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就到德国的人,现在过得怎么样?
孩子的暑期网球班,来一个小女孩,说是从德国回来的。孩子们在场上打球,家长们在场下就聊了起来。
小女孩家住在不伦瑞克 (Braunschweig) ,是德国下萨克森州的第二大城市,但居民只有25万,也就和中国一个小县城的人口数差不多。
距离不伦瑞克20多公里处,就是沃尔夫斯堡 (Wolfsburg) ,众所周知的大众汽车,总部就在那。
他们家的爸爸是重庆人,二十年前就去德国了,从事的是机械制造业,专业是生产流程管理,现在已经是一个小中层的管理者了。爸爸刚去的时候还是单身一人,现在已经是四口之家了。
一、妈妈没时间出去工作
妈妈是北京人,怀孕之后才去的德国。老大是个男孩,一家三口在异国他乡,怕孩子一个人将来太孤单,又生了第二个孩子,是个女孩,兄妹俩人做个伴儿。
孩子们都还在上小学,每天早上8点上学,下午1点就放学了。妈妈早上刚送走,回来收拾收拾就得准备午饭,做好午饭又得去接孩子们放学。孩子们到家吃完午饭,妈妈又得送孩子们去各种兴趣班。
一天到晚,马不停蹄,根本没有办法出去工作。
好在,德国的福利还不错,孩子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公立教育都是免费的。每个孩子每月还能领取250欧元的儿童福利金,差不多够孩子们的生活开销。爸爸缴纳的医保金,也可以覆盖全家人,都可以享受近乎免费的公立医疗服务。
哥哥已经10岁了,家附近两三公里的兴趣班,可以自己骑着自行车去了。妈妈说,等再过两年,妹妹也可以自己去了,她就解放出来了。
二、孩子们卷么
哥哥上完4年级了,妹妹刚上完1年级。
德国的小学大部分都是4年制,4年级毕业进入初中,就要面临“教育分流”。
未来想读大学的,就进入文理中学,继续接受学科教育,经过8-9年的学习后,毕业获得高中文凭,可以申请综合型大学。
但德国本土大约60%的孩子会进入实科中学或职业预科,去学习一项职业技能,类似于中国的职专或技校。
因为,德国的经济高度依赖职业技能过硬的技术工人,也就是所谓的“蓝领”。而蓝领们的社会地位和福利待遇,也确实得到了国家给予的充分保障,各项社会保险、福利金和年休假,跟所谓的“白领”都是一样的。到了夏天,重工业制造的工厂工人们还会有3周的带薪“工厂假”,蓝领们也一样能带孩子们去世界各地度假。
但妈妈说:“在德国的中国人,绝大部分都会选择上大学的。国内的好多人都觉得国外没那么卷,其实也不全是,他们那边企业里面管理职位的、医生、老师的孩子们,也都是很努力的,学科学习、体育、艺术,都在努力地学呢。”
像他们家的哥哥,学网球已经四五年了,基本上每周末都要参加比赛积累积分,才能获得好的名次。每天还要跟着妈妈练一两个小时的钢琴,马上妈妈还要再给他增加一门乐器小提琴。
妹妹还小,刚开始学网球,之前已经学了一年多的跆拳道,平时还在学画画,马上也要练钢琴了。
看来,不管什么样的社会,在下层躺着总是很容易的,往上奔一奔的,都是要付出很大努力的,只是努力的方向,各有不同而已。
三、孩子还会说中文么?
我说:“孩子们都在德国出生,语言肯定没有问题了。”
妈妈却略带苦恼地说:“中文可不行了,有时候他们跟我们都说德语,没办法,我只能强制规定,在家里必须说中文,可他们俩人之间还是会说德语。”
我问:“那要去上专门的中文课么?”
妈妈说:“都是爸爸在家里教,每天俩人都要跟爸爸上中文课,他们天天喊中文太难了,一个字写个三五遍就说累了,我还说他们,妈妈小时候一个字都得写个百八十遍的。”
但不管怎么努力学,对孩子们来说,在国外的环境下出生长大,母语肯定不再是中文了。
四、国内的老人怎么办?
他们家这次回国,主要是因为姥姥又住院了。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妈妈说今年都回来好几趟了。姥爷十多年前就去世了,就这一个女儿还出了国,剩下姥姥一个人。姥姥岁数大了,身体越来越不好,严重到住院的时候只能叫妈妈回来。
我问:“把姥姥也带过去呢?”
妈妈无奈地说:“想过这个办法了,姥姥都七十了,又有很多老年慢性病,我问了两家德国的保险公司,这种情况还能不能投保,人家连回复没有。”
没办法,只能两头跑,妈妈回国的时候,只能爸爸一个人又上班又带娃,最长的一次都有一个月。
后面,妈妈考虑,等姥姥出院了,就找一家康养型的养老院吧。姥姥现在住的房子出租出去,再加上退休金,应该能找到一家还不错的。
妈妈说,独生子女,也只能这么办了。
五、孩子们入籍了么?
爸爸去德国去得早,早就拿到了国籍。按德国法律,孩子们出生时是可以自动获得国籍,但爸爸没有让孩子们入籍,用的还是家庭团聚签证,当然,用起来也很方便。
德国是传统制造业强国,是曾经的“欧洲经济引擎”,但也是一个高度依赖出口的国家,眼下饱受贸易战和财政债务的挤压,长远又需要解决产业竞争力下滑和社会福利赤字的难题,这些年也是“内外交困”。
所以,爸爸想,等到孩子们18岁的时候,再自己决定选择哪里的国籍。
写在最后
一个人或一个家庭,绝大多数时候,都是被生活的洪流推着走的,都是在“当时的处境”下权衡利弊做出的最优选择。
是国外的月亮比较圆,还是国内的月亮比较亮,早已经没有了标准答案,主要还是取决于这个家庭在什么样的处境下,以及想过什么样的小日子吧。
但不管怎么样,一家人,都得一步一步赶着往前走。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记一说二三 ,作者:Hallelu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