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又盯上一个万亿级市场,但被小米抢了先

砍柴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在成为国产 手机 第一品牌的第四个夏天,华为消费者 BG 找到了新的目标: 智能家居

在 DigiX 2018 华为终端 · 全球合作伙伴及开发者大会上,华为消费者业务 CEO 余承东高喊 " 迎接全场景智慧化革命 " 的口号,推出 " 华为智选 " 这一品牌,高调进军智能家居。

华为的这项举动," 对决小米智能家居生态链 " 是主流解读, 媒体 对两家孰高孰低的分析也是不一而足。

实际上,在与小米对抗之外,作为一个万亿级规模的大市场,进军智能家居对华为而言,有着更为深刻的意义。当然,随之而来的,也包括更广泛的挑战。

生态链打法

不希望将消费者业务和手机划上等号,是华为多年的愿望。

一位接近华为的人士曾向记者表示,华为消费者 BG 一直希望能够有更多的产品及布局走到聚光灯下,尤其是在手机业务登上国产榜首之后。

于是在 2015 年,趁着物联网及人工智能技术开启商用的大潮,和其他 互联网 企业、消费电子厂商一样,华为盯上了智能家居这个行业。

2015 年 12 月,华为在深圳发布了 " 华为 HiLink 智能家居战略 ", 主要内容包括 Hilink 物联网连接协议和 Huawei LiteOS 物联网操作系统 ,这被认为是华为与其他 家电 家居公司共享的两大核心能力。但华为具体如何链接这些企业并形成生态,当时并未有更详细的信息。

到今年 3 月份中国家电博览会上,华为首度正式公布智能家居的发展轮廓,即 " 联合开发者、硬件厂商、云服务提供商,在 B、C 端同时发力,三年内实现推出 HiLink 家电设备百亿美元流水,力争三年打造中国智能家居第一生态。 "

三个多月后,华为 宣布再度升级 HiLink 计划 :硬件方面,开放资深渠道并整合第三方渠道,以 " 华为智选 " 为品牌,以包括手机在内的各类 智能硬件 为入口产品。其中手机是主入口,PC、平板,可穿戴设备是辅入口,照明、安放、影音、监控等合作伙伴的产品形成泛 IoT 硬件外围。

软研发方面,实行 " 方舟计划 ",通过底层架构研究及云服务,为硬件开发者提供联动、整合、智能化等服务,并推动建立一个能连通所有泛 IoT 的标准,形成 " 芯 - 端 - 云 " 协作、以手机为最终控制的发展模式。

至此,华为的智能家居全场景布局基本清晰。" 华为需要找到更多的合作伙伴,来一起打造生态。" 余承东说。

按照设想,华为对这些合作伙伴 " 下不碰硬件,上不碰服务 ",这与华为其他大部分业务的思路也基本一致,放弃两端,只做中间的连接管道和生态。

醉翁之意

" 一个是致力于合作共赢,另一个是圈地围栏。" 在不少外界的解读里,华为这么玩,明显是冲着小米去的。

目前,智能家居领域企业众多,技术纷繁复杂,但归结起来,无非就三种玩法。

第一种,自己玩, 接口、协议、硬件,全都做,以自身有各品类硬件产品的家电企业为主。

第二种,联盟玩法, 共同制定接口、协议,确保各家之间的产品能互联互通,这里面既有家电类企业,也有众多做底层技术的企业。

第三种,平台或生态玩法 ,提供底层的核心标准和技术,招揽其他企业来做应用层面的产品。

在第三种玩法中,除了前面提到的华为,目前国内走得最快的,就是小米。

按照小米此前招股书公布的数据,小米 投资 和孵化的生态链企业(包括智能硬件和生活消费品)超过 90 家,小米的收入构成中,物联网和生活消费品营收达到 234.47 亿元。

和小米一样的生态玩法,同样是从智能手机切入延展,都做底层的核心标准和技术,说华为剑指小米,有合理之处。

但华为方面显然不愿意把格局定调在追赶或怼小米。

前述接近华为人士认为,两者的竞争并不在一个层面上, 小米侧重应用层面做产品,华为则侧重于在标准、系统、芯片等方面布局 ;华为上下不碰给出空间,虾米投资占股大包大揽;华为要建立连通所有泛 IoT 的标准,小米则只支持接入自家设备。

如果结合前文说过的华为对手机业务一枝独秀的复杂心态,那么推出 " 华为智选 ",入局智能家居,可以说华为跟自己达成了和解。

华为消费业务首席战略官邵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对于华为来说," 很多先进的技术已经可以在手机产品上落地,在某种程度上,手机产品已经成为了华为消费者业务生态之中的根基。" 因此,与其继续投入资源来发展其它终端产品,不如选择将积累在手机上的技术能力逐步开放出来,连接到其他产品上。

这种转变也不难理解。相比三年前,如今的华为手机保有量已经足够庞大。此时将手机本身的技术与资源释放,构建起一个泛 IoT 硬件联盟,不仅能让华为消费者 BG 其他产品有更多的成长机会,也是有可能支撑华为消费者 BG 去建立一个从芯片、到设备、再到服务全面改良的 Android 终端设备体系。

换言之,从华为管理层透露出的意思,华为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盘活自身。

几多挑战

但无论是为了怼小米,还是盘活自身,智能家居这艘 " 方舟 ",不好上。

从竞争出发,小米今年的 CDR 招股书显示,从 2015 年— 2018 年 3 月,IoT 及生活消费产品的收入占比从 13.01% 逐渐上升到 22.37%,智能手机的收入占比从 80.40% 下降至 67.53%。换句话说,小米未来的成长空间很有可能实在生态链上。

如果华为把在手机领域对小米的赶超,再次复制到智能家居领域,那么小米生态链的成长空间将会被极大挤占,这对小米来说很可能是致命伤,势必会招致迅猛反扑。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小米,OPPO、vivo 两家手机领域的老对手近期也宣布联合美的、TCL 等多家白家电厂商,以两家手机为入口,多个终端产品相互连接,成为成立 IoT 生态开放联盟,涉足智能家居市场。

虽然 OPPO、vivo 方面表示此举重在扩大应用场景、提高自身产品的用户粘性,但鉴于这两家此前闯入国产手机前四强时也是 " 悄悄的进村,打枪的不要 ",其竞争能力和实力也不容小觑。

更大的挑战还是来自华为自身。

与小米的封闭生态链相比,华为的开放生态链有开放的好处,大门开放,能够更广泛地吸引不同的合作方和消费者,但也意味着更复杂的标准、协议、技术兼容和统一。

华为应该也意识到了这一挑战,邵洋表示,想要从功能定义、ID 设计、质量管控、APP 一致体验以及技术五个方面帮助合作伙伴生产更统一的智能家居产品,还要几经打磨。

技术之外,难点还来自更深层次的 商业 和人性层面,开放平台下没有强约束力的合作模式,难免会带来内部的资源失衡和利益冲突。

从时间上看,进入智能家居乃至整个物联网市场,华为消费者 BG 的步子并不算快。如何减少人力物力消耗,又快又好地整合、开放资源,让智能家居真正成为带动整个消费者 BG 的新方舟,华为还有很多路要走。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随意打赏

华为退出美国市场小米华为笔记本华为应用市场华为对比小米华为手机市场小米 华为万亿城市华为手表华为手环华为市场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