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4+4”,我是痛苦的“5+3”

虎嗅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当北京协和医院“4+4临床医学试点班”的董小姐走到大众视野,27岁的林艺突然意识到,原来那些“咬咬牙忍过去”的日子并非医者必经的朝圣之路。


2018年,北京协和医学院仿照国外“4+4”临床医学教育模式,启动了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模式改革试点班,面向国内外高水平大学招收非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和推免生攻读临床医学博士学位。


“4+4”指的是四年非医学专业教育,再加上四年医学教育,这与目前主流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对比,包括5年制本科、“5+3”一体化学制 (本硕连读) 、8年制本博连读、5+3+X模式等。


和我们聊的三位医学生们从未听过“4+4”模式。对于他们来说,学医是本科5年的苦读,是考上研究生后漫长的三年规培,是熬过12年才可能抵达梦想的金字塔尖。


刚上研一的陈希经历一年规培,已经对学医失去热情,毫无意义的工作,没有下班,只有不断响起的呼叫铃,褪去热情只剩“没有灵魂的躯壳”;28岁的阿木正在准备升博,三年规培终于熬了过来,对于他来说,只有“5+3+3”这条路才能去到理想的三甲医院。


看到新闻时,林艺已经放弃医生这条道路,去到了一家药企,她很庆幸自己选择转行。而那些还在这条路上的医学生们,有人选择逃离,有人还在继续攀登。


以下是他们三个人的自述。


一、原来不需要学这么久


@林艺,27岁,5+3


看到 协和 4+4 新闻蛮惊讶, 从来没听说过。 非医学四年, 再读四年出来博士,规培只要一年。我们 学那么多年,被 压榨这么辛苦,发现原来不需要学这么久,感觉 自己的时间被制度 影响了。


2015 年我进了成都一所医科大学学中医,五年学下来 对专业进一步了解 之后,感觉 未来就业还不错, 医生也 是份 体面 的工作 ,抱 着这个想法继续读研


当时考的广东一所大学的 专硕,读研三年跟规培三年是并轨的 学硕 毕业 只有硕士学位证,想进医院还要再 规培 三年


我去的 广 州一家 顶级的大三甲医院。 当时挺 期待 以前 理论知识,规培实践来了解医学 ,但是 规培三年 下来真的 好累,根本停不下来。


每天早上 8 点上班,查房 开医嘱 写病例 病人有需要或者突发情况 都要及时处理 ,还要 收新病人 全院能准 5 点下班的科室只有两三个,大部分都要加班 外科 妇科 加班更久,妇科 的医生基本晚上8 点多 下班。


我去了 大概 20 个科室 普遍比较辛苦 像心内科、急诊科 脑外科 呼吸科 ,病人 病情 普遍 比较重。 急诊科工作压力大,事情紧急又危重,没有固定午休时间,轮换吃饭 一个月上十个 夜班 而且睡不了, 晚上 都有事,有 些病情 比较重 比较急 一熬夜胸口非常不舒服 很亏身体


那时候我 周一到周五上班, 周末 没夜班就休息 处理 学业 没有寒暑假 后面上班有点疲于应付 每个月 几百 贴,有些老师 护士让你帮他取快递什么 的,也 不好拒绝 。身体也不太好,晚上 11  点半睡胸口 闷得喘不过气 月经量减少了,睡眠也不好。


想过放弃, 有个师妹受不了,两个月就退 培。 当时朋友 劝我,说 先当医生以后还能转 行。 我一听挺有道理 读了这么多年,投入这么多心血, 咬咬牙就忍过去了, 读完赶紧找个班上


毕业 前大半年就开始找 工作。我知道肯定 留不下来 当时规培的医院, 对外招聘就是博士 还要看文章。 而且 越大的医院,职称、职位晋升的要求越严格。 当时医院好多 40 多岁还是住院医师 ,最初级的职称。 考核指标很奇怪, 看你 发什么等级的文章 有多少课题 每年看多少个病人 各种 乱七八糟 的指标 没有看 医术怎么样 收到过多少 好评。


