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大厂的尽头,都是高利贷

砍柴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互联网大厂的尽头,都是高利贷

都说世界的尽头是铁岭,那 互联网 的尽头一定是贷款,因为几乎所有大型互联网企业,都在放贷。

" 用户 XXX,您已经被选中为优质客户,可申请最高 20 万元贷款,分 12 期慢慢还 ~"

互联网大厂的尽头,都是高利贷

无论是月初还是月末,无论是有钱还是没钱,你总能像小编这样,莫名其妙收到各种要你贷款的短信。

一次两次也就罢了,但看见多了也会烦躁,这些贷款信息,就如同苍蝇一般,怎么都摆脱不了。点个外卖问你贷款不,打开导航问你贷款不,看下微博问你贷款不,看个视频也要在中间插个广告问你要不要贷款。

如今,这些贷款信息甚至已经覆盖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打开 手机 ,几乎每个 app 上,都会有 网贷 的宣传,各种广告更是层出不穷。就比如之前备受吐槽的,飞机上帮农民工借贷款,空姐为结婚要对象借贷款等等。

这些业务,大部分只需要用户拍摄身份证,并进行人脸识别后,就能获得上万元左右的额度,有的甚至一下就把额度提到了 20 万元。

而且,说出来吓一跳,几乎所有互联网大厂,全部都有网贷业务。

几乎所有大厂都在放贷

互联网大厂的尽头,都是高利贷

可以看到,从开始的微博到最后的滴滴,一共 20 个 app 都有在帮网贷引流。

像新浪微博的微博借钱,对外宣称可借 20 万元,14 天免费用 5000 备用金,每天利息低至 0.2 元,借款仅需要上传身份证,就可以获得可用额度,并且随用随取。

还有支付宝旗下的借呗和网商贷,一个说 " 借 1 元得 15 元红包 ",另一个说 " 借一笔领 5.88 元支付红包 ",看起来还挺心动哈,结果一看年利率,一个 20%,另一个 17%,都高得离谱。

而阿里旗下的另一款产品饿了么,就很有意思,它不仅帮自己家的网贷平台 " 饿用金 " 带流量,还在 " 更多第三方借款产品 " 里,带上了国美、苏宁、360、拍拍贷等 8 款借贷平台宣传,一个平台能贷 8 次,不怕你贷的多,就怕你没地方贷。

这 8 款平台也很给力,年利率统统最低 18.25%,贷得越多,还得越多。

还有爱奇艺、芒果 TV、WPS、美颜相机、马蜂窝、京东、百度、今日头条等众多互联网公司,真的是不怕没处贷款,就怕你不贷款。

如此看来,虽然中国的互联网巨头主营业务各不相同,但都不约而同的在做同一件事——利用自己掌握的用户大数据,放着各式各样的网贷。

巨头们如此 " 大方 " 地借钱给人们,自然不是为了做慈善,帮你度过难关,而是为了赚钱,自古以来,借贷都是高利润行业,到如今依然如此。

在上面的各种应用中,贷款利率一般都会显示,日利率最低 0.02%,换算成年利率就是 7.3%,其实这已经不低了,大部分人理财的话,都难以获得这个比例的收益。

更何况这个利率其实是基本不可能得到的,首次在某个平台上贷款的话,日利率大都是 0.05%,换成年化就达到了 18.25%,妥妥的高利贷了。

之前我们讲贫富差距,说 2% 的人占有整个社会 98% 的财富,然后剩下 98% 的人,只占有社会 2% 财富。然而现在看来,贫富差距比想象的还要可怕。社会的真相是,2% 的人占着整个社会 120% 的财富,剩下 98% 的人,不但没有财富,还背上了 20% 的债,加起来正好是 100%。

以前的贫富差距,可能说赤贫者一无所有,无立锥之地,但现在贫富差距,是赤贫者,甚至有可能负债累累。

最近几年来,很多互联网公司大搞 金融 创新,其实都是模式上的创新,是一种 " 伪 " 创新,说的好听叫 " 普惠金融 ",说的难听就是 " 放高利贷 "。这种创新,对社会的正面效应又在何处?

在过去 10 年,中国 经济 一直单边上涨,所以互联网大厂的金融业务没有经历过周期。一旦经历周期,到底会产生多少坏账,尚是未知之数。这些互联网巨头的金融业务没有抵押,没有拨备,如果产生风险,所有损失都要由大厂们自己承担。

那么,这些互联网大厂承受得住吗?

•END•

来源:易简财经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