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上的 bot 们:当机器人遇上东方互联网文化

砍柴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微博上的 bot 们:当机器人遇上东方互联网文化 发声者总会面临种种解读,而这些解读往往根本不受发声者自己的控制。

对我来说,这一切的开始是古城钟楼。

" 古城钟楼 " 是 2011 年开通的一个微博账号,头像是坐落于西安市中心的钟楼夜景,其个人简介写道:" 我初建于明洪武十七年……也是五代、宋、元时长安城的中心。"

从开通账户到现在,古城钟楼只做一件事,在每天的整点,发送一条用干支计时表示的报时微博,再附上相应数量的 " 铛 ~",代表钟楼的钟声,8 年来几乎从未中断。

微博上的 bot 们:当机器人遇上东方互联网文化 古城钟楼的微博截图

它的每条报时微博下都有几十条评论。有人在这里发泄情绪,有僵尸号在这里评论重复的无意义内容,有人对钟楼道早安、午安或者用 " 咚 " 来附和它,还有些人对这里的每条评论都加以回复,安慰难过的评论、鼓励表达愿望的评论,质疑那些僵尸号 " 你是不是机器人 "?

甚至还有人以 " 粉丝这么多,每天发铛铛铛这种无聊微博 " 为理由举报了古城钟楼。当然,最后没有得到受理。

微博上的 bot 们:当机器人遇上东方互联网文化 在六年前我刚刚开始用微博、还根本不知道什么是 bot 时,古城钟楼让我第一次接触到了一个典型的 bot 账号。

1

社交 媒体 上的 bot 最早出现在推特。那时,这些账号就和 bot 这个名字的全称 Robot(机器人)一样,大多是由自动化的程序控制,按照预设的规则发布、转发一定主题的推文:可能是古城钟楼灵感来源的大本钟 bot,会在整点发送 BONG 来报时;JustDiedBot 会从维基百科的名人词条抓取信息,一旦发现哪位名人被确认去世,就立刻发布一条讣告……

微博上的 bot 们:当机器人遇上东方互联网文化 JustDiedBot 的几则讣告

直到今天,推特上的 bot 账号们大都还是由自动化脚本操控。它们不作主观判断,不与他人进行与 bot 主题无关的互动,定期按时更新……总之,这些 bot 只是冷冰冰的机器,没有人格存在。

在国内的微博上,有一批同样给自己起名 "XXX bot" 的账号。相比它们在推特上的前辈,这些微博 bot 要人格化得多,他们接收粉丝的投稿,筛选后发布—— 其筛选过程绝大多数是由人类完成的 。一些 bot 还会对所发内容进行带有情感色彩的评论,像其他微博博主一样与粉丝频繁交流。

今天,微博上有成千上万的 bot 账号。他们所涉及的内容从幽默到怀旧再到各种小圈子内的 " 瓜 ",几乎无所不包,这些人格化的 bot 已经成为了微博生态的一部分。

2

在微博用 "bot" 为关键词搜索用户,搜索结果的第一位就是 " 千禧 bot"。千禧 bot 有 42 万粉丝,排名在它之下的几个 bot 账号粉丝数分别是:810 万、556 万、167 万和 258 万。

微博上的 bot 们:当机器人遇上东方互联网文化 " 千禧 bot" 主要分享的是千禧年间(1990 到 2010)的人、事和物,其内容相当广泛,当时流行过的歌曲、影视、明星和乐队,销量很广的零食、玩具和其他各式商品,只要是在人们记忆中留下过印记的事物,都有可能出现在千禧 bot 上。

微博上的 bot 们:当机器人遇上东方互联网文化 千禧 bot 微博截图—— " 硬币筒 "

还有 2000 年前后那简陋而质朴的操作系统、网页和电子 游戏 ,在千禧 bot 的近 3000 条微博中,最有热度的往往就是这些有关 互联网 的东西。相比地域色彩较重的实体物品,网络似乎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将素不相识的人们连接在了一起,尽管当时很少有人意识到这一点。

