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款 AI 写作神器,让数百网文作者「月入过万」|AI 上新

极客公园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作者|金光浩

编辑|靖宇

最近这段时间,网文作者小林心里挺烦闷的。

她在某个小说平台进行了三年时间的爽文创作,每天更新五千字的内容,每个月的稿费也就三千多点。

并不是写不出东西来,其实事实上是写得速度太慢了:构思故事情节需要花费一个小时的时间,实际动手敲击键盘码字又得用去三个小时,一整天下来整个人都累得不行,但最终的作品产量却仅仅够让自己维持生活。

「要是每天能更新一万字的话,收入至少能提高一倍。」这句话她在心里盘算过很多很多次,但,自己的打字速度和精力水平就摆在那儿,这个目标就像虚幻的海市蜃楼一样看得见摸不着。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她开始使用 星月写作这个工具

这款 AI 写作神器,让数百网文作者「月入过万」|AI 上新

星月写作网站首页|图片来源:星月写作

如今她的工作流程已经变成了这样:早上的时候花费半小时来构思大纲以及人物的动机,将这些框架内容交给 AI 去继续写作,中午的时候修改一些不太通顺的对话内容,下午再对几处情绪转折的地方进行润色。

到了晚上七点钟,一万字的稿件就能准时完成交付,作品的质量不仅没有下降,反而有所提升。

这是因为她终于有了时间去打磨那些真正重要的情节转折点,而不再是把精力消耗在那些「男主角推开门,看到女主角正在……」这样的过渡性描写上面

在上个月的时候,她的稿费第一次超过了一万元,当时心里确实有种难以言说的喜悦。

当听到她的故事的时候,我有点好奇,也有些质疑,AI 写的小说真的能用吗?不会被卡审核吗。

 

01

写作效果上手实测

 

笔者从小就是个小说迷。

从《龙族》的热血燃到《凡人修仙传》的修仙梦,再到最近看的《女神给花一块,系统返现一万倍》这种爽文,可以说是阅文无数。

但真正让我开窍的,是斯蒂芬·金在《写作这回事》里的一段话。

他说写小说其实没那么复杂:

1️⃣ 描写要给读者现场感,对话要通过语言赋予人物生命

2️⃣ 故事几乎都是自发的,情节在假设下自然生长

3️⃣ 与其构思情节,不如构建一个强大的情境

4️⃣ 一个极具张力的「如果……会怎样?」就能让故事拥有生命力

举个例子,斯蒂芬·金的《撒冷镇》核心就一句话:吸血鬼如果入侵某个英格兰小镇,会发生什么?

星月写作的基本逻辑是文章扩写:作者写大纲(AI 也能辅助生成,但通常懂 know how 的人才能让 AI 发挥最大作用),然后通过平台反复验证过的提示词快速完成内容写作。

有了星月写作这种 AI 工具,我们只需要提供情境,描写和对话甚至情节都可以用 AI 搞定!

1、《我想去火星修个仙》

这个点子来自一个简单的假设:如果我被分配到火星,偶然发现了一本修仙秘籍呢?

我用 DeepSeek 设计了这样的故事逻辑:

1、在火星基地的隐秘角落,发现秘籍《星辰炼体术》,开始偷偷练习。身体悄然蜕变,精力、力量、五感都远超常人,在低重力下行动自如。

2、异常无法隐藏,被 AI 和队友察觉。地球总部认定我被「外星病毒」感染或发生变异,下令将我控制并送回地球。从一名宇航员,变成了基地里的「异类」和「研究对象」。

3、在冲突的最高潮,我选择走入致命火星风暴。在众人震惊的目光中,我非但没有死去,身体反而与火星环境融为一体。成了火星的守护灵,一个活着的传说。故事结束于基地成员们仰望着红色的天空,感受着我无处不在的存在。

然后用 Deepseek 生成了几个故事章节,把章节给到星月,星月就会自动完成创作。

这是生成的第一章的结尾,文笔很像我日常读的网文。

这款 AI 写作神器,让数百网文作者「月入过万」|AI 上新

第一篇小说第一章结尾段|图片来源:星月写作

2、《算法囚笼》

这次我想写点现实向的科幻。核心情境是这样的(也是 DeepSeek 帮我生成的):

如果一个外卖骑手,偶然发现自己能通过平台系统的一个漏洞,预测并轻微改变客户的「命运」(比如,让一个即将被裁的员工,因为收到一份意外的、贴心的午餐而在会议上获得转机),他会怎么做?