我不想 博,也不想 参与 那么卷 竞争 有同学读博,学术要求特严格,达不到标准就 延毕 延到 四五年才能毕业。博士去医院也不见得多高性价比,同样要行医 做杂事 ,像去 教学医院,有科研压力, 还要 做课题 、带 学生


最后我在广东 找了 三级医院 ,没编制,是 合同工 工作算侥幸,很多 找不到工作 同学 毕业之后一直没找到工作,深圳社区 医院 都卷到要硕士。


真正作为 职工 去医院工作之后, 发现 行医这件事是最基本的 除此之外还要做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事


当时医院 上线了第二级系统, 医保系统 告诉你大概每个病 多少天 花多少钱 ,有个 标准 超过自负盈亏 扣到医生 头上 。收病人住院,就得算一笔账, 一直 都要关注这些数据,开 检查 都得精打细算


我的工作已经不纯粹是一个医生了,还要当会计 ,还有 很多行政的事情 。科室有人负责 搞文书资料 运营宣传,定期想去哪里搞义诊 、写文章, 不做就扣 钱。


领导很难相处 跟病患 纠纷,领导不管对错,第一时间骂我们。有次给病人贴三 贴,夏天出汗贴纸掉了 投诉我不好好贴,领导说我工作不用心 ,还 要扣钱 ,挺委屈的


我们也有职业暴露的风险,每次扎针我都很小心,有次 不小心扎到了自己 ,还好患者检查是阴性。 当时觉得 这份 工作除了 力之外,还有生命危险  


干了 几年,觉得自己的 工作没意思 看不到希望 科室年轻医生很少 来来回回跑了很多人 ,我从 去年年底开始筹划转行, 今年 4 月跑路了


我现在在一家药企工作, 没夜班,工作氛围正常 压力也小 部门 转行的很多,有人在 三甲医院当了 8 年医生 ,有同济医院的,之前做护士的也有很多 预感未来跑路的医生会越来越多 本来当医生就辛苦,还降薪,考核指标还严格,晋升途径 困难 这个模式会打消积极性 我是觉得很难坚持。


协和这事 很离谱, 有点见怪不怪,有一定几率 发生这种事 庆幸自己转行了, 哪怕以后再怎么卷,也不关我的事 ,但对于 还走在这条路上的人 来说 挺不公平


二、对这个职业祛魅了


@阿木, 28 岁, 5+3


学医最后 能干医生的没多少 ,转行的非常多, 当时 几个本科同学就去考公考编了。 我的目标挺 明确 的, 就是 5+3+3 ,读完本科念 研究 生,再 读博去三甲医院 想把这条路走下来。


高中 对生物比较感兴趣,家 里人在医院工作 。当时觉得当医生 收入 不会太低 社会地位高一点,对救死扶伤还挺向往 。家人 会很累,当时 觉得能有多 累, 学了之后发现自己还是太年轻了


本科我在山东一所医学院学 临床医学 ,不细分专业, 学基础理论知识, 实验课 ,也 动物解 剖,但没有接触到真正的患者 大四 之后去 医院实习 临床工作 流程 、带教老师 处理 ,才 真正开始对这个行业有亲身 体会。


我是山东人,以后 想在山东工作 ,准备研究生考山东某大学的外科。带教老师会告 诉你行业发展 哪个专业比较有前景,推荐 甲状腺 外科 乳腺外科 、利尿外科,专业发展比较迅速,手术压力没那么大、 时间短,不像胃肠 肝胆要做好久,还要接触 排泄物


考研竞争非 常激烈 ,好像 380 个考 生只录取 100 个。我 第一志愿 外科 没成功 ,调剂到内科, 不太感兴趣, 也不能换, 既来之所安之。


2022 进大学之后,就去医院规培。 我考的 专业型硕士,三年研究生和三年规 合并在一起,毕业证、学位证 、规培 执行医师资格证,通过考试同时拿到。


考研分 专业型硕士和学术型硕士, 学硕 偏向科研方向 ,做实验、发文章。我 临床 比较感兴趣 ,而且学硕以后 大夫 要多出  3  规培时间, 大家都愿意选择 并轨。


