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不放弃?是因为我觉得这件事很好,我喜欢它,还是因为我舍不得沉没成本?

创业邦  •  扫码分享

本文作者Tobias van Schneider为 Spotify NYC公司娱乐和产品设计团队总监

我正坐在桌前写着每周更新的文章,我一直在试图提炼一篇想要和所有人分享的文章。我已经花了一晚上的时间,但是我对这篇文章就是提不起兴趣来,因为它写的并不是太好。

.我还是试图提炼这篇文章,因为我已经为它花费了很长的时间。在过去的几天中,我一直在构思这个话题,因此我觉得自己必须写下去,无论是出于什么原因。

但是除了我所花费的时间和情感投资之外,这篇文章其实就是不够好。我实在是提不起兴趣继续写下去。

虽然我在最初的时候没有注意到,但是我现在发现自己已经陷入沉没成本谬误了。

在经济学中,沉没成本就是已经付出并且无法挽回的成本。也就是说,任何未来的角色都无法对这部分成本造成影响,因为它已经付出了,任何做法都无法挽回。

我再来举个例子:

假如你正在等公交车,已经等待了30分钟,但是公交车还是没到。

你对自己说要再等30分钟,反正已经等了30分钟了。有过了30分钟后,你已经等待整整一个小时的时间。现在你可能会对自己说,再等15分钟,因为你已经为了这辆公交车付出了一个小时的时间,汽车应该马上就会到了。

这个故事永远没有结束。

事实是,我们的决策在很多时候是由我们的投资所操纵的。这些投资可以是时间、金钱或是情感。我们在某一个东西上付出的投资越多,放弃的难度就越高。

我们会错误的以为那辆公交车马上就回到,因为我们已经等待了超过一个小时的时间。但是这种想法都是胡扯。

公交车到来的可能性,与我们此前所等待的时间一点关系都没有,并不是我们等待的时间越长,公交车到达的可能性就越高。我们之前投资的那60分钟就是沉没成本,沉没成本并不会增加公交车到来的可能性。

沉没成本谬误,会让我们吃下比实际需求更多的食物。因为我们付了钱了,因此吃不完就是浪费,很多人都会这么想。正如你想的那样,在生活中很多方面,我们都是被沉没成本所操纵了,让我们做出了错误的决策。

但是我们就是停不下来。我们下意识的觉得,把吃不了的东西强撑着吃下去,能够让我们挽回成本,多出来的食物扔掉就是浪费,吃下去就能挽回成本。

事实上,沉没成本谬误完全干扰了我们的决策过程和结果。

我在2011年做的一个电子邮件客户端——从一开始它就注定会失败。

我还记得我以前做过一个名叫.Mail的项目,这是一个邮件客户端应用。几年以前,这还是一个相对较新的概念,还没有太多类似的邮件客户端。我在这个项目上花费了2-3年的时间,最终还是将其彻底关闭。

老实说,我坚持这么长时间的唯一原因,就是在我意识到这个项目无法成功的时候,我已经投入了一年多的时间和心血。我的骄傲,以及对于放弃的恐惧,是驱动我继续下去的主要动力。在那段时间里,我成为了沉没成本谬误的受害者。

如果你现在继续某项工作的唯一原因,就是你的骄傲,或是“我已经为这项工作投入了太长的时间和精力,舍不得放弃”,那么恭喜你,你也陷入了沉没成本谬误的陷阱。

它可能会是你正在进行的一个项目,一个你已经做了许多年的全职工作。如果某一项工作你已经做了两年,在坚持一年也没关系,很多人都会这么想,对不对?至少我们中的很多人都会这样安慰自己。

从本质上看,这样的想法其实就是:守卫你此前所进行的投资,方法就是继续对其进行更多的投资。即使你没有足够的理由支持自己继续下去,但是你还是会下意识的抓住此前的投资不放,继续下去。慢慢的,你会陷入一个走不出来的循环。

“握紧每一天,然后放手。”
― Marty Rubin

设计人员经常会使用沉没成本,将其变成一项工具,让用户舍不得离开我们的产品,让产品更有“粘性”。

例如一些游戏软件,他们都是非常好的沉没成本的例证。刚开始的时候,人们玩这些游戏是为了休闲和娱乐,但是之后他们继续玩下去的原因,是出于最初对这些游戏作出的投资。

在很多人看来,继续玩这些游戏其实已经丧失了最初的乐趣,但是他们还是选择继续下去,因为他们已经在游戏上投入了太多的时间,甚至是金钱。就这么放弃这个游戏,在他们看来是一个不合理的决定,因为放弃游戏看上去会让他们丧失此前所投入的成本。但是事实上,那些成本你已经付出了,无法挽回,继续玩下去也无法挽回,只会让你投入越来越多无法挽回的成本。

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沉没成本。我们是拥有情绪的生物,正是由于我们复杂的情感,才会让我们一次又一次陷入沉默成本谬误怪圈中。

要想让自己变得更理智,认清沉默成本谬误这个概念,就是你要迈出的第一步。我每天都会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我为什么还要继续做这件事情?是因为我觉得这件事很好,我喜欢它,还是因为我舍不得沉没成本?(翻译:鲁行云,编辑:picar)

本文由创业邦(微信公众号:ichuangyebang)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违者必究。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