主要的故事线如下:

1、他出于好奇和微小的善意,开始小心翼翼地「扮演上帝」。

2、一次干预导致了意想不到的灾难性后果,他陷入了巨大的道德困境和被发现的风险中。同时,系统似乎开始「注意」到他这个异常数据点。

3、他发现所谓的「漏洞」其实是系统本身进行社会实验的一部分,他不过是又一个被观察的「小白鼠」。最终,他选择用一次巨大的、自我牺牲式的数据混乱,来警醒所有被算法「圈养」的人,打破这个无形的囚笼。

章节介绍也是用 Deepseek 生成的。

这款 AI 写作神器,让数百网文作者「月入过万」|AI 上新

第二篇小说作品名及简介|图片来源:星月写作

选择一个验证好的写作提示词,点击一键生成

第二篇小说第 2 章创作过程|图片来源:星月写作

星月写作会根据我的章节介绍,生成一个完整的文章。

从我有限的写作经验看,目前已经很难分辨出 AI 写的还是专业的写手写的。

第二篇小说 AI 成文效果|图片来源:星月写作

 

02

网文作者的福音?

 

在这两年时间里,市场上出现了很多 AI 写作工具,这些工具的产品页面大多都写着「提高创作的效率」「激发写作的灵感」「让写作这件事变得更加轻松」这样的宣传语。

这些宣传听起来确实很美好,但是,用户心里却非常清楚:

他们并不需要工具来帮自己「轻松写作」,真正需要的是工具能够帮助自己赚到钱。

这样的需求非常直接,甚至可以说有点不够体面,因此很多产品选择用「效率」「灵感」之类的词语来包装这个真实的需求。

星月写作的产品逻辑却显得格外直接: 我提供创作工具,你用工具快速创作好的作品,然后我教你如何用作品投稿赚钱,然后把赚钱的用户作为案例推广和宣传,以及形成圈子氛围形成黏性

在和星月写作团队的运营人员交流后,我得知了一个令我震惊的用户行为数据:

据他反馈,星月写作目前月活人数 2 万+,付费率高达 17%,在某知名小说平台上有 30 多本作品登上新书榜第一,更有数百名作者通过稿费收入实现月入过万。

在和运营同学深度沟通后,我意识到,星月写作创作了一个和作者共同成长的写作生态:

1、从事网络文学创作的作者们借助 AI 工具的帮助提升作品的创作产量,从而在各类小说平台上获得数额更多的稿费收入;

2、小说平台由于其平台上的内容供给数量有所增加,同时内容质量也保持稳定,使得读者的留存比例出现上升趋势,用户付费转化的效果也变得更好;

3、当平台因此获得更多盈利之后,作者们所能得到的分成比例也随之提高,呈现出水涨船高的态势;

4、在作者们的收入水平得到提升之后,他们才会愿意为使用 AI 工具支付相应的费用

5、 团队运营直接把取得结果的作者作为样本,在内部社区及 B 站持续发帖宣传,增强内部黏性和吸引新的用户。

这是个正向循环。而循环的起点, 是让用户先尝到甜头。

我见过太多 AI 产品,功能炫酷,界面精美,但用户用完之后只觉得「挺有意思」,然后就再也不打开了。

因为它没有解决用户最核心的问题:怎么用这个工具换来真金白银。

星月写作的答案很简单,两句话,帮你写得更快,让你赚得更多。

 

03

AI 写的小说,读者买账吗?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质疑:AI 生成的内容,真的有人看吗?读者不会觉得假吗?

