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变脸”,兴业消金很难破局
出品 | 妙投APP
作者 | 董必政
头图 | AI制图
在网贷为主的消费金融赛道中,凭借独特的线下业务模式,兴业消费金融曾一度创造亮眼业绩,成功跻身行业头部阵营。2022年,公司营收首次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1.35亿元,净利润高达24.93亿元,稳坐行业第一梯队。
然而,最新财报数据如同冷水浇头——营收下滑、利润暴跌、资产规模缩水。2024年,兴业消金实现营业收入100.67亿元,同比下降10.36%;净利润更是从2023年的20.72亿元骤降至4.3亿元,降幅高达79.25%。
昔日辉煌似乎笼罩上一层厚重迷雾。是什么让这家曾高歌猛进的消费金融巨头陷入发展困境?兴业消金又将如何实现转型突围?
一、主打线下
作为“银行系”消费金融的老二,2024年兴业消金总资产为821.22亿元,仅次于招联消金。
回顾发家史,兴业消金成立于2014年,其控股股东兴业银行的持股比例高达66%。 与主打线上的招联消金不同,兴业消金聚焦于线下大额贷款。
其线下消费贷最初聚焦个体工商户等传统银行服务不足的群体。这类客户信用记录缺失、线上风控数据不足,需通过线下面对面尽调降低风险,如收入核实、资产查验。随着经济环境变化,兴业消金逐步加大对年轻有学历客群的投放力度。
在产品设计上,兴业消金推出“家庭消费贷”、“兴才计划”、“立业计划”三大主打产品。其中,“兴才计划”可理解为“学历贷”。
兴业消金主要通过直销团队采用“上门收件、亲核亲访”的模式,以兴业银行逾2600万零售存量客户为基础,进行线下推广获客,也会与一些合作机构联合开展营销活动,如与教育机构合作推广“兴才计划”,与自如等住房租赁企业合作推广“立业计划”。
2018年~2020年,兴业消金大力发展线下大额贷款,其线上消费贷款的比例也被不断压缩。2018年、2019年、2020年上半年,兴业消费金融线上贷款余额分别为30.13亿元、44.57亿元、16亿元,线上贷款在总贷款余额的占比逐年下降为14.57%、13.01%、4.66%。
与此同时,兴业消金的线下渠道基本完成全国化布局。截至2020年末,兴业消费金融线下业务部达31家,展业区域覆盖全国近50座城市。
2020年之后,兴业消金开启了线上+线下的打法。
2020年后疫情冲击,线下复苏缓慢。兴业消金便开展线上贷款模式,发力小额分散业务。线上贷款占比也从2020年的不足10%升至近2023年的30%。
与此同时,兴业消金继续发力,通过发金融债、增资等扩大整体规模。
2021年兴业消金完成一单两年期12亿元银团贷款募集工作,发行两单合计金额30亿元的金融债券,发行三单合计金额60.48亿元的ABS产品。2022年兴业消费金融完成了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增资,注册资本从19亿提升至53.2亿。
此外,兴业消金的家庭消费贷、兴才计划等大额线下信用贷继续加大力度推广。
兴业消金的各项贷款余额也从2021年的580.56亿元提升至2023年的864.11亿元。2022年,公司迎来高光时刻,营收突破百亿,净利润高达24.93亿元。
在快速扩张之后,弊端也很快显现。
公司的不良贷款余额已由2021年的11.04亿元翻倍至2023年的21.49亿元;不良贷款率也由2021年的1.90%增至2023年的2.49%。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0.67亿元,同比下滑10.36%;而净利润更是从2023年的20.72亿元骤降至4.3亿元,降幅高达79.25%。
妙投认为,兴业消金的大额贷款产品特点是业绩下滑主要原因。
大额贷款产品在设置上,大多具备还款灵活、先息后本等特征,在临近还款期限时还可以再进行重组,设定更宽限期贷款。比如:“兴才计划”是每月付利息,毕业后一次性归还本息。
