化与用户付费意识培养的阵痛中摸索成长起来的。但与其他领域不同的是,随着移动网络的日渐发达,音乐的随身性和多场景优势也更加明显,尤其是经过多场景的应用,音乐的边际成本也得以再次压缩。

谈付费色变的时代过去了 腾讯音乐正让更多人成为音乐的受益者

而即便用户只是单纯享受音乐“听”的基础功能,音乐的获取成本也十分低廉。以“周杰伦音乐付费”案例为例,尽管是收费音乐,但平均下来每月仅需10元左右的会员费用即可全部享受,而这10元所能获取的又不仅仅是周杰伦的音乐,而是千万级的会员曲库,这也是为什么对于很多已是会员的用户来说,并没有感受到周杰伦音乐收费所带来的“影响”。

音乐有价 其中之一是对音乐人劳动成果的基本尊重

当前的音乐环境有一个现象,关于音乐创作的背后故事越来越被忽视,取而代之的对音乐风潮的盲目追赶,进而让流行音乐变成流量音乐。客观来说,这是市场对于音乐需求的折射,但同时也反映出了听众对于欣赏音乐的浮躁,这也是盗版音乐时期、免费听歌遗留下的问题。

对音乐工业稍有了解就会知道,任何一首音乐作品,并不是有词有曲就万事大吉了,它必须经历“词曲编混录”的一整套过程,而在市场接受度、流行性以及个性表达的综合考量过程中,无意间又加大的一个成熟作品的产出难度。“支持收费支持正版。做出好的音乐确实需要大量资金,国外大家都是养成听音乐花钱的习惯,毕竟这是人家劳动成果”,如网友所说,音乐作品是音乐人的劳动成果,更别说是一首成熟的、具有传唱度的优质作品了。因此,为音乐付费即是对音乐人劳动成果的尊重和认可,进而,只有当使用者为音乐付费的比例达到一定程度,音乐人才可能不完全以市场需求为牵绊,产出更具价值的音乐内容。

如今,“音乐有价值”的观念正在深入人心,愿意为音乐付费也成为大众共识,数据显示,近六成用户愿意付费。

谈付费色变的时代过去了 腾讯音乐正让更多人成为音乐的受益者

音乐付费反哺产业链上游 带动产业良性循环

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市场愈发完善、用户的付费意愿愈高,优质的音乐内容势必将释放更多价值。有沐音乐主理人朱金泰去年曾做过一个实验,在没有推广的情况下,仅通过微博告知和周边乐谱配合推出,其发行的数字专辑在各个平台也卖出了不少的数量,也就是说不支付企业运转成本,只要内容够好,也能获得收入,这对于音乐的前端制作来说无疑是最大的鼓舞。

此外,用户付费意愿的提升,也刺激了音乐内容提供方在服务上不断探寻用户需求,进而转化为新的创收点。对此, 传媒 大学艺术学部教授赵志安也分析认为,现在谈论消费,涉及到的概念已经非常广泛,包括泛娱乐音乐体验、现场演出、音乐装备、音乐打分、卡拉OK、 社交 体验、智能乐器、在线音乐教育、智能音响等,产业比较有活力。整体来说,最近这两年,数字音乐实际上已经从传统产业模式发展到了一个由数字音乐为主体,且消费端比较突出的新阶段。以上,从国内数字音乐平台代表腾讯音乐的生态化运营中即可以窥见,越来越多的产业环节也都在因音乐而受益。另有观点认为,时代变迁的力量也会让一代又一代在 互联网 中成长的原住民的付费习惯越来越好,而消费习惯会支撑好内容,只要有好的内容,就可以有好的付费空间,可以反哺来自产业上游的投入,当整个市场环境生态化地循环起来,音乐产业也势必将获得良性发展。

随意打赏

腾讯音乐ipo音乐版权付费音乐付费时代付费音乐腾讯音乐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