微博上的 bot 们:当机器人遇上东方互联网文化 今年 1 月一条关于 Windows XP 开机音乐的微博得到了不少转发

余弦从去年 10 月开始运营千禧 bot,这个账号的运营者只有她一个人。余弦告诉我,这个账号从来没有接过广告,一直是她 " 用爱发电 "。

余弦最初接触 bot 是在推特上,但是直到去年微博 bot 大喷发,她才起了自己也做一个类似账号的想法。相比之前微博常见的 "XXX 君 " 命名格式,余弦觉得 bot 这个词更直接、更具功能性,而且,她认为千禧年是很有 科技 感的年代,和 bot 这个词更搭一些。

千禧 bot 极少与粉丝互动,也几乎从不做主观判断和情感表达。除了极小部分投稿会附上解释性的背景资料防止大家看不懂, bot 的所有内容都来自于直接引用投稿人的原话。余弦对于千禧 bot 的定位是无机设备,她一直尽量避免加入个人情感——即使是和投稿人沟通时也是如此,对于受理的投稿,她会回复 " 收到 " 或者 "done",对于不够清晰的投稿她会要求更多资料,除此之外再无任何多余的沟通。

微博上的 bot 们:当机器人遇上东方互联网文化 千禧 bot 的头像和微博背景都来自与 Windows98 系统

不过,在投稿内容以外,余弦本人的趣味和情感还是透过账号逸散了出来。由于是一个人运营,千禧 bot 并非 24 小时工作,每天投稿分享结束时,账号会发布一条通知微博,这条微博的最后往往会以一个机器的口吻说明分享结束的理由—— " 正在清理光驱尘垢 "、" 正在烘干受潮的数据 "、" 正在使用后台挖矿 "。

微博上的 bot 们:当机器人遇上东方互联网文化 几天前的 " 需要提前冷却 " 明显暗示了天气很热

这些只言片语最终还是把千禧 bot 人格化——准确来说,是机器格化了。在这些通知微博下,总是有人评论 " 晚安 " 或者表达感激,就好像他们知道在千禧 bot 机械式的账号外壳背后,有一个正在试图保留住千禧往事、活生生而浪漫的人。

3

" 有钱人发言 bot" 在各个方面都与千禧 bot 截然不同。这个分享有钱人生活的 bot 账号除了分享投稿,还经常自己发起话题或者投票希望大家讨论,在转发一些微博时也从不避讳带有感情色彩的评论和表情符号。

微博上的 bot 们:当机器人遇上东方互联网文化 这已经是账号运营者克制之后的结果了。在账号建立之初,一位运营者经常在 bot 账号上分享自己与 " 有钱人 " 毫无关系的生活日常,遭受了大量 " 这样根本不 bot" 的批评。

" 账号的名字只是我们随便取的,那个时候其实没有很清楚 bot 到底是什么意思 ",有钱人发言 bot 有两名运营者,她们都觉得推特式的 bot 账号局限性太大,根本不适合 " 有钱人发言 " 这个主题。

微博上的 bot 们:当机器人遇上东方互联网文化 有钱人发言 bot 常见的投稿内容

她们曾经尝试像 " 真正的 bot" 一样,把每个投稿人的投稿原样发送出去,不做任何审核和评价,结果被人喷为什么不做审核。左右为难之下,她们一度想要改名,把 bot 给拿掉,一位运营者坦言:" 我们其实就是吐槽君 "(吐槽君是一系列 营销 号的常见后缀,相比 bot 要更具个人色彩)。

由于种种原因,账号仍然保留了 bot 的名号,但是两位运营者已经不再试图去遵守 bot 的诸多准则,评论、抽奖、" 哈哈哈 ",这些个人意味浓厚的东西在有钱人发言 bot 里一个不少。

