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束光,重新定义“好设计” —— 闪极点阵屏充电器100W/140W 正式上市
在快充技术全面进化、设计风格日趋同质的今天,消费者面对的往往是“速度越来越快、体验越来越冷”的数码产品。而就在这个充电器被普遍视为“配件”的时代,闪极 科技 (以下简称“闪极”)选择以一款充电器,重新回答一个问题:设计,是否还能为日常生活创造情绪价值?
5 月 23 日,闪极正式推出点阵屏充电器 100W/140W 系列新品。它既是一件性能卓越的快充设备,也是一件延续设计血脉的工业美学作品,让用户在一次又一次充电的瞬间,感受到温度、节奏与克制。在价格定位上,此次新品同样展现出巨大的优势,首发特惠价:140W 仅售 199 元,100W 仅售 169 元,使得高性能快充轻松走进大众视野。该系列产品已于当日 10 点在天猫、抖音同步开售,感兴趣的消费者可不要错过。
致敬经典,设计溯源
设计灵感的源头,必须追溯到 1958 年。那一年,博朗推出 T3 袖珍收音机,以 121 个圆形孔洞,将声音以极简形式释放出来。这款由迪特·拉姆斯设计的产品,几乎以一己之力将包豪斯“少即是多”的哲学带入消费电子领域,也启发了后来的“Mac之父”杰夫·拉斯金,最终在 1984 年诞生了第一代麦金塔电脑。
这一设计血脉,也成为闪极思考工业美学的起点。早在 2022 年,闪极就曾将麦金塔的设计元素融入自家 GaN 充电器,试图在功能主义之外,赋予产品更多的人文思考。而 2025 年推出的这款点阵屏充电器,则是这种探索的进化版本:将圆孔传递的声音,转化为点阵屏幕上的光,用最小单位的像素语言,唤醒设计的节奏感与情绪价值。
外观独特,趣味与实用并存
走近闪极点阵屏充电器,最吸引人的不是Logo,不是参数,而是一块黑白像素点阵屏。它以简约图形将实时功率,以“跳动”的形式直观呈现。在闪极看来,这是一次对“抽象充电过程”的可视化尝试,也是一种让数据有温度的方式。这不只是数值的展示,而像是一场“电流心跳”的可见表达。
更具情感的是开关机动画的设计。当用户接通电源,屏幕中央首先出现一道横线,随后展开为一块明亮的点阵画面,模拟了童年电视机打开时的动画效果。这一极具情绪唤起力的细节设计,不仅增加了充电行为的仪式感,也让人在技术冷静之外,找到情绪的寄托。
机身上的撞色物理按键,也并非装饰。橘白按键的一上一下,形成操作上的自然区分;回弹感十足的触控反馈,模拟了早期 游戏 掌机的操作手感。这是闪极对“物理真实感”的坚持。在虚拟按钮泛滥的时代,保留按钮,不是复古,而是一种克制。
这套从屏幕、动画到按键的设计体系,共同构建起一个带有复古像素逻辑的秩序体系。它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让每一次交互都有意义、有节奏、有愉悦感。
结构化技术性能:从外表克制,到内核强大
在产品性能方面,闪极点阵屏系列也做到了对旗舰级快充体验的全面覆盖。
首先是功率能力。100W 款支持单口最高 100W 输出,轻松应对 MacBook Air、iPad Pro、Switch 等多设备快充。140W 款则是更进一步,达到笔记本电脑全功率的快充需求。其内置的 AI 智能调度算法,能够实现智能分流,根据不同接口接入设备的功率需求进行自动识别,并动态调整输出策略,精准匹配功率输出,使充电过程高效有序,达成 “多口同充不抢功率” 的效果。
此外,产品还具备加宽接口间距的设计,同时为多设备充电时,可避免拥挤现象;具备无感充 2.0 技术,支持多口插拔不断电,即使同时为三台设备充电,也能保证功率稳定分配,不会出现充电速度下降的情况。
在协议兼容性上,产品全面覆盖 PD 、PPS、QC 、FCP、SCP、AFC 等主流快充协议,能够与 iPhone、安卓 手机 、平板、游戏机、耳机等设备实现高效匹配,避免“插不对口”、“充不满电”的尴尬,真正实现“一充多用”。
整个供电系统采用 PFC+LLC 双电路架构,在提升能效比的同时降低电压波动,让充电过程更加稳定。同时,搭载的第五代氮化镓(GaN)芯片组,具备更强导电效率与更低热损耗,使得整机在高负载状态下依然保持冷静输出,真正做到“高功率,不烫手”。
安全方面,闪极升级的安心盾 4.0 系统整合了过流、过压、过载、欠压、过热五重防护,同时辅以导热硅脂与石墨散热片,使得长时间高功率运行也不伤设备,为用户提供全天候的安全保障。
在充电器市场陷入 “参数军备竞赛” 的当下,产品体验却日益同质化。闪极选择以 “设计” 为破局锚点,重新诠释充电器的价值内核。点阵屏 100W/140W 充电器的上市,是向经典设计与现代科技美学的深度致敬。它以设计哲学串联功能进化,用技术创新解构生活场景,让每一次充电都成为品质生活的具象化表达,为用户带来了全新的充电体验,让充电成为赋能美好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