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的差距是怎么拉开的

虎嗅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随着岁数渐长会发现,多年前的老同学,老同事们纷纷走上不同的道路,发展也是千差万别,当然,不用那么功利,不是说资产多的就一定成功,也不是说行政级别高的就一定成功,但是确实会发现, 有的人不断向上,成就自我;有些人就可能泯然众矣,唏嘘蹉跎。


当然,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但也不是说家里资源好的就一定走得顺畅,不是说学习优秀的成就就高。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的朋友圈里有各种企业家,老板和各种巨头高管,学历显赫者有很多是真的,但是没学历的草根出身也有很多,而且我还曾经为完全没有学历的草根创业者效力过,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工作机会呢,实话实说,人家真有自己厉害的地方,这是我不具备的。


我这些年观察过各种成功人士,得到了一些体会,也确实可以找到一些共性,曾经的学历也好,家庭背景也好,资源也好,不能说完全没用,但并不是决定性的, 真正有决定性的,还是个人的思维方式和认知能力。


我发现厉害的人有个共性,就是 会死磕自己,有一套自我迭代的逻辑。


普通人和那些有潜质的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挫折,遇到困难;普通人的特点就是找借口、找理由;没有资源,没有背景,没有学历,没有这个没有那个,总之都是那些原因导致的,他不自我迭代,他沉醉在自己没有问题,只是没有合适的机会这样的幻觉里,所以成长缓慢。


但厉害的人不一样,他不找借口,而是死磕自己,自己哪里还没做到位,自己还有什么可以提高的,哪怕说这个问题真的解决不了,绕过去的路线尝试了没有?能不能绕过去,从另一条路直达目的地?


我讲过另辟蹊径,评论区有各种找借口的,说为什么另辟蹊径不适合自己,对,借口有的是。但 普通人想逆袭,不另辟蹊径怎么行?


死磕自己,当然也需要方法论,就好比读书,并不是你投入时间越多、成绩越好,从来都不是,你要有方法,要能领悟那些知识点的内在逻辑,同时要有足够好的休息,才能有效率地吸收知识;保证睡眠比过度刷题重要,可惜很多家长和老师并不相信这一点。


死磕自己,还包括要有开阔的视野, 人生不全是必答题,有些题是可以不做的 ,你选择自己擅长的题目做好就可以了。有些人死磕在所谓的大家都说好的赛道里,最后发现被那些天赋异禀的人碾压,其实大可不必。


第一条叫作死磕自己,第二条共性是什么呢。


不好意思,我又要拿自己举例子,我发现我不适合做一些面向大众的产品,为什么,我无法形成太多共情,比如说,很关键的一点,我不怎么吃情绪价值;我对直播间购物完全无感;我对各种销售套路几乎完全免疫。所以让我设计这样的一些产品和营销路径,说真的,我还真设计不出来,我理解不了为什么普通人会因为情绪冲动而消费,去支付。


我们知道,乔布斯是很牛的产品天才,但同时,很多和乔布斯接触的人也反馈过,乔布斯在企业里是暴君,对专家,技术人才可以说是非常的粗暴;不止乔布斯如此,黄仁勋黄教主也存在这样的反馈。


问题来了,为什么这些企业能成功呢,难道不怕人才被气跑么?乔布斯说过一句非常经典的话, 他喜欢和聪明人在一起,因为聪明人不需要照顾情绪价值。


我今天要强调这句话,也是我发现,在不同阶层,人们沟通方式和思维习惯存在巨大差异;普通人会极大地被情绪影响,而厉害的人会更关注实际价值。这个鸿沟,也是非常明显的人群分层的标志。


而且,在中国历史中也有这样的案例,非常经典的案例,每个中国人都知道的历史,楚汉争霸,史记里提到的,我摘录一下。


“陛下慢而侮人,项羽仁而爱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同利也。项羽不然,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这里的陛下说的是汉高祖刘邦,你发现没有,刘邦就和乔布斯一样,慢而侮人,并不是礼贤下士的样子,但他手下人才济济,为什么,那些人跟着刘邦,真的有利益,有价值。


我在这里说的不是刘邦和项羽,而是张良,韩信,陈平这些人,他们为什么选择刘邦,而不是项羽。厉害的人看重的不是情绪价值,而是实际利益;当然,我知道有人会说狡兔死走狗烹的事情,咱不能扯这么远,但 一个人能认清实际价值,而不是被情绪左右 ,对自己的成长,职场发展,合作关系,真的都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影响。


我又要拿自己来说事了,我自己有游戏公司,虽然做得不是很成功,但也曾经在东南亚发行过榜单非常靠前的产品,我们也有合作方,有时候合作方和我沟通也是很不客气的,你们这个技术支持怎么回事,这种问题怎么一直解决不了,还能不能继续合作了;你们这个产品bug太多了,到底什么时候能修复完;类似这样的吐槽和批评其实也挺多,但这是什么,这是真的帮我们赚钱的人,说话再直接,我也会好好听,认真反思认真整改;人家真的能每月给你带来收入对不对, 这些话其实都是在帮我赚钱。


还有一种人是这样的,一上来客气得不行,曹老师我是您的粉丝,我天天看您的文章,我关注您很久了,一直跟您学习,情绪价值给满,然后干嘛呢,能不能帮我介绍个投资人啊,能不能帮我联系一下谁谁谁啊,来求资源的,来求背书的;别当回事,真别当回事,我真查过这类人的微信账户,在我的公众号后台,一次赞赏都没有,你们懂不。


普通人很容易被情绪价值带着走 ,但我希望读者你能仔细分辨出来,谁是真正对你好的人,谁是通过情绪价值利用你,甚至收割你的人。如果你真的把这个想明白了,你的社交,职场关系会上一个大台阶。


我举的例子比较浅显,可能大家一听都觉得好像没什么难以分辨的,但真到你们身边具体场景,仔细想想看,这些可能真的会让你对身边人的认识有反转。


第二条, 厉害的人真的不怎么吃情绪价值 ,就算一时有情绪,也会很容易控制住。你会发现,很多企业家之间也撕逼,但突然有一天就握手言和,可能前一天还剑拔弩张,后一天就谈笑风生。普通人多半是做不到的。


其实说到这里,我要忍不住吐槽一下,在互联网所有热点事件的讨论里,是没办法讲逻辑的,谁讲逻辑谁就输了,我自己以前不少文章也是如此,只要你想认真讲逻辑,一定会挨骂, 大众要的是情绪,跟着大众的情绪走,就是对的 ,当然,你也可以假装讲逻辑,但要顺着大众情绪去讲,大众并不在乎你的逻辑是否正确,只在乎他们的情绪是否被照拂。


我必须承认,我非常非常不擅长此道。


所以今天简单总结,人们在成长过程中,是如何拉开差距的。


1. 死磕自己,寻找突破 Vs 寻找借口,安慰自己。


2. 关注实际利益价值 Vs 被情绪价值左右。不讲太多有的没的,这两条就能体现出非常大的成长差异。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caoz的梦呓 (ID:caozsay) ,作者:caoz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