这个问题的本质,其实是对内容价值的误解。读者真正在乎的,从来不是谁写的,而是好不好看:

一部爽文,核心价值在于爽点密集、节奏流畅、人设讨喜,至于作者是真人还是 AI,对阅读体验没有任何影响。

而且坦白说,很多真人作者写的内容,还不如 AI 稳定。人是会累的、会卡文的、会因为心情不好而写崩人设的。AI 不会。你给它一个清晰的框架和风格指令,它就能稳定输出符合预期的内容。

星月写作提示词达人的提示词|图片来源:星月写作

当然,AI 也不是万能的。它写不出那种需要深刻人生体验才能写出的复杂情感,也很难处理需要精妙伏笔的悬疑推理。但在爽文、快餐文、类型小说这些领域,AI 的表现已经足够好了。

更重要的是, AI 解放的是作者的重复劳动,而不是创作本身

在创作这件事上,那些真正意义上的核心工作,比如:构思出完整的世界观、设计人物在故事中成长变化的心路历程、在情节里埋设能引发读者共鸣的情感张力,这些很核心的部分,还是需要作者亲自去完成的。

AI 其实只能帮助创作者把这些已经成型的想法快速地落实到文字上,这样一来,就不会让创作者把时间浪费在那些机械性的文字填充工作上面。

这就像建筑师和施工队的关系。建筑师负责设计,施工队负责搬砖。没人会觉得用了挖掘机就不算盖房子了。

 

04

AI 产品盈利的第一性原理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AI 产品怎么赚钱?

很多创业者的思路是这样,我做一个很牛的功能,然后卖给用户。这个逻辑没错,但不够深。

真正可持续的商业模式,应该是,我帮用户赚到钱,然后从中分一杯羹。

这就是盈利的第一性原理:价值交换必须是双向的, 而且用户的收益必须先于产品的收益

反观很多 AI 产品,卖的是可能性和想象空间,但用户掏钱之后发现,这玩意儿并不能帮自己多赚一分钱,只是让工作看起来更高效了。这种产品很难有复购,因为用户付出的是真金白银,得到的却是虚无缥缈的体验提升。

产品价值,最终要能换算成用户的实际收益。就像开店,选址最重要,做 AI 产品,选择一个好的赛道,帮用户创造价值,才是第一性原理。

这个价值可以是钱,可以是时间,可以是机会成本的降低,但必须是可量化、可感知的,而这样的初心,才会让 AI 创业者真正赚钱。

而星月写作的数据,也证明了,只要 AI 产品能真正帮助用户创造收益,用户是愿意为之付费的,未必要经历漫长的市场教育。

 

05

写作的未来,和 AI 的边界

 

有人担心 AI 会取代作者,但我觉得这个担心有点多余。

AI 确实会改变内容生产的方式,但不会改变内容生产的本质: 讲一个好故事,传递一种情绪,创造一段体验。

这些东西,还是得人来做。因为 AI 能做的,是把作者从机械劳动中解放出来,让他们有更多精力去思考真正重要的事: 我想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我的角色为什么做这个选择?读者在这个桥段会有什么感受?

从这个角度看,AI 不是作者的竞争对手,而是作者的生产力工具。就像相机没有取代画家,AI 也不会取代作者,它只会淘汰那些拒绝使用工具的作者。而对于那些愿意拥抱新工具的创作者来说,这是个黄金时代。

以前,你想靠写作养活自己,需要日更万字、连续三年不断更,还得祈祷平台给你推荐位。

现在,你可以用 AI 把产量提升三倍,用节省下来的时间去打磨剧情、经营读者社群、尝试新题材。

工具改变的,是你的杠杆率。

星月写作做的,就是递给作者一根足够长的杠杆,让他们能撬动更大的收益。至于能撬起多少,还是取决于作者自己的支点在哪里。

毕竟,AI 再强,也只是个工具。真正创造价值的,始终是人。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