和投稿人之间,两位运营者也有不少交流。有些投稿者会对生活抱有疑虑,或者是面临破产、家道中落,他们大多得到了安慰和 " 贴心的心理关怀 ",这种交往有时会进一步蔓延,成为双方之间的私人友谊—— " 有时候我们就像深夜知心大姐姐一样 "。

4

能像 " 有钱人发言 bot" 的两位运营者这样坦然面对批评的人并不多,尤其是有时这种批评要更加复杂,更加难以化解。

去年年中,一个名叫 " 意难平 bot" 的账号出现在微博上,主要发布文学作品中那些令人难以释怀和不甘心的故事情节。这类剧情往往能给读者留下很深的印象,因此意难平 bot 的很多内容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鸣,在当时微博涌现的 bot 大潮中算是评价和热度都相当不错的 bot。

微博上的 bot 们:当机器人遇上东方互联网文化 一个典型的意难平式分享,由投稿的作品原文和评论区的粉丝感慨组成

" 意难平 bot" 成功后,很多类似的账号相继出现,效仿其内容。一年过去了,今天的微博上有很多意难平 bot。他们的名字大同小异,无非是后面多个下划线,中间加个破折号;所发的内容也差不多,只不过是从最初的文学作品扩展到了影视、动漫、游戏乃至娱乐圈的明星或者组合。

微博上的 bot 们:当机器人遇上东方互联网文化 微博搜索中排在上面的几个意难平 bot

这些面容相似的 bot 中已经没有最初那个意难平 bot 的身影了。去年七八月间,由于微博下出现了大量的争吵和谩骂,意难平 bot 的初代目删除了之前发过的所有微博,改掉了名字,宣布 bot 从此停更。

争吵最初源于对于某些东西算不上意难平的不同理解。常见的情况是,一位读者投稿说他对某某作品中的两名角色最终没能在一起(而是和其他角色在一起了),感到非常意难平,反对的评论就随之出现—— " 在原文里,XX 明明已经和 XXX 在一起了,你现在觉得他没和 XXXX 在一起意难平,是不是在恶心我们官配党?" 这种不同理解因为某些圈子内的 " 默认 " 规则(比如不拆散原文定下的官配),往往会演化为粉丝们之间的意气之争,最终导致大规模的互相谩骂。

而最终击倒意难平 bot 的,是某位粉丝投稿说,他没能买的他家偶像的杂志,这让他非常意难平。很多并不粉这位偶像的人认为这根本算不上意难平,这个 bot 发这个非常不妥,而随之而来的偶像粉丝们纷纷反驳,表示自己觉得这件事很意难平。

偶像粉丝圈向来是微博上声浪最大、纷争也最多的群体,事情很快完全脱离了控制,厌恶这位偶像及其粉丝群体的人、想捍卫这位偶像的粉丝们纷纷赶来。他们在意难平 bot 的这条微博的转发和评论里开战,战争最终留下的几千条转发和评论,大都已经和这条微博的内容本身毫无关系了。

到底什么算是意难平?bot 运营者自己的想法已经和他越来越多的关注者发生了冲突,在他最后一条微博中,bot 运营者说道:" 现如今解读词语的人多了去了,各人有各人的意难平的来处和理解……江湖再见 "。

微博上的 bot 们:当机器人遇上东方互联网文化 然而正如其运营者所说的那样," 以后还会有新的意难平 bot 的 "。这些 bot 欣欣向荣,就像意难平 bot 刚刚出现时那样。

微博上的 bot 们:当机器人遇上东方互联网文化 在微博上搜索意难平 bot 有 4 页,也就是近百个结果

5

保持冰冷的表象,还是抛开那些守则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微博上的 bot 们都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很多时候,这种选择的意义并没有运营者们想象的那么大,就像传播学中那条永恒不变的定律:发声者总会面临种种解读,这些解读往往根本不受发声者自己的控制。

(这篇文章本来还会涉及一个众所周知的 bot,但由于某些原因,它无法出现在这里。在各种意义上,我都对此表示遗憾。)

来源:游戏研究社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