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马学员IPO喜讯:双登股份,AIDC智算中心储能第一股
在竞争激烈的商业世界中,能够从籍籍无名的小厂成长为产业的巨头,并不多见。双登股份,这家起源于江苏泰州乡镇的企业,却完成了这样的逆袭。
8月26日,港股市场迎来一位备受瞩目的新成员——双登股份(06960.HK)。上市开始,双登股份展现出强劲的势头,大涨 50%以上,总市值近 100 亿港元 。截止到当日收盘,股价19港元,上涨31%,市值79.4亿港元。
直到今天,提到双登股份这家公司,很多人都还是陌生的。
但简单了解便可以得知,这是一家为大数据及通信领域提供能源存储的“隐形冠军企业”。其客户主要是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通信运营商,以及阿里、百度、万国数据等AI与大数据企业。
同时,双登股份也是黑马营17期学员企业,还参加了创业黑马开办的“刘润·企业进化黑马实验室”。《i黑马》认为,其背后的创业历程与商业智慧,更值得众多创业者和企业家关注和研究。
01
创业之路:抓机遇,借东风
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的通信行业尚处于起步阶段。
1990 年,37 岁的杨善基临危受命,接手了负债累累的姜堰市密封蓄电池厂。
当时,通信基站的后备电源市场还是一片有待开垦的 “处女地”,杨善基凭借着敏锐的商业直觉,果断带领工厂投身这一领域。
彼时,传统铅酸蓄电池是市场主流,但很多问题饱受诟病:维护频繁、安全隐患大、环境污染严重。
杨善基深知,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攻克这些难题。
他带领团队日夜钻研,经过无数次尝试,终于率先在国内推出全密封免维护铅酸蓄电池。
这一创新之举,犹如一颗重磅炸弹投入平静的湖面,迅速打破了市场格局。产品一经推出,便凭借出色的性能获得市场高度认可,工厂不仅成功扭亏为盈,还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双登” 品牌也开始在行业内崭露头角。
进入千禧年,中国通信产业迎来了井喷式发展,从 2G 到 5G 的跨越式升级,带动基站数量呈指数级增长。在这第二个十年里,基站数量激增 6.5 倍,达到 841 万个,占全球基站总数近半。
双登股份再次借通信产业升级的东风,快速崛起。
前期积累的技术与口碑优势,让其成功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铁塔,以及华为、中兴、爱立信、诺基亚、法国电信、沃达丰等全球知名通信运营商及设备商建立了合作关系。
订单如雪花般纷至沓来,公司营收也实现了飞速增长。回顾 2022 - 2024 年,双登股份的营收从 40.7 亿稳步攀升至 45 亿,通信基站业务收入累计贡献超 70 亿元,尽享中国通信设备行业崛起的红利,实现了从乡镇小厂到行业知名企业的华丽转身。
02
第二曲线:开拓数据中心储能新赛道
然而,双登股份的管理层并未满足于现状。
2018 年,杨善基的儿子杨锐放弃北美知名大学终身教职,回国接棒双登股份的经营。拥有风景园林与城市规划专业背景的杨锐,虽跨行进入储能领域,但他独特的思维视角为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
杨锐察觉到,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数据中心作为信息存储和处理的核心枢纽,对储能设备的需求将日益增长。
而运营商在中国数据中心(IDC)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三大运营商在中国第三方数据中心(IDC)市场的份额超过 60% 。双登股份长期与运营商合作,在通信储能领域积累的良好口碑,有望成为开拓数据中心储能业务的有力支撑。
于是,杨锐果断决策,推动双登股份向数据中心储能领域转型。
这一转型并非一帆风顺,数据中心对储能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极高,供应商需要长时间的市场验证才能获得认可。但双登股份凭借坚定的决心和持续的投入,在数据中心储能领域深耕细作。
自 2018 年转型以来,经过 7 年的不懈努力,双登股份的数据中心业务收入占比逐年攀升。截至 2025 年前 5 个月,该业务收入占比已达 46.7%,正式超过通信业务,成为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 。
客户群体也从最初的运营商,拓展到阿里巴巴、京东、百度、万国数据、秦淮数据等互联网公司和专业数据服务商。
例如,2021 年双登股份在阿里巴巴数据中心电池框架采购项目中脱颖而出,以份额第一中标,标志着其在主流互联网巨头 IDC 市场的重大突破 。
03
技术和商业的十字路口
在技术创新方面,双登股份始终坚持多技术路线并举的发展战略。
公司起家于铅酸电池技术,经过多年积累,在该领域技术成熟度高,产品的瞬时放电性能优越,是可靠的备用电源选择。
随着行业发展趋势,双登股份积极布局锂离子电池业务,近年来该业务起量迅速。
其新一代20呎5MWh+液冷储能系统,搭载自研314Ah 电芯,采用先进原材料,电池寿命达20 年,可承受万次循环,并通过高海拔/高寒环境验证,获GB/T 36276 - 2023、UL1973等全球权威认证 。
同时,双登股份在钠离子电池技术研发上也取得显著成果。
与清华大学合作研发出中国首款通信低温智能钠离子电池并实现规模化量产。
该产品采用硬碳及层状氧化物新材料体系,能在- 40℃至 60℃超宽温域稳定工作,成本较传统磷酸铁锂电池降低 30% 以上,循环寿命超 4000 次。目前,该产品已在西藏、青海等国内高寒地区规模化应用。
在商业布局上,双登股份展示出了全球化视野。
在通信领域,早在2017年就成功进入爱立信、挪威电信等世界知名企业的供应链 。
在数据中心领域,积极推进海外工厂建设,已在马来西亚投资建厂,并对中东地区展开调研考察 。
此次港股上市募集资金净额的一部分,将用于在东南亚兴建锂离子电池生产设施,主要生产供数据中心用电池。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4 年双登股份在全球通信及数据中心储能电池供货商中出货量排名第一,市占率达 11.1% 。在全球数据中心储能市场,出货量位居中国企业之首,市场份额达 16.1% 。在国内市场,更是服务了中国五大通信运营商及设备商、中国十大自有数据中心企业的 80% 以及中国十大第三方数据中心企业的 90%。
04
结 语
《i黑马》查阅其招股书,在近几年储能市场起伏过程中,双登股份核心业务保持高速增长态势。2022年至2024年,双登股份的营收分别为40.72亿、42.59亿、44.98亿。
其中,通信基站和数据中心是最核心的两块业务。并且,作为“第二曲线”的数据中心场景逐年爆发,为其带来新的巨大增量。
在上市仪式上,董事长杨锐也表示,双登股份深耕能源领域数十载,见证了中国储能产业与全球智算浪潮的交汇融合。从早期的电池技术研发到如今的智算能源生态构建,我们始终紧跟时代脉搏。
在《i黑马》看来,双登股份从一家寂寂无名的乡镇电池小厂,成长为港股市场炙手可热的 AIDC 储能第一股,其成功绝非偶然。
对于广大创业者和企业家而言,双登股份的创业历程提供了诸多宝贵经验:
1)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及时抓住行业发展初期的机遇;2)持续的技术创新投入,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3)坚定的战略转型决心,敢于涉足新领域并长期耕耘;4)全球化的商业布局,不断拓展自身业务的市场边界。
在当下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这些经验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值得学习与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