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手游是个“泡”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微信手游火了,陌陌也不甘落后,紧随其后推出了社交游戏《陌陌泡泡兔》。社交手游,看上去是不是很高端大气?这样的手游有没有搞头?

社交手游是个“泡”

PC端的泡泡龙,跑到手机上,又能洗一次用户

  社交手游,肉在“社交”

《陌陌泡泡兔》作为一款社交手游,到底有什么好玩的呢?介绍称:“《陌陌泡泡兔》以泡泡龙为基础玩法,加入萌系卡通形象,独特的‘挑战!60秒’和‘接力pop’模式,在轻松愉快的游戏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

〈了这样的介绍,是不是感觉看了跟没看一样?其实这是一个消除玩法和祖玛游戏的结合体,一个萌兔子扔泡泡,玩家需将这些泡泡按照一定的游戏规则消除掉。

说到这里,大家想必已经想到游戏是什么样子了。就跟介绍文字看了跟没看一样,这类游戏也是玩了跟没玩一样。没人和你一起玩,不和人比成绩,就完全找不到有什么乐子。

这不是说《陌陌泡泡兔》就做得不好。而是这类游戏就这样子。

比如微信的《飞机大战》、《天天连萌》等游戏,如果玩家只是一个人玩,没有任何玩伴加入的可能,没有成绩攀比的刺激,恐怕很难有人能坚持多久。这类游戏是属于玩家圈子的,它的价值在于为一个圈子提供交互热点、攀比刺激,而不是为单人玩家提供深度、丰富的游戏乐趣。

社交手游是个“泡”

和好友同玩,让《天天连萌》病毒式扩散

   卖热闹,红得快

一款游戏能不能火起来,撒于它能不能为玩家提供社交话题。社交的目的是什么?归根结底就两点:展示自我、影响别人。而展示自我,最简单、最初级、最贴近人内心欲望的,就是炫耀。影响别人最有效、最直接、最简单的方式,就是攀比。

社交游所有内容都以社交为中心,为玩家提供的社交体验,就紧贴“三个最”,全部抄下限来,就变成“炫耀自我、互相攀比”。

炫耀与攀比,是构成社交游戏吸引力的重要元素。所以,其游戏的准入门槛较低、游戏过程较简单、游戏结果则明确而量化。最重要的是,都必然有游戏结果的分享和攀比功能。

这种简单、粗暴的炫耀和攀比,放在人堆里就很容易形成潮流,短时间内就聚拢一大群玩家,人人趋之若鹜。这就是当初的偷菜等网页、社区社交游戏暴红的原因。同样,将这种游戏模式转移到移动游戏端,借助庞大的用户群,更个人化更快捷的社交方式,就更容易火起来了。于是微信游戏一旦推出,很快就爆发出大杀四方的人气。

社交手游是个“泡”

有人气,就可以推社交游戏

  先天不足,过把瘾就死

社交游戏生存的要诀是:能圈人就能火。这也意味着,只要有一个较大的目标用户群,只要能满足玩家炫耀和攀比的心理,那么游戏就肯定能火起来。

这种游戏模式看上去很强大,但有致命的缺陷。

  缺陷一:有好处,太简单,容易被复制。 当初偷菜游戏火起来的速度,远远逊色于其泛滥成灾的速度。社交游戏范围内的“偷菜玩法”,就至少有5家,其他嵌入各种网游里的“偷菜”更是数不胜数。

  缺陷二:越容易被复制,越难出精品。 竞品泛滥必然导致竞争加剧、利润摊薄。而且社交玩法都过于依赖人气,竞品林立摊薄人气的后果是大家都难以发展壮大。于是发展前景有限的情况下,研发商和运营商都缺少做精品的动力。进而形成一个怪圈,一个游戏模式容易被复制,就决定了它很难以一个独立的游戏形式存在多久,要么衰退、消亡,要么沦为其他游戏、平台的附庸玩法。

