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育是如何陷入疯狂内卷的?

虎嗅网  •  扫码分享

早春时节,教培行业经历了一场倒春寒。两会代表建议“彻底取缔校外培训机构”,让从业者倒吸一口凉气。有消息显示,北京开始对教育培训机构全面排查,海淀、昌平、朝阳陆续发出了教育培训专治行动的通知。甚至有消息称,“北京将继续暂停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线下培训和集体活动”。北京市教委对此回应称“消息不实”。

 

虽然受影响的主要是线下培训,但这两年非常火爆的在线教育也难免有唇亡齿寒之感。社会上对于在线教育也不是没有怨言,比如大价钱做投放脱离教育初心、广告内容贩卖焦虑加剧内卷等等。国家领导人在两会上也表达了对教育内卷问题的关注,有关部门在此后势必会动作。

 

这些都会对在线教育平台发展构成影响,但无论是舆论的呼吁还是后续可能会出的一些政策,都不太可能将这个行业置于死地。毕竟这是一个涉及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工作机会的大行业,而且社会上对教培存在着很明显的需求,对这个行业的管理会是持续规范,加强监管,让其发挥正向价值。

 

与舆论和政策相比,关乎在线教育兴衰的核心因素,其实还在于商业模式是否成立,算账能不能算得过来,规模能不能较快做大,有没有比较坚实的壁垒,在学生/家长这一侧,能否有突出的学习效果,满足学生提分、补强知识点等需求。

 

近年来,在线教育行业风起云涌,头部公司品牌大额融资,估值高企,新兴起的以大班课为主要模式的猿辅导、作业帮、跟谁学,估值都早已超过此前被视为在线教育标杆的VIPKID,这些公司在线上线下渠道的巨额投放引发了路人侧目。在线教育公司似乎从来没有这么“壕”过。头部公司之间在融资、流量池、投放、转化、名师等方面激烈竞争厮杀,行业进入了战国时代,拼杀没有停下来的迹象。

 

而且有意思的是,我们熟悉的互联网领域头部公司的竞争,往往是两家机构之间的竞争,比如美团与饿了么、滴滴与快的、抖音与快手、OFO与摩拜、之前的阿里与京东、现在的淘宝与拼多多,等等,现在在线教育领域尤其是大班课的公司,头部公司至少有4家之多,外围还有公司虎视眈眈要进入第一梯队。这个战局就要复杂多了。

 

让人关注的是:

 

大班课为什么占据了行业C位,成为在线教育的主流?

其他模式如一对一、小班课会逐渐消亡吗,与大班课之间会以怎样的关系相处?各种模式又各自适应怎样的学生需求与教学场景?

大班课是流量逻辑吗,为什么会陷入到投放厮杀之中?这场战役什么时候会结束?大班课模式存在怎样的缺陷?

大班课头部的几家公司,各种的竞争优势是什么,又面临怎样的问题?

监管政策来袭,会对行业格局产生什么影响?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