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空了的娃哈哈回传国资,谁能接得住这个球?

虎嗅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娃哈哈的年度大戏正式进入第二季。宗馥莉辞任娃哈哈集团的董事长及总经理,转向经营自有品牌“娃小宗”。1994年出生的许思敏出任总经理,董事长空缺。长公主表面撤退,年轻的心腹走上台前。娃哈哈的球踢回到了第一大股东、隶属杭州国资的上城文商旅集团脚下。


宗馥莉去做”娃小宗“是她的无奈之选。


注册商标时,宗馥莉肯定没想到她要在和娃哈哈彻底切割后独立做这个品牌。但冥冥之中自有天命,如今这三个字,各有各的尴尬。


娃,虽取自娃哈哈的品牌名,但宗庆后爱生娃这事儿,彻底改变了其涵义。每次娃与宗共同出现,都让人浮想联翩。


小,小宗的小。和家族翻脸、对父亲名誉刨坟的商二代,已不仅是辈分小,而是见识、格局、能力等全方位的小。


宗,一个蒙羞的商业家族,对外鸡贼,对内不睦。


总之,从内涵看,这个商标只会引发负面联想,已毫无价值。宗馥莉坚持打造这个负资产,再次证明她不适合做消费品牌。品牌创始人需要对消费者的超强感知、活人感和趣味感,但宗馥莉的个性严厉和倔强有余,灵动不足。她在自有品牌方面的失败经历已印证了这点。她未必不心知肚明,但这是撤退时仅存的体面。


上城文商旅集团这边,之前有传闻称希望寻求PE接手娃哈哈。从当前娃哈哈集团总经理的安排看,只是找到接手方之前的过渡状态。那么,让我们从投资的角度来瞅瞅这个连鸡肋都算不上的交易得多难做。


首先,看实际资产。


经过二十多年的持续经营,宗家早已把娃哈哈的整个产业链攥在了自己的手里,国资入股的娃哈哈集团仅剩品牌。


若维持现有模式,生产和销售仍控在宗家手里,接手方只是参股娃哈哈品牌授权资格,这种资产不完整的项目,将对接手方毫无吸引力,对杭州国资也没有价值。


若和宗家剥离,新的娃哈哈只能寻求自有产能和销售渠道,无法采用完全外包经营。对一个年销售额达到700亿的品牌,后者根本走不通。可口可乐这样的头牌都需要参股供应链以管控质量,何况在消费者眼中已经黑化,经不起任何问题冲击的娃哈哈?IF椰子水是搞了纯轻资产,但IFBH的供应链也由创始人掌握,所谓纯轻资产不过是为了给资本市场讲故事而做的业务分割。


如果指望接手方和宗馥莉掌控的供应链保持合作,就太乐观了。在娃小宗与娃哈哈存在竞争的情况下,以宗馥莉的个性,很难给娃哈哈当可靠的供应商和渠道合作商。从安全性角度考虑,接手方也需要在宗家的体系之外另有选择。


自有代工厂和销售网络都非一朝一夕之功。接手方或杭州国资若纯靠新建,周期长,经销商流失也会加剧。因此,接手方或杭州国资要么具有现成产能和销售网络,要么能够从宗家收购产能,接管销售网络,否则交易的投后风险巨大。


其次,看品牌。


今年年初娃哈哈的品牌估值为900亿,可现在呢?


品牌价值由知名度、美誉度和忠诚度构成。知名度是传播问题,企业只要肯花钱,不难建立知名度。但美誉度和忠诚度不同,要靠品牌故事、产品体验等慢慢积累,得之不易,失之却常在一瞬间。


询问客户“您有多大可能将我们的产品推荐给朋友或同事”,再对结果进行量化,是衡量客户忠诚度的常用手段。因为推荐行为表示客户认可这个品牌,也愿意为其形象背书。


但娃哈哈当下的形象,能得到什么样的认可呢?是认可用民意驱逐外资后转手掏空国资、立爱国人设又养美国子女的老宗?还是认可靠爸爸上位却扯爸爸底裤、代表家族却跟家族翻脸的小宗?娃哈哈的品牌一直与宗家人的个人品牌高度绑定,在两任的人设彻底崩塌后,美誉度和忠诚度实际已经沦陷。知名度倒是因为网络热议得到了免费传播,但黑红并不等于红,恶名的增长也不会为品牌带来溢价。


黑红容易,洗白难啊。


最后,看交易方和治理条款。


娃哈哈集团的核心价值是娃哈哈品牌的使用授权,然而授权须获得全体股东的一致同意。宗馥莉与娃哈哈存在直接竞争,又主要承接娃哈哈的生产订单。这种情况下,她很难同意将品牌授权给与自己无关的第三方使用。


换言之,无论谁接手,都必须和宗馥莉合作。历史上是否出现过废帝不废,与新主子同朝理政的情况?想想都不可能吧。更何况,面对宗馥莉在这两年已经展现出的风格,没有哪个投资人敢心存侥幸。因此,要么能废除宗家在娃哈哈集团商标使用权方面的同意权,要么宗馥莉从集团治理完全出局,不再代表股东投票,否则不会有谁敢接娃哈哈。


宗庆后在世时与国资达成的集团治理条款,以及国资对宗家打造体外资产的默许,恰似互交投名状。国资要依赖宗家拥有的资产,宗家在使用品牌时需要国资的同意。国资离开了宗家,只剩一张皮;宗家要离开国资,就得扯掉这层皮。这种没有退出机制的合作,如同永远也离不了的婚,一旦闹掰,局面惨烈。


近期的一系列事件勾勒出一股涌动的暗流。9月12日,宗馥莉向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提出辞职申请,同时让经销商开始使用新品牌“娃小宗”;10月2日,宗馥莉的左膀右臂严学峰被杭州市上城区纪律检查委员会立案审查,但有媒体称10月5日严学峰就被解除立案审查。


且不论什么样的案子刚立三天就解除,这三天都发生了什么,立案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宗家的管理团队有问题。尽管在利用民意方面家学深厚,但这种情况下,宗馥莉还敢再打民意牌吗?再打,下次立案会抓谁呢?


综上,娃哈哈集团就是一家没有实际资产,仅余品牌价值,股东互相掣肘的公司。一旦控制权变更,品牌价值还会一跌再跌。这么一家随时自爆的公司,谁敢接?谁能接?


民营企业?不可能。民企进去,就是最弱的小弟。


外资?更不可能。宗庆后虽然人设崩塌,但他当年打爱国牌驱逐外资,让娃哈哈是民族品牌的意识深入人心,就算外资敢收,也没人敢批。


国资?唯一的可能。但,饮料行业的渠道管理错综复杂,灰色地带甚多,国企的合规性要求之严格,会让渠道网络的大动荡在所难免。在明知接盘后会大幅走跌的情况下,谁敢扛活儿,谁又能扛得住?


这个交易,需要涉及与宗家进行产能收购和销售网路的重新划分,方案复杂,谈判难度大,投后的转型更是挑战巨大。能做这个交易的机构,国内PE不超过三家,央企就看华润和中粮。在日趋严格的大环境下,做一个如此大开大合的交易,能否高效务实地快速推动交易和整合,降低过渡期的经营风险,对接手方的企业文化也是考验。


摆在杭州国资面前的选择并不多,无论最终花落谁家,都是一场精彩的大戏,值得期待。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散人懂四六 ,作者:王睿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