然而,这个“学历贷”的利息可不低。据黑猫投诉,有用户表示商业贷伪装成“助学贷款”,兴业消金的“兴才计划”的实际年化利率达到11.76%。
(图片来源:黑猫投诉)
这就导致了前期风险暴露比较慢,利润释放比较充分。但随着贷款到期、还款压力集中释放,公司的坏账的概率就会大幅上升,吞噬利润。
与此同时,公司因坏账带来的信用减值损失也从2021年的25.99亿提升至2024年的77.60亿。
由于不良率的提升,公司开始收缩了规模、加强了风控。2024年公司的贷款余额为819.40亿元,同比下滑了5.17%;公司的总资产为821.22亿,同比下滑了5.53%。
从兴业消金商业模式来看,随着前期大额线下信用贷逐步到期,公司还可能面临坏账的风险,未来1-2年有可能还将有“阵痛期”。
接下来,兴业消金如何实现业务增长,便显得尤为重要。
二、线上这步棋不好走
2024年开始,兴业消金更注重获客引流。
2024年5月,兴业消金发布了线上获客项目供应商征集公告。公告称,拟通过合作机构开展线上获客,需求为合作机构按照约定对客户进行初步筛选后推荐至兴业消金,并由该合作机构具有担保资质的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对合作项下推荐客户提供连带担保责任。
对于线上渠道拓展,兴业消金董事长戴叙贤称:“线上消费已经不同程度融入中国14亿人口的生活,C端的需求在线上,所以B端的供给也必须转移到线上,这其实是需求牵动了供给的迁徙。今年,我们会加大对线上渠道的拓展,通过小额分散的消费贷款实现业务增量。”
董事长想得也有点简单了。对于兴业消金而言,业务转到线上更像是“跨界”。
兴业消金没有互联网基因,股东也没有大型互联网平台。而其他消金公司都引入互联网平台作为股东,来获得更多的流量。比如:杭银消金公司的第二大股东是滴滴,长银五八消金公司的第二大股东是58同城,哈银消金公司的第二大股东是度小满等。
此外,兴业消金的自身APP流量不够,也没有分期商城这样的线上消费场景,只能向其他机构去买流量。
目前,兴业消金通过桔多多、360借条、宜享花、哈喽臻有钱等平台做线上联合贷款业务模式,但引发了不少用户投诉,投诉的点在于利率高。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用户在桔多多平台借款,借款合同的金额没有达到36%,但收取了其他费用,实际年化综合利率在36%左右,而下款方则是兴业消金。
(图片来源:黑猫投诉)
流量的质量决定了消费金融产品能否盈利,其核心在于是一手流量,还是二手流量。
实际上,在一些平台公司向消费金融公司提供的流量中,其自身的一手流量仅占约10%,而大部分流量是通过支付广告费从外部获取的客户。对于这些客户,平台公司并没有进行画像和分析,而是直接加价转卖给消费金融公司,从中收取手续费。
由于依靠其他平台引流,这些客户可能与兴业消金自身的风险评估标准不完全匹配,增加了信用风险,造成逾期率的上升。
作为门外汉,兴业消金要走线上拓客的路,其实并没有那么好走。
另外,现在消费贷更看重的是融合场景,与客户产生黏性。即便,兴业消金与助贷机构、互联网平台实现了引流的合作,后续如何让线上用户复贷也是个问题。
不过,兴业消金可以将线上做消费贷的流量,转到线下做现金信用贷。
毕竟,大额现金信用贷的金额大且利率高;而消费贷的用户群体,精打细算,更在乎利率成本。
不过,这种模式能否走通,还需观察。即便这种模式可以跑通,也会与提振消费的方向显得背道而驰。
兴业消金还是缺少消费场景,这个核心问题仍没有解决。即便兴业消金发力线上,开始走“网贷”这条路,也不容易。
—————▪ 作者粉丝群招募▪ —————
各位读者如果对本篇文章有疑问,可以长按下方二维码,添加好友,与作者一对一沟通。
此外,对金融、新能源、机器人、锂电和通信等板块感兴趣的读者朋友可以与作者进行深度交流。长按下方二维码即可获得更多上市公司、热门赛道的详细分析文章,帮你看懂公司、看懂行业,做投资投得明明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