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玛特比 Gucci 赚钱
8 月 19 日晚间,泡泡玛特发布 2025 年半年报。
财报显示,泡泡玛特在报告期内实现营收 138.8 亿元,同比增长 204.4%;毛利率高达 70.3%,同比提升 6.3 个百分点,创下历史新高;经调整净利润实现 47.1 亿元,同比增长 362.8%,超过 2024 年全年。
谈及全年的业绩预期,在次日香港举行的财报会上,泡泡玛特首席财务官杨镜冰表示,公司上半年的净利润率约 33%,下半年将有所提升,预计全年净利润率在 35% 左右。
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 CEO 王宁也强调,集团取得了有史以来的最好业绩。 " 希望今年实现 200 亿元人民币的收入,感觉达到 300 亿也相当轻松。"
图片截自财报
一个有趣的对比是,泡泡玛特上半年的净利润甚至超过了 Gucci 母公司开云集团同期的、4.74 亿欧元(约 39.61 亿元人民币)的水平。
泡泡玛特利润率超预期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是毛利率更高的毛绒品类营收占比的提升,另一方面则是海外业务的发展。
财报数据也显示,2025 年上半年,泡泡玛特的毛绒品类首次超过手办品类,营收达到 61.4 亿元。
具体来看,LABUBU 所在的 THE MONSTERS 系列,在 2025 年上半年营收高达 48.1 亿元,占泡泡玛特总营收的 34.7%。
此外,作为泡泡玛特最具代表性的经典 IP,MOLLY 在 2025 年上半年实现营收 13.6 亿元,同比增长 73.5%;SKULLPANDA 同期实现营收 12.2 亿元,同比增长 112.4%;CRYBABY 同期实现营收 12.2 亿元,同比增长 248.7%。DIMOO 同期实现营收 11.1 亿元,同比增长 192.5%。
除上述五大营收突破 10 亿元的 IP,泡泡玛特 HIRONO、星星人、PUCKY、HACIPUPU 等 13 个艺术家 IP 也实现了营收过亿元。
某种程度而言,泡泡玛特早已完成了从一家产品公司向 IP 公司的转型。其中,全球爆火的 LABUBU,几乎为泡泡玛特贡献了近三分之一的营收。
或也因此,业内始终有声音认为,泡泡玛特需要警惕单一爆款 IP 带来的风险,公司的成功取决于其能否持续推出同样受欢迎的设计。
面对 LABUBU 能否持续爆火的问题,王宁直言," 当一个 IP 成为一个世界级的 IP 后,它真正的 商业 价值才刚刚开始。并不是大家讨论得比较多,它就有价值,讨论得少,它就没有价值。"
在 2024 年的财报发布会上,王宁也曾对 36 氪强调,无论 MOLLY 还是 LABUBU,只要一个 IP 形象成功推出,就会有很长的生命周期。
" 我们还是相对克制的,无论是对外合作,还是 LABUBU 本身的产品,没有过度去消耗这个 IP。LABUBU 作为一个符号化的 IP 有许多可以挖掘的品类、开发的方向。"
王宁还宣布,本周将发布同为搪胶毛绒制作的迷你版 LABUBU,他相信这款产品将成为超级爆款," 现在大家把 LABUBU 挂在包上,以后说不定会挂在 手机 上。"
但同时,LABUBU 的产能确实面临了较大的挑战。泡泡玛特副总裁袁俊杰也表示,目前毛绒产品一个月的产能是去年同期的 10 倍以上。
王宁在财报会宣布推出迷你版 LABUBU;受访者供图
此外,在更受关注的海外市场,今年上半年,泡泡玛特在美洲、欧洲市场的表现尤为突出。
4 月 14 日,泡泡玛特全面升级了全球组织架构,在大中华区、美洲区、亚太区、欧洲区分别设置区域总部。这样的组织架构模式,有利于放大泡泡玛特各大区的优势,并在海外的各个市场精耕细作。公司的各中台部门也能更灵活、更高效地向各大区输送资源与人才。
本次半年报,也是泡泡玛特组织结构调整后的首份财报。
分区域来看,报告期内,中国市场营收达到 82.8 亿元,同比增长 135.2%;来自亚太地区的营收为 28.5 亿元,同比增长 257.8%;来自美洲地区的营收为 22.6 亿元,同比增长 1142.3%;来自欧洲及其他地区的营收为 4.8 亿元,同比增长 729.2%。
在新开门店上,截至 2025 年 6 月 30 日,泡泡玛特已在全球 18 个国家运营着 571 家门店,较年初净增 40 家。新开门店主要位于中国港澳台及海外市场。在上半年,中国港澳台及海外地区合计拥有超 180 家线下门店,较 2024 年年底净增近 50 家。其中,在英国剑桥、印尼巴厘岛等地标性位置,泡泡玛特成功开设了首家门店。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主流机构普遍对泡泡玛特持乐观态度,但仍有部分机构对其长期可持续性和短期估值风险持担忧态度。
高盛在 2025 年 7 月的研报中指出,泡泡玛特上半年净利润增速虽超卖方预期,但仅 " 大致符合 " 买方已抬升至极高水平的期望值。摩根大通进一步分析称,业绩预告的净利润落在市场预期区间(45 亿 -55 亿元)的低端,预计短期将面临一定的获利了结压力。
数据显示,泡泡玛特 8 月 15 日至 18 日卖空股数从 21.16 万股激增至 116.12 万股,南向资金持续减持,反映出部分资金在短期内对高估值的警惕。
截至财报发布后的 8 月 20 日,泡泡玛特股价于当日上涨 12.54% 至 316 港元每股,年初至今的股价涨幅超过 249%,总市值达到 4243.7 亿港元,刷新历史最高值。 而此时距离泡泡玛特实现业绩反转、重回千亿港元市值的时间点,仅过去了近 10 个月。
来源: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