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的“投资第一课”

虎嗅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深圳微时光 (ID:szdays) ,作者:白 粥,原文标题:《深圳00后的“投资第一课”:金价历史新高,我高位站岗》,头图来自:AI生成


“见证历史,黄金价格再创新高!”最近几天,这样的新闻一直接二连三地霸占着林依梦的手机屏幕,随着金价攀升的,还有她的肾上腺素。


连涨的这几天,她大约5分钟便悄悄看一次黄金购买页面,生怕动作太大把金价吓跌了。她每次都会研究一番跌涨趋势,并细细研读那些分析金价涨跌的帖子:


“家人们,对于黄金我有一个大胆的想法,我称之为发财计划,我估计我说了你们可能认为我疯了……”


“黄金十一连涨,涨疯了,今天是否是进场机会?一定要看完,非常重要!”


尽管她看完还是如听天书,并且对投资也不会产生多大影响,因为作为新手,她只购买了8克黄金基金。但这意味着她紧跟理财时事,开始寻找一些被动收入的路子了。


近来,她发现,互通理财经验成为了很多深圳00后的社交行为。他们通过工作攒下了人生的第一桶金后,开始理财上的小投资,以图获得一些轻松的收入,如购买金子、基金、买股票等等。


然而,投是一回事,赚是一回事。相关研究表明,00后的理想理财收益率和现实还是存在较大差距,边投资边学习边亏损,是他们关于“钱难赚”的人生第二课。


一、00后投资初体验:买在最高点,卖在最低点


3年前,陆萍从江西毕业后来到深圳,做着一份月薪6000元的跨境电商工作。


她在公司附近和别人合租了一个城中村的双人间,月租800元。为了省钱,还经常自己做饭,每个月都能攒下来3000-4000元。


她一直以来的金钱观,是踏踏实实工作攒钱,不走捷径。直到去了一次同学聚会,当时同学们开始讨论起理财,即使大部分人对此一窍不通,也列举了身边其他人或者网络上的例子。


其中有一位男同学,因为跟着经验丰富的同事买了基金,最近每天日入一两千。


要知道,当时在场的大部分人工资都不到一万,轻轻松松日入两千,而且是在正规平台交易的,真是极大的诱惑。


当时他分析,最近市场大好,是因为有好事要发生,这个时机买入,赚一点赶紧跑,不会亏本的。


起初,陆萍仍处于观望的态度,心里一直在犹豫:怎么可能会一直赚钱,等亏钱的时候就来不及跑了。


但之后连着五天,那位同学每天在群里汇报基金的战绩,平均一天赚1500元,陆萍心里的防线慢慢被击溃——朋友这几天不费吹灰之力,赚了她灰头土脸加班干一个月的工资。


差不多和同学购买基金等额的金额,她放在余额宝,一天收益只有一块钱。


她终于还是抵挡不住这种诱惑,果断在连涨的半个月后出手,一掷千金,买下6000元,选了三个当天仍在涨的基金。


“风口来了,猪都会飞”“再不进场连汤都喝不上了”,买下的那天,她也开始忐忑地和同学说起了“行内话”。


结果,第二天正式买入,基金一片绿油油。她确实踩在了风口上,买在了最高点,被高高地挂在了树上,仅一天就飞掉了495元。


陆萍大受打击,但她无人可怪罪:资是她自己投的,财是她自己理的,旁人只是提供借鉴。就连那位前阵子猛赚的同学,也在这一天亏掉了一大半,她也不好意思向他吐槽损失,以防他误会是他连累了自己。


陆萍就像前面安慰自己基金不可能会一直赚那样,念叨着基金也不可能会一直亏下去,肯定是有涨有跌,不然怎么可能还会有那么多人前仆后继地投资?


然而,她第二天又亏了257元,第三天115元。很快,她亏损率达到了15%。


她四处寻找经验,有人建议她趁着这会赶紧加仓,拉低均价,长期看涨。有人劝她及时止损,清仓跑路,否则最后会亏得渣都不剩:


“我有一支基金,一直跌,捏在手上五年,还一直补仓,总以为跌到底了,结果深不见底。”


“买基金比出去创业好多了,不用装修,不用跑业务,在家躺着就把钱亏完了。”


“买在了高点,卖在了低点,真正意义上的手慢无。”


陆萍焦虑、彷徨,她不知道该信谁。她又赌气般地留多了一天,回本了65元,结果第二天又亏损了100+元。


她连着几天不停地打开软件看收益,看一次失望一次,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在看别人分析收益上面,工作无心进行,吃饭也只惩罚自己吃便宜的。


直到最后,她终于灰溜溜地将基金赎回,最终亏损了近1000元。投入6000元,扣掉亏损和手续费,只拿回了5000元左右。


后来,每当有人问她手上有闲钱为什么不拿去投资时,她总是笑而不语,牢记着那句经典的语录:不要盲目跟风理财,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二、黄金被套牢后,“恶补”了理财知识


林依梦的投资始于4月份,在网上刷到很多的黄金涨停的信息后,原本就喜欢实体黄金的她,4月21日在网上买了8克黄金基金。


隔天,4月22日,对投资者来说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一天,黄金投资史上出现了最著名的“422事变”,这一天,金价从833/克跌到了729/克。