规培去的 山东最出名的 一家 医院 。那会儿 激动又紧张 培和实习 截然不同, 以住院 医师 身份在医院工作。


一开始进科室,老师和 师兄 师姐不会安排太多 事情 ,先 让你做 一些比较简单 的,熟悉 流程了再上 强度, 慢慢开始值夜班 、周末 感觉压力挺大 的还挺多的。


在医院各个科室 轮流 转,每个科室待 1 3 个月 。工作 都挺琐碎 跟着 主任 查房,把分管病人的病历 补充好, 下医嘱,还要 病人 。跟手术就 在旁边递器械,或者去拉钩 ,就是 患者 切开 之后, 需要 我们 把伤口固定住


最不想干的就是写病历。 不仅要写鉴定史、既往史、家族史,还有做过的检查,乱七八糟 内科对病历要求高 规定的时间该写规定的内容,写完 导师批改, 改到 合适 为止 不能有差错


在医院里规培生是最底层的存在 ,都是捏软柿子 。一开始 疯狂捏 ,本来不该 干的让 去。抽血按理说是 护士干 ,早上患者 空腹 抽血 交给我们值夜班的干 后来 学精了,说有工作没干完,或者该谁干。 实在 没法拒绝 也不能不干, 也不愿意当 刺头。


没有寒暑假 ,按 医院的放假模式,但是 假期 会安排值班。每个月医院给 600 块钱 补贴,我问了其他学校朋友,我 基本上是最少的  


如果跟 规培的 教秘 关系好 可以找他帮 分配到轻松的病区 完全 人情世故。 大家都愿意去辅 助科室,排班少 工作强度也不大,活不会很难,打报告 这些 比较基础的线上工作 ,去那 相当于放假。


有时候遇到难搞的病号会比较崩溃。有些患者不懂专业知识,觉得很多检查做 没用,说为什么要开这种检查?然后 就解释 讲不通就找 上级 大夫 在神经内科 遇到 一些脑炎患者,晚上会 有很多问题, 家属也非常担心,会反复叫你,晚上睡不了觉。


既要完成规培 ,又要完成学业。前两年都 有课,白天上班,晚上和周末上课 ,周末 一天学专业课 ,还有 英语 政治


有时候要值班, 去上课 。医院不好 请假,学 校开假 条就 可以 医院 的活你 不干就还在那,第二天还是你的。很拼的 同学 临床忙完忙实验 平均晚上睡三四个小时 我偶尔拼一拼 还是身体比较重要


经常想不干了 不念了 。尤其是 结束完一摊临床工作,还要搞实验、搞科研,然后实验结果也不顺利,感觉自己什么也干不明白, 深深 自我怀疑


规培之后的感受就是 只要能吃苦 、有个好心态就能干医生, 我还挺能吃苦,别的优点都没有。听说过退学、退 ,有的觉得不适合,压力太大不想干了,大多数都还坚挺。 我的 动力就是来都来了,不能 半途而废, 想想最初 热爱 理想啥的,鼓舞下自己,要不然真的坚持不下去。


马上 规培结业考试 ,之后就毕业。报了 北京上海的 大学, 如果博士能上就 念博 ,上不了就找工作。


我理想的还是三甲医院 。现在三 甲拿编制挺难,至少要博士 ,越是 大医院门槛越高。博士 学位 是最基础 ,还 要看研究方向 科研产出


之前没听说过 4+4 模式,这事 在我们圈内已经激起 民愤, 大多都很无奈 要说觉得不公平,我个人而言倒没有,本身起点不一样,也不是一个阶层,我们的竞争对手不是这一类人,但就是不太得劲。


12 年经历 磨难,只有经历过 人才知道。发现别人通过捷径,很轻易拿到一些在我们心中含金量非常高的学位 资源,就非常不平衡。


现在对 这个职业 祛魅了。以前 有滤镜 一切都很美好,真进入到这个圈子,发现还是不太一样 。但是 我还是喜欢 学医,一步一步来, 尽可能做自己认为对的事


三、辛苦读那么多年,算什么呢?


