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友互动黄晓南:跨屏幕DSP平台将成广告主首选

DoNews 5月21日消息(记者 安宏)在第五届品友互动全球程序化广告峰会上,品友互动CEO黄晓南表示,移动互联网时代拥有跨屏能力的DSP平台将成为广告主首选,程序化购买DSP正在从概念走向价值。

跨屏DSP迎来爆发式增长

黄晓南表示,从2012年程序化广告元年至今,程序化购买已经从概念走向价值。

首先,企业大数据已经帮助企业从数字营销拓展到更多层面,整个消费市场已经“全面数字化”;其次,程序化广告基于大数据及移动化,跨屏DSP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再次,业内正在讨论制定的合理KPI的标准则将为程序化购买带来全新机遇。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程序化展示广告市场规模达到48.4亿元,增长率为216.5%,预期到2017年,中国程序化购买市场整体规模将达到282.7亿元,占中国展示广告市场的比例将达到28.2%。另根据品友互动大数据研究院数据显示,移动广告投放刚进入到程序化购买时代,2015年将取得超过300%的高速成长。

数据显示,手机广告曝光量在一天中相对均衡,波峰出现在清晨、上下班高峰及入睡前几个小时;工作时间PC广告曝光量最高,在上午10点达到峰值。而晚上平板电脑广告曝光量激增,比白天时间高出9倍。拥有跨屏能力的DSP平台进行广告投放可实现时间与空间互补,在用户合适的时间、空间状态中实现高效投放组合。

程序化广告进入效果证明阶段

近年来,很多大型广告主加入了程序化购买的阵营,大型品牌广告主纷纷进军程序化购买的背后,是其背后建立的体系化的数字效果评估准则;典型行业的典型客户通过数字化报表能够看出程序化广告带来效果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大型广告主发展需求,“PDB(私有程序化)+RTB”的组合拳式程序化方式成为近年来热议焦点。黄晓南坦言,基于品友互动的大数据和众多案例,不同的总预算下RTB和PDB的组合比例要达到科学,才能高效覆盖目标人群,实现全数字广告的程序化。

黄晓南认为,进入效果证明阶段最大的阻力是效果评估。 而品牌曝光的价值传递传递过程先是由曝光产生需求,继而由需求产生行动。根据Facebook联合Datalogix的调研结果表明,90%的人看了Facebook的广告并产生后续购买行为,但却从来没有点击过广告。

DSP的“马太效应”

中国互联网发展到今天,许多领域已经出现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局面,DSP行业也不例外。

黄晓南认为,DSP行业的马太效应具体表现为,用户积累程度与程序化购买系统高效程度成正比,资源越聚集,推动程序化购买的算法、数据和产品越升级,随着服务项目和用户数量几何级数增长和优势更加明显。

“DSP 就像雇佣在家的机器人”,黄晓南进一步解释,机器人可以买到家但却不能保证是否运转顺利。因为DSP平台的价值在于它服务的客户数量和积累的数据规模,以及算法的智能性,并不是每个数字化购买平台都能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DSP。

业内人士预测,2015年中国程序化广告市场规模总量将达到73亿元,中国展示类广告市场规模总量将达到1000亿元,包含SEM和展示类广告在内的中国广告网络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2000亿元。(完)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