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突然杀出个黑马
出品 | 妙投APP
作者 | 丁萍
头图 | 视觉中国
今年港股可以说是大秀“肌肉”,恒生指数上半年收涨20%,这个成绩在全球资本市场都极为亮眼。市场热议的“港股三姐妹”——老铺黄金、泡泡马特、蜜雪集团,造富神话广为流传。
上半年,老铺黄金暴涨330%,泡泡马特涨了200%,蜜雪集团也不甘示弱,收涨了96%。但其实还有一个被市场忽视的黑马——德康农牧 (02419)。
这家猪企主营生猪养殖业务 (占比80%左右) ,年内股价上涨了192%,最高涨幅一度达到247%,远远跑赢整个生猪养殖板块。
“港股三姐妹”背后是新消费逻辑:老铺黄金把黄金“轻奢化”,泡泡马特、蜜雪集团则代表潮流文化和饮品零售的新消费趋势。
而德康农牧的上涨逻辑又是什么呢?
低估值驱动
评判猪肉股优劣,归根结底就看三点:成长性、确定性和估值水平。
成长性,主要看生猪出栏增速。 谁的生猪出栏增速快,谁的业绩弹性就大,周期底部尤其明显 。
德康农牧生猪养殖业务占比高达八成,2024年出栏878万头,行业排第四,仅次于牧原股份 (7160万头) 、温氏股份 (3018万头) 、新希望 (1652万头) 。
关键是增速。2024年德康农牧生猪出栏同比增长24%,比较平稳。再看目标,德康农牧2025年计划出栏1150万头,2026年冲击1500万头,意味着未来两年出栏增速分别高达31%和30%。
对比一下,牧原股份2025年出栏增速预计26%,温氏股份13%,新希望只有6%。 德康农牧的成长性算是比较亮眼的。
业绩兑现的确定性,这才是生死线。两大硬指标:
一是 养殖成本 :谁能把成本压到最低,谁就能在周期底部活下来,我们常用的指标是生猪完全养殖成本。德康农牧最新完全成本大约是12.4元/kg,位于行业第一梯队;
二是 资金压力: 资金压力越小,企业抗风险能力越强,业绩兑现也更有保障;而资金链紧张的猪企,别说扩张,连活下去都难。它们各种花式自救:提前出栏、售卖仔猪、母猪,甚至出售其他业务板块。资产负债率可以作为衡量资金压力的一个简单指标。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生猪养殖行业普遍都是高负债运行。因为生猪养殖本身就是重资产模式,前期投入大,扩产靠融资,现金流压力常年高企。再加上猪周期波动剧烈,企业一旦扩张或遇到价格下行,杠杆率很难降下来。但在本轮盈利周期中,整个行业倾向于把盈利用于修复资产负债表,所以我们看到行业的资金压力也在慢慢减小。
截至2024年末,德康农牧的资产负债率为62.76%,基本在行业平均线附近。
(注:除了德康农牧和中粮家佳康数据截至2024年末,其他猪企的数据都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
估值方法上,猪周期底部看头均市值,周期顶部看PE 。
目前正处于猪周期底部,因此我们采取头均市值为德康农牧估值。对应2025年出栏目标,截至7月3日收盘价,德康农牧的头均市值 (生猪养殖板块市值/2025年出栏目标) 为2560元,现在这个估值相对其他猪企也不算高,更何况这是市值涨了200%后的结果。
回到股价起涨前,也就是在今年3月之前,德康农牧的头均市值还不到1000元,估值比较低,尤其是它成长性较高且也具备成本优势的情况下。
问题来了,德康农牧还有多大的上涨空间?
没有贝塔
德康农牧具备较强的阿尔法能力,但它作为典型的周期股,其估值和业绩上限始终逃不出猪周期的天花板 。
现在生猪产能还是严重过剩。农业部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5月底,全国能繁母猪存栏4042万头,是目标保有量 (3900万头) 的103.6%。这个局面短期内不仅没法扭转,甚至还会越来越恶化, 这是因为各大猪企都在拼命降本增效,生产效率一提升,生猪供应量只会越来越大。
逻辑很简单:行业平均养殖成本这两年已经从16-17元/公斤降到了现在的14.4元/公斤。成本降下来,一方面是豆粕、玉米等原材料价格降下来了;另一方面则是猪企养殖效率大幅提升。
拿涌益咨询的数据来说,行业PSY (每头母猪年断奶仔猪数) 从2021年初的15.3提升到2025年初的20.8,涨幅高达36%。也就是说,在能繁母猪存栏和出栏均重不变的前提下,生猪供给量直接多了三分之一。这也是为什么最近母猪存栏没怎么变,猪价却一直跌,根本原因就是效率提升带来的供给释放。
当然,实际情况不会这么死板,母猪存栏和出栏均重都在动态变化。
更关键的是,国内整体PSY和欧美还有7-9头的差距。欧美猪企的平均PSY在28~30头,丹麦、美国的龙头猪企甚至能做到30头以上,主要是他们种猪好、管理细、设备先进、防疫做得到位,养猪全流程都比我们精细高效。
但国内也在追赶。随着智能化设备越来越升级,防疫水平不断提升,饲料配方也更科学, 国内和海外的养殖效率差距也会慢慢缩小,未来生猪供给就会进一步释放 。
所以说现在猪周期会持续磨底,市场对猪价反转的预期也不高,德康农牧等猪肉股估值天花板自然受限。
在这种情况下,市场会期待政策会有更多的动作,这是因为自2025年2月以来,CPI同比转负,并连续4个月处于负值状态。而Wind数据显示,猪肉价格在CPI中的占比为1.29%,猪价持续低迷也会拖累国内CPI。
政策层面可能会有约谈控量、猪肉收储等动作,虽然扭转不了周期趋势,但会提振市场情绪,带来猪肉股的阶段性行情,这时候德康农牧也会更容易受到资金的追捧 。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仅供参照,文内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读者谨慎作出投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