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开“吴亦凡”的背后 互联网思维的公关在想什么?

砍柴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来源:Techweb

在 " 吴亦凡事件 " 发酵不到 30 个小时,15 家主流品牌合作方全部宣布与吴亦凡合作到期、解约、终止 / 暂停合作。在资本的背后,力保品牌不失的市场公关们在想什么?在 互联网 环境下,越热门的事件,反而越容易被公众遗忘。因为总有更大的瓜在等待用户。

" 吴事件 " 就在 18 号晚间一个平静的周末爆了。相比 " 罗事件 "、" 爽事件 " 等等娱乐圈的瓜,这颗瓜真的 " 保熟保甜 "。吴亦凡所涉及到的流量 & 人设崩塌已不仅仅是个人。其所代言的品牌,哪怕只是有过合作的,都先后开始了紧张的舆情处理。

15 家品牌方的 " 联动 "?

他们看似是不约而同的,韩束成了第一家官宣与吴亦凡解约的品牌。解约之后为韩束引来了更庞大的新流量。原本只有几十人到一百人的直播间,瞬时间涌进了 150 多万用户。而据了解,其品牌单场直播的销售总额,超过了 299 万,暴涨了 800%。随后,其他品牌接连跟进,在 18-19 日期间。先后官宣合作到期、解约、或终止 / 暂停合作。

" 快把那条删了,早就不在合作期了,2 年前的也不行,快删 ",这几乎成了事件发酵后,与吴亦凡有过合作的品牌方公关们必须经历的工作。某品牌合作方工作人员如是说。

随着都美竹爆料之后,截至 7 月 20 日 0 时,已有 15 家主流品牌合作方先后与吴亦凡解约或宣布合作到期、暂停、终止。18 日,韩束、良品铺子、云听 APP 官宣。19 日,立白、滋源、得宝、华帝、康师傅冰红茶、王者荣耀、腾讯视频、乐堡啤酒、保时捷、兰蔻、路易威登也相继官宣。据了解,由于时差的缘故,官宣 " 姗姗来迟 " 的,均为几家国外品牌。截至 7 月 20 日凌晨,宝格丽成为了 15 家合作方最后一个官宣回应的。

抛开“吴亦凡”的背后 互联网思维的公关在想什么? 其实,国外品牌的市场也都曾经历过尴尬的水土不服。但相比此前那个因 " 辱华事件 " 而在中国消失的杜嘉班纳,被吴亦凡代言过某些奢侈品牌,创立的时间论辈分足够当前者的 " 爷爷 "。然而现实的是,危机公关领域里,没有温良恭俭让,也没有仁义礼智信,更不具备资历背景的优越感。即便某些国外品牌读不懂中国市场,也必须学会先了解中国式思维。哪怕是 苹果 、特斯拉这样的海外巨头也不例外。

抖音上一位二手车商这样调侃道,现如今的二手车商,要会文案、会拍照、会收车、会打官司、还得关注娱乐热点 …... 否则,当你在 7 月 18 日之后囤积了大量库存的保时捷 911 GT3 RS 之后,心态都是要炸的。

娱乐明星缺乏英雄主义?英雄可不好当

因为这样的一次事件,使得互联网用户群起吃瓜。笔者则回想起 2016 年的热门跳票电影《魔兽》,片中描述在第一次人族和兽人大战中,人类的作战部队不乏有阵型、战术等思路去弥补身体薄弱的劣势。而兽人则是以部落思维,拥有强大身体,谁取万军丛中上将之首级,谁便会是那个时代的英雄。虽是 游戏 / 电影 IP,但理念依然沿用至现代社会的互联网下也毫不为过。现如今,我们既需要有脑,也需要有英雄主义。

抛开“吴亦凡”的背后 互联网思维的公关在想什么? 依照达尔文进化论推演,人类自群居生活,共同抗击其他物种以获取生存条件之后,无数劣根性便得以涌现,但所幸多数成为了优势。现代社会,人们继承了《魔兽》片中人类的大脑,信息 科技 的到来早已颠覆飞鸽传书及邮筒时代。但不可磨灭的是,这个社会依然需要英雄主义。

英雄好当么?有网评这样调侃道," 留给吴亦凡,或许还有三条路可选。1、回加拿大救出孟女士;2、转行研发光刻机并取得重大突破;3、收复祖国失地宝岛 "。也是对这个时代,娱乐公众人物缺乏英雄主义光环的最大调侃。诚然,公众人物可以不做英雄。但不可以不爱国、违反社会公序良俗、违法犯罪、三观不正。满足任何一条,你便 " 社死 " 了。

移动互联网下信息工具升级后的降维打击

2011 年,那一年先是打起了千团大战,而不到 1 年的时间那些优惠券 APP、团购 APP 又突然消失了 99%。但从北京苏州街、中关村地铁口走出来的互联网人似乎毫无挫败感。他们无一不坚信自己的职业和行业可以给他们带来灿烂的明天。大谈特谈属于自己的 " 互联网 +"。

十年之后,那些曾在下班的路上去 3W、车库等中关村里咖啡店取经的人们。有些 创业 者成了普通从业者,有些则变成了身价几亿甚至上百亿的大佬。

十年之后的用户,则更需关注信息安全。这也仅仅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潮来临之后的第一个十年。连你隔壁邻居家的老奶奶都会打《王者荣耀》拿五杀了,信息的传递速率和几十年前相比,简直就是降维打击。用户也早已从互联网的初尝体验者,变为消费者及资深用户。想骗他们,不存在的。

时间拉回到 20 年前,某位明星偷税漏税,上了某报纸的头版头条,紧接着《综艺大观》《同一首歌》等国内频道和栏目就几乎见不到他们了。而近十年来,公众人物 " 社死 " 标准已经不需要违法犯罪。哪怕是一件小事,也会在舆情上受到 " 极刑 ",从而人设崩塌。诸多公众人物,自打进圈第一天起,便知 " 一人一口吐沫,可以淹死一个人 " 的道理。但他们也从未体会过被淹死是什么感觉。因为试错机会稀缺,当他们被 " 淹 " 过之后,也自然会消失在公众的视野,不再是公众人物。

遵循社会的主流价值,每个人的必修

吴亦凡这颗瓜,品牌方的公关人们确实煞费苦心,借机以官宣等形式获得到了社会正确价值观的认同。他的崩塌,并非偶然,而是背后资本的博弈。无论是企业、大 V 顶流、小用户, 社交 环境下都希望自身拥有流量,但要看是什么渠道获得的。

抛开“吴亦凡”的背后 互联网思维的公关在想什么? 当抖音、视频号在短视频的碎片领域崛起之时,培养了一大批用户的审美、兴趣甚至个性。但在拥有强大趋同性的背后,你或许也会因一次 " 坐公交不让座 "、" 不看红灯横穿马路 " 等事件,被热心网友上传后接着口诛笔伐。随后,他们还会把你家族谱十八代扒出来一起接受洗礼。更何况,涉嫌违法?公众人物?拿来吧你。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