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那些原本是废话的常识(ID:feihuayuchangshi) ,作者:叶克飞,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沸沸扬扬的“吴亦凡事件”走到这一步,正常人都会有基本的是非价值判断,但对于一些吴亦凡的粉丝来说却非如此。网上一些聊天截图显示,甚至有粉丝声称要“劫狱”,更有人发出“考狱警营救吴亦凡”的无知言论,让人哭笑不得之余又心生警惕。
这两年劣迹艺人并不少见,但即使一切“实锤”,仍有许多粉丝执迷不悟。他们坚信公众对偶像的批判是阴谋,必须用人肉搜索等网络暴力方式来还击。在他们的认知里,偶像即使吸毒、滥交也只是小事,道德底线可以为偶像不断拉低。
近年来,饭圈文化当道,成为流量明星的倚仗。与过往的追星文化相比,饭圈文化复杂得多。以前的追星族,表达方式不过是买唱片买电影票看演唱会,即使是歌友会之类的组织也相对松散。饭圈文化里的粉丝们则会为偶像买周边、租广告位做宣传和投票,还会在各种平台上充当明星的流量推手,成为流量明星的生存土壤。
他们花钱的地方更多、花的钱更多,同时更具组织性,并因此形成利益圈层。这当然跟网络时代有关,依托社交平台,粉丝可以迅速聚集并形成合力。
粉丝追逐偶像,原本是正常的心理需求。 如果偶像的自我实现过程与粉丝的成长之路相契合,更可以印证榜样的力量。 但饭圈文化却逐渐变味,成了“怪圈”。
一些流量明星自身劣迹斑斑甚至触犯法律,只是饭圈乱象的一部分。粉丝的“撕”与“黑”,近年来几成流行。比如同一组合中不同偶像的“唯粉”对峙,影视剧男女主的粉丝撕“番位”,还有控评、屠版、互踩、挂黑、造谣攻击、集体人肉与网络恐吓等做法,让饭圈文化乌烟瘴气。
饭圈的构成其实涵盖了不同年龄段,但从近年情况来看,饭圈低龄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也越发令人担忧。
饭圈文化对青少年的侵袭,既关乎“心”也关乎“金”。
对自家偶像的无条件维护和强烈的排他性,动辄诋毁和辱骂其他艺人,与别家粉丝骂上几天几夜,不但浪费时间,也让人难以摆脱狭隘价值观与暴戾之气。长期浸淫于饭圈文化的青少年,认知能力可想而知,甚至会在“非黑即白”的导向中漠视法律与人性。
前两年某地初中发生过霸凌事件,几个女生暴打一位女同学,逼其下跪,还扒掉其上衣,事件起因便是因为支持的明星不同。 对已被刑拘的吴亦凡无脑应援,同样暴露了部分粉丝的无知,沉迷于偶像情结的他们已经不再是一个独立个体,失去了思考和判断能力,也失去了是非观念和基本的法律意识。
饭圈文化甚至会侵蚀教育 ,此前有教师组织三年级小学生为自己偶像应援,可谓师德尽丧。一些学习类APP包含大量追星内容,也引发争议。
饭圈还是一个“吸血”的场域,为心爱的明星一掷千金,放在二十年前是社会新闻头条,可如今却成了饭圈主流。有数据显示,超过25%的00后粉丝经常为偶像花钱,甚至有近15%的00后每月为追星花费5000元以上。
而且,饭圈的“开销”并不仅仅是买专辑买周边,还有很多看起来非常无谓的花费。这些花费打着“集资”的名义,将“粉丝的行动力”当成一种宗教仪式般的考验,大到策划活动,小到偶像活动现场的花篮、易拉宝,都是集资的一部分。
至于集资租城市地标的大显示屏、搞无人机灯光秀,甚至租直升机等原本只在言情电视剧里才能见到的景象,如今也已司空见惯。并没有经济来源的青少年,会盗用父母账户,或借用他人身份证进行网贷,为偶像集资打榜、送应援礼。甚至有农家孩子将关乎生计的买种子钱也拿出来应援明星。这种动辄千万元的集资,并没有完善的财务监控,因此挪用公款、做假账乃至卷款潜逃等事件层出不穷。
它还会造成巨大的社会资源浪费,比如之前的选秀节目《青春有你3》,投票环节设定为只要购买指定乳制品并开盖扫码,粉丝就能为偶像投票。于是粉丝们整车整箱的买奶拧盖投票,然后将奶大量倒掉。还有粉丝会大量购买偶像亮相的当期杂志,却只付款不要求发货,以此推动销量。有饭圈为艺人集资买一期杂志,销售额甚至会高达两千多万元。
与许多人想象不同,饭圈文化在组织性上并不盲目,反而因为对偶像的“爱”,形成了极大的向心力和行动力。它的内部有严格的等级和分工,粉丝们各司其职,为偶像做各种工作。唯一与一般公司不同的是,大多数“基层”粉丝没有工资可拿,还得往里倒贴。社交网络对粉丝有着精准操控,进而形成全面剥削,压榨着粉丝的时间、劳动、钱财乃至身体。
如果一个团体的方向是错误的,那么它组织性和向心力越强,就会在歪路上走得越远,破坏力也越大。
而且, 饭圈的体系从不单纯。 在日常行动中,饭圈也有相当严密的“战术”,甚至形成了巨大的精神控制。比如在引导粉丝骂战时,为了让自家粉丝更有凝聚力和战斗力,高级别粉丝就会有意采取“虐粉”,以各种贬低性话语刺激自家粉丝,驱使他们更加疯狂地投入精力与财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他们不惜对部分自家粉丝进行各种污名化,打榜不努力、捐钱少、应援不积极的粉丝,会遭遇歧视、围攻甚至网暴。这种将“花钱”等同于“爱”的思维,显然也歪曲了粉丝的三观。