   缺陷三:没内涵,不敢做内涵,一直缺内涵。 社交游戏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内涵。这个内涵,是指能持久刷新游戏体验的乐趣诞生机制。它通常需要复杂的游戏系统来支撑多种玩法并存,需要持续的更新来提供新内容。这不但大大加重研发成本,也必然拉长研发周期,有可能费力做出精品来,成本高大已经没有足够的利润回报,或者玩法的热潮已过。于是短平快的模式得以靠惯性维持下去,谁都没有能力改变。

  缺陷四:缺内涵,消退得快。 一款游戏红得有多快,撒于它能为玩家提供多少话题,而一款游戏能红多久,撒于它有多少内涵。社交游戏,缺少持久刷新游戏体验的乐趣诞生模式,同时,它又只能带给玩家粗浅、机械的社交互动,这就注定玩家很容易对其厌倦。

社交游戏的这几个缺陷,注定了它无法在一个平台、一个玩家圈子里长久的火下去。

社交手游是个“泡”

偷菜曾经火了一个社会现象,但乐趣不在游戏,而在社交互动

   社交手游,靠洗用户生存

社交游戏容易过把瘾就死。但是它可以在不同的平台和玩家圈子里,不断的复活和消亡。比如DOS时代、马赛克游戏时代的单机玩法,在PC新硬件环境下死灰复燃。单机游戏时代的玩法,在网游时代又换壳成网游死灰复燃。

而现在,手机作为最普及的移动游戏端兴起,也使得过去所有消亡,或者行将消亡的老玩法,得以复活并再次掠金。不管是“打飞机”、泡泡龙,还是祖玛,甚至偷菜,都会在手机平台再一次复活,再重复一次火爆到消退的生命历程。

从本质上来说,现在的绝大多数手游,都是对PC平台、主机平台老玩法的复刻。哪怕是《愤怒的小鸟》,也是老玩法复刻。

这种玩法复刻,其实是一种变相的洗用户。利用新平台,新交互体验的新鲜感,用同一个游戏模式,从同一个爱好倾向的玩家群中,反复圈钱。

但既然是洗用户,自然也免不了像端游、页游那样洗到洗不下去。这些玩法终究会再一次陷入消亡。

社交手游看上去很红的样子,但既然还在走老玩法复刻的老路,还在靠洗用户赚钱,那就注定会继续走上消亡的道路。

区别只是,没落的是游戏,疲惫的是玩家,而发财的是厂商。

   社交游戏只是一个“泡泡”

《陌陌泡泡兔》让笔者找到一个灵感来形容社交游戏:一个泡泡。这个泡泡看上去五光十色,见风就长。一个人吹,就会引得无数人争先恐后的来吹。泡泡越长越大,越吹越多,看上去似乎很繁荣很成功的样子。但是热闹散场之后,什么都不会留下。

⊥笔者个人看来,社交游戏无聊之极。游戏玩法本身无趣,没有剧情,更不新奇,所谓的挑战,也缺少价值体系支撑,只是折腾个结果出来让人注意到而已。如同狗撵尾巴,消磨时光而已。社交体验也很肤浅,打声招呼、炫耀成绩、发发表情、攀比一下……玩家很难有机会认识、了解。这种社交体验,只是冒着踩到“狗屎”的危险,沉湎于点头之交而已。

个人觉得,花大价钱换台智能机玩这样的游戏,实在得不偿失。利用碎片时间、寻找碎片时间玩这样的游戏,还不如老实的回到家中在PC、主机平台好好的体验有内涵的游戏。

但社交游戏变身社交手游,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为手机平台的游戏,实在没什么更好的选择。不但硬件环境和网络环境难以支撑深度、丰富的内涵游戏,玩家的作息习惯,也的确给手游留下了不少的“无聊时间”。于是,在数害相权取其轻的条件下,玩家面对同样无聊的其他手机游戏,自然宁愿选择还有点社交体验的社交手游了。

说到底,社交游戏能有多火,能火多久,不是撒于游戏多好或者多烂,而是撒于手机用户有多无聊。这就是泡泡的价值。它虽然是泡泡,我们知道它终究会破掉,但还是忍不住要在它破之前戳它一下。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