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头在公交车上骂女人,这次我站老头
不孝有三,带着你妈挨骂为大。
出门在外,做个人吧。
北京一连下了好几天雨,降温和大雨让出行更加艰难。
我收拢雨伞挤上公交车的时候,门口已经很拥挤了,过道上也挤满了人。
车辆又前进了两站,挤上来更多的乘客,但过道上的人们并没有顺行往后门移动,我决定挤到后面去,也许能稍微宽松一点。
很快我就知道为什么过道上的人们挤着不动了。
两个身着黄色雨衣的女人站在过道尽头,雨衣上挂着大大小小的水珠,如果想要从她们身边经过,势必将所有的水都擦在自己的衣服上。
年纪较老的一位,瑟缩在车厢边,尽量缩小自己,减少与他人的接触面。
而另外一位三四十岁的女性,正昂起头来,用巨大音量回敬指责她的老头。
老头的声音原本有些沙哑,但这句话却像刀片一样刮过车厢:“没你这么干的!”他抬高了嗓门,“湿漉漉地就往人身上蹭!有没有公德心!”
雨帽下女人的脸涨得通红:“关你屁事!老不死的玩意儿,显着你了是吧?我爱穿什么上车你管得着吗?公交车是你家的?”
老头也不退让,手指点了点她还在滴水的雨衣下摆:“我管不着?你蹭我一身水我就管得着!大家的雨伞都躲着人,就你特殊?你妈没教过你公共场合别害人?”
女人声音又尖又利 “你少在这儿充大辈儿!嫌湿你打车去啊!穷酸挤什么公交?搁这儿装什么文明人!”
“我穷酸?我挤公交我光荣,我不像你,横行霸道还不让人说!”老头冷笑一声,“你这种行为就是不要脸!”
“你——!”女人气急,一时语塞,只能重复着,“你才不要脸呢!你才不要脸呢!”
一般来说,公交车上有人吵架,乘客们多少都会劝几句,但这次没有,我猜想大家都和我一样,希望老头赢。
随着车辆减速,女的又吸了口气大喊:“妈!下车了!不跟这老棺材瓤子一般见识!”
那一直瑟缩在角落的老太太这才挪过来,一路低声道歉:“她不懂事,您别跟她计较,对不住啊……” 可她嘴上道歉,却也没把雨衣脱下来,实打实地擦过了我半边身子,给我留下一片冰凉的湿痕。
老头看着那老太太,眼神复杂,终究没再开口。
凶女人临下车前,还回头狠狠剜了老头一眼,丢下一句:“老东西,活该你淋雨!”
两个黄色的身影在雨中很快看不见了,而大家终于可以放心地在车厢中移动,拥挤也改善了。
车厢里恢复了平静,我心里却开始翻腾。
被逆行车毁掉了旅途的事,又浮上心头。国庆节,逆行者堵死了通往景区的路。
这两件事本质是一样的,就是“损人利己”。
和景区管理摆烂装死不一样,无人售票公交车的司机,以安全驾驶为主,雨天路滑交通复杂,能理解他实在无法及时处理这种突发事件。
当管理缺位,和低素质的人短兵相接,吃亏的常常是要脸的人。
就像雨衣女,她除了挨几句骂以外,她的衣服干爽舒适,而车厢内和我一样的受害者们,只能默默忍受着半边身体的潮湿。
站出来的只有那位仗义执言的老人。
曾经有人说老年人管得太宽,而此时,车厢中的这个老头却成为了大家的守护神。
不反抗的人,在怕什么?怕惹麻烦,怕被泼妇骂街,怕老太就地躺倒?可沉默也纵容了这种自私与蛮横,让守规矩的人寒心,让不讲理的人愈发张狂。
今天我们坐公交被湿雨衣蹭脏,明天被人插队逆行浪费时间,后天在餐馆里吸二手烟……
这一生还很长,吃苦的日子还在后面。
我又想起博主@就叫熊太行也行 曾经说过,遇到不平,如果不敢第一个站出来,至少要鼓起勇气成为“第二个人”,当有人挺身而出,我们要勇敢地支持TA,声援TA!
我特别后悔刚才没及时出声,一句“老师傅说得对”,就能让正义的声音不再孤单。哪怕不说话,用目光,用摇头,用不满的叹息,也能让雨衣女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引起了公愤。
维护公共环境,从来不是“多管闲事”,而是保护我们自己。
别看我打字打得噼里啪啦的,其实吵起架来嘴也笨得很。
为此我也总结了几个“吵架“经验,大家留着以备不时之需:
1. 对事不对人:
以这次为例,指责应集中在“湿雨衣弄湿他人”和“阻塞通道”这个行为本身,而不要陷入互相人身攻击的怪圈。如果演变成两人互相吐口水,多数旁观者只会笑看吵架。
2. 团结同伴:
这里可以搞点吸粉的招数,一边讲理一边问周围, “大家说我说得对不对呀?” 这能让更多旁观者愿意加入,也能让道理站得更稳。
3. 寻求管理方:
如果对方实在太癫了,要及时联络管理方,避免矛盾激化,公交车如果上演肢体冲突,何谈行驶安全。其他紧急情况该报警还得报警。
最后我想,雨衣女也不算是赢了。
她的雨衣能防水,却防不住丢人。
赢了一身干爽,输了一世人品。
公道自在人心,如果是着急上车忘了脱雨衣,或者没意识到已经妨碍了别人,都可以赶紧赔礼道歉,挽回自己做人的脸面。
撒泼骂街,不会替你挽尊,只会让所有人更加看不起你。
如果想不明白这个道理,那么每到下雨天,她都会被人戳脊梁骨。
“就是她,穿雨衣挤公交还骂街,带着她妈一起丢人。”
这话,我今天不说,也总有人会说。我不骂,也总有人会骂。
你逃不掉的。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开水与白面包 ,作者:糖心风暴sweet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