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亚洲“绑架之都”真相

虎嗅网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在菲律宾一处荒芜的草丛中,被塞进尼龙袋的遗体肿胀变形、面容淤青,生前疑似遭受非人酷刑。


2025年3月,当地华人富商、“钢铁大王”郭从愿在参加某活动晚宴后失踪。尽管家属支付了2.1亿比索 (约合2700万元人民币) 的巨额赎金,却未能换回他的生命,郭从愿与司机最终惨遭撕票。


这一恶劣至极的绑架案,震动中菲两国。不到两个月后,26岁的龚文丽在长滩岛一家豪华度假村落网。这名被称为“女魔头”的年轻女性,涉嫌主导至少15起绑架案。一同被捕的还有一名男性同伙,他使用3D塑胶头套为龚文丽伪装身份,试图逃避侦查。


郭从愿祖籍福建泉州永春县,1985年赴菲打工,从钢铁厂搬运工一路奋斗成商界领袖,曾担任菲律宾中国商会创会会长等职,生前以慈善和节俭闻名,却终未能逃过绑架横祸。


他的死亡不仅是一起悲剧,更是菲律宾绑架产业血腥现实的缩影。


一、亚洲“绑架之都”有多乱?中国富商成了“头号猎物”


菲律宾被称为亚洲“绑架之都”已有多年历史,“绑架”甚至成为一种兴隆的行当,不仅一般市井之徒,连各路势力也纷纷下场“营业”。


在这片拥有90多个民族的土地上,不到总人口2%的华人,却成了绑匪眼里的“香饽饽”。


为何会专盯华人?一个字:富。2024年福布斯发布的菲律宾富豪榜中,十人有一半是华人。据澎湃新闻报道,2%的华人,掌控菲律宾80%的财富。


今年4月,中国外交部领事司一纸警示,要求“在菲及拟赴菲中国公民加强安全防范”,这撕开了菲律宾社会表象的平静,这个热带岛国的治安风险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加剧。


据当地华人反映,在菲的华侨华人多以经商为业,比较富裕。假如此人家境殷实,就很容易被心怀歹意的人盯上。


令人担忧的是,有菲律宾官员曾透露, 华侨华人被绑架后通常乖乖地付赎金,是助长绑架案的原因之一。


根据《菲律宾星报》的报道,2023年该国至少报告92起绑架案件,其中约30%涉及中国公民,包括游客和在菲长期居住和工作的华人。


近年来,绑架早已不止针对传统富商。普通游客、外派员工、甚至其他国家的视频博主,都成为新目标。


2025年5月,2名中国游客和1名韩国游客被伪警察持枪绑走,幸得同行菲人逃脱报警,3天后全员获救;


2024年10月,美国网红视频博主被绑后遭M16射杀抛尸,FBI跨境介入;


同年6月,两名中国医疗器械公司高管付赎金300万后仍被撕票;


2023年10月,中国商人曾某一家6口在家中被劫,最终全部遇害,仅3名菲籍佣人获释……


从伪装执法、中途放人“传话”,到收钱仍灭口,犯罪手法越发残忍多样。


二、博彩灰产出海,绑架潮暗涌


几千年前,古人把骰子的点数看作“天意”;几千年后,当赌博遇上互联网,却催生出蔓延菲律宾的黑色产业链,尤其是瞄准华人的系统性绑架。


汇生国际资本总裁黄立冲对凤凰网“风暴眼”指出, 这一波绑架潮,是与博彩灰产“出海”同步滋生起来的。 2015年后我国加强对网络赌博、直播涉黄等灰色产业整治,2018年平台下架潮更使大批从业人员外流。菲律宾凭借宽松的博彩牌照 (POGO) 、英语普及和成熟的外包基础,成为第一承接重地。加之适合招募中介公司、客服与荷官等人,逐渐形成了线上赌场产业链。


在菲律宾,博彩业被戏称为“菠菜”,从业者则是“菜农”。尽管欧美也有合法赌场,但像菲律宾这样与博彩“共生”的却不多见。有观点将其归因于菲律宾有着西班牙和美国的殖民历史遗留,但更直接的原因是 政府财政长期紧张,博彩业为政府贡献了可观的税收收入。