国内的饭圈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韩国。早在上世纪90年代,韩国就诞生了早期的偶像产业和饭圈文化。三大娱乐公司和三大娱乐颁奖礼相继诞生,电视台也推出各种打榜类节目,渐渐形成偶像体系。粉丝们为了应援各自偶像,开始以专属的颜色、名字、官方周边来区别阵营,形成饭圈文化。
与日本注重人设的偶像养成模式不同,韩国的偶像打造采用的是练习生模式,艺人闷头练习几年后,再以比赛等方式出道,一出道就是“成品”,俨然一条工业化流水线。同时也因为这种偶像周期,所以必须在有限时间内完成商业变现。所以,韩国粉丝也不同于传统日本粉丝。后者走规范化路线,粉丝团体属于社会组织,每个人要缴纳年费,同时与艺人背后的资本方没有任何关系,也很注重对偶像的隐私保护,在应援方面强调礼节。相比之下,韩国粉丝开放得多也狂热得多,与资本的联系也更为紧密。
而在国内,2005年的《超级女声》掀起全民追星热潮。这种照搬韩国的娱乐综艺体系,缔造了无数选秀节目,也为资本打开了偶像产业之门。
但如果将饭圈文化归咎于韩国,那多少冤枉了近邻。因为韩国虽然经历过饭圈文化的狂热期,直至今天仍然存在许多暗面,比如之前爆出的“奴隶房”事件,就以胁迫方式“管理”黑粉攻击其他艺人组合。但整体来说,韩国娱乐产业的进步仍然肉眼可见。相比之下,国内娱乐业对韩国的借鉴反而浮于表面,甚至可以说是只取糟粕。
这是因为早在十年前,国内娱乐资本就已发现,像日本或韩国那样打磨一个能唱能跳的偶像组合,不但耗时长花费大,而且存在极大市场风险。即使是相对周期更快、标准化程度更高的韩国练习生模式,在许多人看来都太过“麻烦”。反倒是参加选秀综艺和拍电视剧,不但简单,还能将艺人的商业价值快速变现。
也正因为这一思路,才让一众才艺平平、既没唱功又没演技,难觅代表作的“小鲜肉”走上前台,成为资本的选择和流量担当。以前的明星是先有作品再有人气,流量明星恰恰相反,先有流量再谈其他,而流量何来?靠的是粉丝们的精力与财力支撑。
同时,互联网时代让中国娱乐产业拥有了更大的底气,视频平台兼具专业制作能力和互联网强大资本,也因此拥有了更大的话语权。所以,平台可以摒弃过往效仿海外娱乐造星产业的做法,摒弃经纪公司主导的传统,独立完成偶像的制造和饭圈文化的推进。
这是一条全新的道路,但显然不是一条正确的路。
在这条错误的路上,资本无疑是饭圈背后的推波助澜者。它极力诱导粉丝群体的情感逻辑,将控评、打榜、开撕之类的私域行为推向公域,并借此牟取暴利。
偶像不过是资本推出的商品,成为粉丝的消费对象,同时粉丝还会参与偶像价值的再生产,形成滚动式经营,而最终获利的仍是资本。从最初的打榜、投票,到争取明星代言,进而冲击代言产品的销量,饭圈始终是流量乃至资本牟利的温床。也正因此,人们早已认为饭圈成了“娱乐工业、平台以及明星共谋收割粉丝的流量生意”。
无论是大数据算法,还是社交媒体的信息精准传递,抑或视频媒体内容的海量生产,都成为资本的利器,实现从造星到控粉,从扩大流量到收割的资本闭环。
这种利益方的驱动,一旦缺少足够约束,很容易打“歪主意”。比如为了收割流量,平台会有意掀起骂战,帮饭圈“捏造”一个敌人,或者以各种道德示范或隐私话题,制造,争议,进而引流。在这个过程中,道德伦理乃至未成年人保护等问题都被弃之不顾。
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建立更完善的规范,明确资本、平台的责任。在教育层面上,则不妨效仿西方国家的媒介素养教育。互联网时代的观点碰撞,对人们提出了更高的媒介素养要求,一个人缺乏足够的媒介素养,很可能会缺少信息辨别能力和沟通能力。也正因为这样, 许多西方国家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
资本固然逐利,但它本质仍是中立的。 我们所需要做的,是让资本在实现经济效益的同时,不要忘记社会效益。流量是客观存在,并没有原罪可言,一个明星也完全可以做到实力与流量兼备。
“饭圈”同样是一个中性词,追星也是每一代人无法避开的梦。在这种情况下,无需对资本、流量和饭圈文化进行妖魔化,将之引导向正确道路,才是更好的选择。如果资本能够打造形象正面、经得起审视的明星,粉丝借助追星参与偶像的成长,进而获取参与感,并以偶像为榜样,更好地认知世界和认识自己,那么一切又将是何等和谐?当然,我并不认为这一切只能依靠权力和行政力量去推动,而是更 期待社会的自我选择。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那些原本是废话的常识(ID:feihuayuchangshi) ,作者:叶克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