很不幸的林依梦,在兴致勃勃闯入电子黄金界的第二天,惨遭超800元的亏损。


她不断地安慰自己,没事,跌的只是金价,又不是克重,等涨回来就好了。但每次一打开黄金基金的页面,绿绿的颜色都让她深吸一口气。


从那之后,黄金经历了跌跌跌跌涨涨跌跌的进程,整体上看,亏损从未停止,稍微有了一点收益,第二天就很快跌下去了,但跌幅不会再像4月22日那般巨大。


跌惨了的她,当时也不懂得在低价时迅速补仓,拉低她的金价均价,好让黄金涨价时更容易回本。


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当时她的存款不多,她怕投更多进来又再次被套牢,她只想等回本就赶紧解套跑路。


就这样,这五个月来,她的情绪波动从焦虑不安、试图自救到逐渐麻木,练就了名副其实的“老股民”心态——上涨只有恐惧,被套住了才安心。


但资历上,她仍然是新手。这些投资知识,学校没教、父母没教,没有前辈带,也不懂国际形势如何影响黄金价格,抖音、小红书、新闻是唯一的“知识来源”。


而就在最近,黄金开始大涨,并且一路涨到历史新高。林依梦手握8克不动,终于等到了这一天。最近,她的黄金每天都有正收益,离回本越来越近。


“天亮了,等了这么久,终于等到了回本的这一刻。”


但她又开始纠结,是否等回本就解套了:被套住的时候发誓回本就赶紧跑,真回本了就想明天还能不能涨。


这一个月来,她尝试恶补一些黄金的知识,比如《黄金课堂新手入门》《一站式黄金知识科普轻松把握投资机会》。


就在她学习了追涨杀跌、加仓补仓的知识后,她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来不及了,已经错过金价的最低点,现在补仓已经于事无补了。


在她哀号时,她发现网络上有大把和她一样的00后,是“理财教育”的缺失一代,父母长辈没有闲钱可以理财,他们从普通的环境中成长,也未曾学会如何利用世界局势和市场去赚取被动收入。


根据《2024 Z世代投资理财行为报告》,年轻人关于收益率的理想与现实存在着明显偏离。


银行储蓄、互联网金融平台、基金投资、股票、保险是年轻人的主要理财渠道,比例分别为42.52%、39.27%、38.97%、29.26%和22.24%。


或许因缺乏理财知识和实践经验,近四成的18-24岁年轻人,仅能实现0-2%年化收益率的佛系增收。


所以那些能熟练利用中高风险投资赚到钱的人,在理财知识和实践经验上,已经跑赢了大部分的同龄人。


三、“消费降级式”理财,只为35岁退休


让当代年轻新手挑战中高风险理财的,有一个很普遍的原因——早日退休。


尤其是延迟退休的通知下来后,投资新手陈宇元表示,搏一搏,单车变摩托,失败了继续打工到65岁,成功了就早点退休。


所以他每个月都会往基金和黄金里定投500元,在“存钱”的同时保留一份“哪一天就突然财务自由”了的期待。


根据报告得出,近4成00后想在35岁前实现养老财务目标。


33%的Z世代选择在35岁前奋斗,开源节流,积累足够一生生活的财富,为未来增添一抹安稳和闲适。越年轻的代际,这种愿望越急切和乐观,近4成00后想在35岁前实现养老财务目标。


他们希望能在非常年轻时,就拥有享受生活的财富和时间,“放眼未来但活在当下”,是Z世代的真实心理写照。


而那些目前还未开始理财的年轻人,并非是他们不想,而是暂时没有能力。


三年前,腾讯研究院旗下的调研平台T-ask近期针对90后、00后年轻人的理财观念与行为,展开了样本量超过3000人的调查,并与腾讯金融科技智库共同发布《2022年轻人理财观念大调查》。


报告发现,在没有理财的年轻人中,“没有闲钱”是最主要的原因。


排除“没有闲钱”的原因后,不理财的三大原因包括“感觉理财风险太大,不适合自己”“没有找到适合自己的理财方式”以及“自己理财知识和能力不足,不想轻易尝试”,认为理财风险高,而自身的理财能力弱,不了解该如何理财,从而选择不理财。


勇敢踏出第一步的理财新手,往往在生活上也注重节流,省出闲钱来投资。


陆萍住的是城中村800元的合租房,很少点外卖,衣服鞋子穿旧了才换新的,省钱到极致。


林依梦来深圳三年,从未去过山姆、开市客之类的中产超市采购,逛商场看到心仪的商品她首先拿起手机用拼多多拍照识别,就连吃外卖也要拿好评返现,扣扣搜搜地省下每一分钱。


他们也厌恶着上班,期待有足够的财富能够支撑他们旅居,过上先苦后甜的生活。


上大学时,由于有父母稳定的托举,他们甚至还会超前消费,买一些超出消费能力的“大件”。


而现在,他们只能用消费降级,来换取财务升级的机会,却不料在投资上栽了一个又一个的跟头。消费降级既是选择,又是结果。


“不知道何时才能学到足够多的知识,重新开始投资,应对变幻莫测的投资市场”,陆萍仍在后怕。


“本来还想靠理财辞职,现在我感觉钱还要继续省,班也要继续上,不然根本不可能实现早日退休这个愿望”,林依梦感叹。


备注:文中人物为化名。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