黄立冲称,POGO牌照一度吸引数万中国员工涌入马尼拉和克拉克。他们中许多人身份不全、社交封闭,不敢轻易接触外界。而博彩公司日常使用现金、地下钱庄和加密货币结算,资金流动极大。


“黑帮和腐败警察很快意识到:这群中国人‘有钱、怕事、无保护’。于是,绑架渐渐成了一门‘低风险高回报’的生意。”


最初,只是零散作案,但迅速形成模式:专挑博彩公司的华人员工“下手-劫人-要赎金-收钱-放人”。受害者不敢报警,公司也要“保人保面子”,常选择暗中转钱 (USDT或地下钱庄) 了事。绑架,逐渐成了某种可预期的“日常”。


黄立冲谈到,灰产转移不仅带来经济链,更制造出一个庞大的“高价值目标群体”。黑帮、腐败警察、“内鬼”联合作业,把绑架做成了规模化犯罪。换句话说,没有博彩业的外溢,就不会有这样规模化的针对华人的绑架。


黄立冲了解到一个典型的案例发生在2022年,一位在菲经营博彩技术外包的中国投资人在回酒店的途中被绑。绑匪开口就是几百万人民币,家属被迫通过地下钱庄把钱转到香港账户。“这件事在当时震动很大,因为被绑者已经不是普通雇员,而是有身份、有资源的投资人。菲律宾警方事后虽有通报,但赎金至今未追回。”


另一个例子则更典型。“2023年,几名考察电商与物流的中国商人在离开赌场区域时遭劫持。绑匪的理由不再是‘你是博彩圈的’,而是‘你是中国商人,总会有人付钱’。绑匪知道,中国商人往往有现金流,也不愿惹麻烦,付赎金的概率很高。”黄立冲补充道。


最初,针对博彩从业者的绑架,塑造出“华人肯付钱”的预期。如今,这预期已扩散至整个华人社群:从底层员工、中层主管,到投资人、普通商人甚至游客,无人敢说自己安全。


菲律宾离岸博彩行业被指为犯罪温床,涉及洗钱、绑架等恶性案件。2019至2023年,菲律宾国家调查局记录113起POGO相关绑架案,2022年就占40起。多数受害者是赌场客服、技术、后勤等人员。


而随着2024年菲总统马科斯颁布行政令禁止离岸博彩,再加上国内反诈力度加大,许多原本靠博彩为生的人,转而通过绑架“创收”。放贷、催债、勒索本就是一线之隔,所需人员、资源、手段极其相似,再加上执法腐败,犯罪分子更加肆无忌惮。


三、警匪一家亲?


在菲律宾的绑架江湖里,“警匪一家亲”早已不是秘密。


据菲律宾前总统埃斯特拉达透露,涉嫌参与绑架的人员中“半数以上是警察或军人”。2024年6月,菲律宾内政部长证实4名警察参与绑架勒索中国及马来西亚游客,其中3名受害者为中国公民。


从菲律宾警方破获的案件分析,绑架案多有“内贼通外鬼”的现象。受害者家中的司机、佣人等雇员常充当绑匪“卧底”,利用雇主信任搜集家境信息及生活规律。尤其当雇员与雇主产生矛盾或离职后,风险陡增。


在黄立冲看来,很多案件里都有中国人参与。“不是说绑匪全是中国人,而是本地黑帮必须找人帮他们‘穿针引线’。没有懂中文的内应,他们根本搞不清楚谁是谁,也无法跟家属或公司谈条件。有人为了快速捞钱,就直接把同胞卖给绑匪。”


菲律宾宽松的枪支政策加剧了犯罪暴力。 作为美国前殖民地,该国至今保留部分旧法规,拥有120多万 (2024年数据) 支合法注册枪支,平民非法持枪数量甚至超过警方。


刘成深耕菲律宾投资领域,始终恪守合规底线,远离一切灰色产业投资。在帮助客户出海的实际操作中,他遭遇并处理过诸多合规难题,也熟知业内的各种“潜规则”。


他向凤凰网“风暴眼”透露,电信诈骗与网络赌博等行业在缅甸、柬埔寨及菲律宾等地较为集中,且多有中国籍人员参与组织运营。这些犯罪分子往往因在国内面临激烈竞争或法律风险而流窜至境外,与当地人形成跨国犯罪网络,针对华人群体进行绑架、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菲律宾因其宽松的枪支管理政策和博彩业合法地位,成为许多犯罪分子的聚集地。