@陈希, 24 岁,  5+3


学医之前接触到的信息 了我错觉。医生很光鲜亮丽,很有社会地位,受人尊敬,很有成就感。一些影视作品里也表现的特别光鲜亮丽,让我很向往


我有比较亲 的人得了病,但特别隐蔽, 症状 都是很常见 小毛病,就没重视,去医院晚了,没法治疗 我当时就在想,如果我是医生,会不会能早点发现症状,带他早治疗。


大学在 北的大学学 临床医学 ,就是 基础医学理论 常规医学知识 ,还 要学内外妇儿产科等等。 说实话 很浪费时间,考研考一个细化的科目 为什么不能大学就选一个科,这五年一直深入学习呢?


临床医学 90% 的人都考研 本科出来真的找不到工作 ,专硕三年拿到四个证出来之后就可以找工作。当时 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 随波逐流


考研竞争蛮激烈的。笔试筛掉一部分人,当时 我选的科室 16~20 个人进复试,只有三四个人被录取了。 我第一志愿没上成,调剂到沈阳一个大学


研究生选的内科。排除掉所有不喜欢的,只剩内科了,内科我学的比较好,很少有手术。儿科跟小孩子打交道很麻烦,妇科需要对患者的隐私部位进行体检,不太喜欢,外科手术很多,一个手术站那一小时起步,很累。


规培前 问过师兄师姐 说很苦 上班很累,当时我没办法懂,直到自己上了临床,真的是悔不当初,没想到可以这么累 这么苦


我选的 沈阳 一个 医院 肿瘤科 神经内科 消化呼吸。前期压力很大,对医疗系统操作不熟悉,什么都不了解就要开始管病人,虽然有主治医师兜底, 但依然 压力很大 有的病人因为你是学生,很轻视 你, 跟病人沟通需要技巧和语言艺术


规培日常就是早上 8 点去病房等夜班交班,之后跟着主治去查房,执行医嘱,之后写病程 敲病历,中途有病人找你询问 各种 ,以及会收新病人 或者 办理出院等等


待遇很差,国家每个月 600 补助 医院发的低保工资,加起 没超过 2000 ,还得 自己 租房,不太够自给自足 可能我还是太功利了


我对临床已经很厌倦了,挺没意思的 每天写病程就是很机械的工作 下医嘱和思考患者的诊断比较有意义,但以我的知识还不足以完成,只能做很琐碎的工作


我想象的专硕生活可以继续延续大学生活,但根本不是。白天上班,晚上就只剩下没有灵魂的躯壳,只想睡觉躺平


其实也学到了一点临床知识 比如写病例,开一些常见的医嘱,以及对一些症状的简单处理。看见你治的病人转危为安,他们真心感谢你那一刻,特别开心 但这种时候其实很少。


每天上班之前,焦虑的不行 真的很辛苦 很痛苦, 身边有一些学生因为这份工作患病, 没有经历过的人不会懂 ,这份工作带给我们身体和心理上的摧残。


我已经在考虑以后 不要当医生。 医生的工作强度和他所获得的工资,感觉不成正比。


工作强度真的太大了,而且没办法完全下班。我们有白班和夜班,夜班是从下午 5 点一直到第二天早上 8 中途可以睡觉,但是病人有什么情况,护士就会呼叫你,就得赶紧起来。早上 8 点还要把患者交给同组小伙伴才能回家。 经常无报酬加班,不能拒绝 ,像 下午 4:30 下班 来了病人 得收患者 ,就要加班。


我们学校是假期七八月份通过线上把一年的课上完,安排得特别 每天 上午 4 下午 4 ,感觉 平衡不过来工作和学习


我身边五个朋友,三个想考公,一个想转行,只有一个真的很想成为医生,并且一直在努力。发现这个工作很难之后还是很热爱,我觉得这种人真的特别厉害。


要不是这次 新闻 爆出来,我根本不知道有 4+4 这种东西 很气愤,很荒谬 没想到关乎人命的地方,居然会把不专业的人安排到不属于他们的位置 医院里同事和老师会聊 大家特别灰心 ,觉得 自己辛苦读那么多年算什么呢?


我现在对学医已经没有热情了,谁来问我学医,我都不想让他们学 拿到研究生证 规培执业证 以后有一条退路,没什么工作可以选的时候,还有资格当医生。再 探索其他方面,比如做 自媒体账号, 或者想办法转行,完成我弃医的道路。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书单SHUDAN ,作者:书单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