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创业者都应该学会给自己“发薪水”

虎嗅网  •  扫码分享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跨境电商长期主义 ,作者:拓跋勇,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我直到2024年才学会给自己发“薪水”。目前为止,每个月公司给我个人的薪水是5000块,当然了是扣除个人社保和公积金以外的收入。


之前跟几个小伙伴交流,有不少小伙伴都是把个人和公司的收入牢牢绑定,换句话说,自己每天辛勤工作,结果一直都是向公司借款生活,忽然有一天,公司的业务出现问题,个人可以用于生活的资金直接为零。


一个合格的创业者,首先要有可以保障“团队”生活下去的基础,刚刚开始创业的阶段,通常只有自己或者极少数小伙伴,当自己等同于“团队”的时候,要给自己一定的生活费,这个习惯一旦养成,账上就会一直留一笔钱,哪怕遇到危机,哪怕遭遇“黑天鹅事件”,都不至于瞬间死亡。


去年我跟一个想要创业的朋友聊,当时我给出的建议是:如果你真的想创业,至少要保证要给家庭留够一年半的生活费,除此以外,还要确保自己在前十个月,可以在没有任何现金收入的情况下活下去。


过了一年,回想这段对话,我都开始佩服自己的先见之明,因为在这一年里,我亲眼看到有的小伙伴,明明业务在向前推动,结果时不时就会遭遇现金流危机,又因为对一件事儿的投入预期不足导致原本有希望成长起来的事业功亏一篑。


给自己发薪水绝对算得上是明智之举,但是很多小伙伴却不敢这么做。早期的时候,大家总是担心一旦给自己发了薪水,公司的业务会进行不下去,但如果一个公司如果连第一名“员工”的薪酬都无法负担,至少证明了一个问题: 公司的商业模型不成立,业务的链条没有跑通。 当然了,我也不鼓励给自己发太高的薪水,因为这会影响到后续的发展,但是基础的生活费,一定要给。


现实中,我见到的更多的是,很多人仅凭一个想法就开始了创业,哪怕上一份工作带来的积蓄无法保证自己在没有任何收入的情况下生活半年就贸然开始了尝试,这是极具风险的。之前我说过一个问题:拿我们现在从事的跨境电商来说,注册一个新的店铺,从选品到正式上线开始推广销售,至少要有两到三个月的时间,早期销量不稳定的情况下,销售收入也是不稳定的,新店铺还要经历平台的付款延迟,通常情况下都要至少五到六个月的时间才能慢慢进入正常状态,这还不包含第一款产品销售正常之后补货,扩大销量,扩充产品的投入,所以假设自己这个月投入,下个月就有良好现金流是非常不理智的。


创业是件极具挑战的事儿,即使是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找对了正确的市场和产品,失败都是一个大概率会发生的事儿,因此,我们需要保持尽可能低的预期,用更加合理和科学的方式完成这个挑战。我们不仅要会给小伙伴发薪水,也要学会给自己发薪水。在完成高速成长之前,首先要建立一个相对健康的发展生态,把自己的每一枚铜板都丢入到创业大潮中,简直就跟赌博一样,所以,别对自己,别对团队的第一名“员工”过于吝啬。


其实这个话题的底层含义恰恰是要不要倾尽所有,投入到一件事儿上。我的个人判断是不要。以前我看好一款产品,总是会不计一切代价去投入,梦想着等货卖出去,我就可以赚得超越大多数人的收益,结果越是这么做,越是会不停地栽跟头。


就像我之前的文章中说的一样,大多数时候,我们的第一款产品并没有那么成功,甚至有些产品刚上架就遭遇各种各样的“阻碍”,还有产品前期表现还不错,加大注码后,销量和评价一泻千里,自己连后续开新品,做新的尝试的资金都没有,经历过几次失败后,现在的我,哪怕一款产品上线后表现还不错,我都会制定一条红线,确保我们的增长是在可控的区间,避免单一产品造成过大的风险。


因此,我建议每一个创业者,从现在开始,都要学会给自己“发薪水”,可以是5000,可以是1万,一定要确保我们的发展是健康的、合理的、科学的,不要毫无顾忌地下注,最后一次又一次地从零开始。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跨境电商长期主义 ,作者:拓跋勇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