2024年3月,菲律宾国家警察总署修订《综合枪支弹药管制法》实施细则,允许所有公民合法持有半自动步枪,批评者指出此举将导致枪支暴力泛滥。


刘成建议,中国公民在前往菲律宾时应保持高度警惕,尽量避免与不明背景的人往来,减少因语言不通或环境不熟而陷入风险的可能。


尽管今年年初菲律宾公布首都地区重点犯罪率同比下降21.7%,但在执法人员涉案、枪支泛滥及跨国犯罪交织的阴影下,在菲华人仍可能成为下一个目标。


四、加密货币洗钱,菲律宾绑架走向“高科技犯罪”


菲律宾绑架犯罪呈现高度专业化与产业化特征,绑匪常伪装执法人员设卡作案,并利用加密货币洗钱逃避追踪。


2020年后中国加强跨境支付打击,迫使灰产转向USDT等数字货币,形成“赌博+加密货币”新链条。


郭从愿案暴露产业化运作:赎金通过数字钱包转移为加密货币,其中20.5万美元虽被冻结,但大部分资金流入柬埔寨账户超出菲警方管辖。绑匪还使用仿真面具、频繁更换酒店藏匿,显示精密组织性。


据南京晨报报道,今年7月,菲律宾国家警察局 (PNP) 反绑架特工在八打雁省解救一名中国商人,逮捕12名嫌疑人 (含6名外国人) ,缴获作案车辆、百万比索现金、枪支、毒品及警保制服。绑匪通过加密货币账户索要赎金,警方将以绑架、洗钱等罪名起诉。


6月披露的案件中,7~10名武装分子假扮执法人员,在八打雁省拦截绑架2名中国游客、1名韩国游客及2名菲公民。作案手段持续升级:2024年10月某中国男子钓鱼时遭绑架,家属被要求支付61万元人民币加密货币。


加密货币支付使资金追踪异常困难,菲警方虽冻结部分赃款,但跨境洗钱、仿真道具、警匪勾结等乱象交织,令绑架犯罪成为难以根除的黑色产业。


五、去菲律宾安不安全?赴菲工作者:关键是别乱跑


菲律宾绑架案频发,背后是这个人口约1.1亿的东盟国家正陷入系统性的治理困境。首都马尼拉贡献全国60%的经济产出,却也成为犯罪高发地。马科斯总统上台后,面临高通胀、高债务、高失业率等多重经济挑战。


早在2014年,新华社前驻菲记者薛颖就曾指出菲律宾绑架的三大症结:经济状况不佳、反政府武装割据、以及警界腐败不作为。社科院研究员许利平更直言,菲律宾移植西方制度后形成了畸形的“3G政治”——枪支 (Guns) 、金钱 (Gold) 和帮派 (Gangs) 相互交织。


腐败是核心问题。 2023年菲律宾在“透明国际”清廉指数中仅得34分 (满分100) ,全球排名第115位。


司法效率极低也变相纵容犯罪。2013年华商蔡莎莉被绑案,嫌犯当场落网,却拖了11年才一审判决;2000年一起21人绑架案,更是用了24年才审结。


漫长的司法程序大幅降低犯罪成本,绑架几乎成了一门“低风险生意”。


但多次赴菲工作的刘成认为,不该因个案就将菲律宾污名化。


他告诉凤凰网“风暴眼”,“我并未觉得菲律宾不安全。菲律宾当地人多温和友善,治安问题往往集中在特定贫困区域或犯罪高发地带。就像在香港的菲佣口碑往往优于其他族群,不能以偏概全。”


在他看来,马尼拉与宿务呈现强烈反差:商业区现代繁华,但转角可能进入老旧街区,需谨慎选择路线时段。建议夜间使用网约车,财物分开放置,避免炫富,护照也要备份复印件。


“菲律宾众多岛屿如长滩、薄荷岛风景优美、性价比高,服务业英语普及率高且人情味浓。关键在于不要乱跑、提前规划。治安风险更多源于信息不对称,而非全面失控。”刘成补充道。


(受访者刘成为化名)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凤凰网财经 ,作者:王迪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