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的进化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零售这个词是既古老又新颖 ,它是一个古老的行业,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7世纪的商朝,那时就出现了集市;而后从19世纪中叶开始,以西方国家为首,零售业又相继经历了百货商店、连锁商店、超市三次重要的变革;到了2016年,新零售(智慧零售)横空出世,为这个古老的行业又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到底什么是新零售?零售有新旧之分吗? 在回答这些问题前,我们先来看下零售是什么?

零售,是一系列商业模式的统称,通过某种“交易结构”,让商品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连接,这里面涉及到3个非常重要的元素:人、货、场。

它其实是把最终买到商品的“人”(消费者)和“货”(商品)连接在一起的“场”(商店、便利店等消费场景),起到中间桥梁的作用。

零售的进化

绝大部分零售商的目标是为了盈利,而盈收利润主要是由销售额和成本差值构成。 其中,销售额可以用下面的公式来粗略表示:

零售的进化

这里“流量”就是上面所谓的“人”,它和最终总销售额成正比。这也是为什么传统的线下零售商想占领好位置的原因,它可以带来更多的流量。

但是,像“转化率”和“复购率”这两个数据,受技术的限制,在以前是很难精准统计到的。

从“货”到“场”再到“人”的过程,需要整个商品供应链来支撑。

零售的进化

零售的进化

零售商在里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接品牌商和消费者,核心围绕效率、成本、体验不断优化。

回到刚才的问题, 什么是新零售呢? 业界目前比较认同的解释是: 以消费者体验为中心的数据驱动的泛零售形态。

本质其实并没有改变,还是围绕着人、货、场三个要素,不断优化成本、效率和体验。而变化的是随着技术的提升,可以通过数据赋能等去完成以前做不到的事情,减低成本,打通线上和线下,提升效率和体验。

新零售的出现

早在原始社会,商品的交易主要是通过物物交换。经常就会出现双方要交换的物品不是各自想要的,慢慢地有交易需求的人会在 固定的地点和时间聚集在一起 ,这样的人多了,总会找到自己想要交换的物品,不行还可以通过多次交换得到, 这就是早期集市的雏形。

渐渐地,有一些比较有价值的,大家普遍都有需求的物品就作为了一般等价物,也就是最早的货币。它又促进了商品的流通,使市场更加高效繁荣。

集市是商业地产的雏形 ,连接着商品和需要商品的人。随着商业地产的发展,1852年后第一家百货商场出现了。 它打破了“前店后厂”的小作坊运作模式。 它为供应链上游的生产端提供了批量生产的可能性,通过规模效应来降低成本;同时,对于供应链下游的消费者,它集中式陈列了涵盖生活各方面的商品,按照品类、货架、店铺、楼层结构化布局,减少购物奔波,提升购物的效率和体验。

到现在很多城市还保留着百货商场这样的经典零售业态。

1859年后 连锁商店 开始登上舞台, 它建立了统一化管理和规模化运营的体系,减低了成本,提高了门店运营的效率。 而且,通过多位置分布,可以触达到更多的消费者,让他们购物更加便捷,也为城市街区注入了活力。

到了1930年左右, 超级市场(超市) 出现了,受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它革命性地引入了现代化收银系统、订货系统、核算系统等,通过更加量化的手段进一步提高了商品的流通速度和周转效率。

到了本世纪, 随着新技术进一步普及 (如: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流技术等), 移动互联网的网民覆盖率已达到一定规模,线上购物习惯也已被各大电商平台烧钱教育完毕;而零售行业也面临着重要的转折时刻,一方面国民的消费数据还在不断增长;另一方面,实体零售发展放缓,早期的人口红利,野蛮扩张的时代已经过去,市场被线上蚕食了一部分,急需寻找新的增长动力。

在这一系列背景的共同作用下,新零售出现了。 相较于单纯的线上电商或者线下实体门店,新零售更加强调线上与线下的结合。线上有高效的服务,线下有可触摸的商品,更丰富的感官体验是线上所不能比拟的。

新零售的变化

这两年不少大厂开始进军布局新零售,通过它们的一些案例, 我总结了个人认为新零售较于旧零售比较重要的3个变化,分别来展开聊下。

2.1 线下流量数据化

这个是新零售最重要的一环,是技术提升所带来的一个重要变化。 我们上面其实也提到,在以前零售商是很难精确统计到用户的转化率和复购率;而且,当品牌商做广告营销时,也无法知道到底多少消费者因为营销活动而到店消费了,更无从精确计算RoI。

所以,拿不到商品的交易支付数据和用户数据就无法进一步做精细化运营。不能给到零售商和品牌方精准的数据反馈,无法形成「有效」的供销闭环。

阿里旗下的盒马生鲜在一开始就坚持用盒马APP来结算,此举当初遭到很多人质疑,他们内部高层是这样回应的:

这个结算方式的坚持,是因为我们觉得如果没有掌握这些流量,其实是无法与消费者形成强联系的,也无法了解他们的信息和偏好,也就意味着无法为他们定制相关的推送,或是APP的定制化。

结算支付是数据信息获取的源头,需要把握住这个关口。

腾讯的智慧零售也是类似的一套打法,通过微信支付、小程序、公众号、微信广告、腾讯云,把人、货、场串起来,把支付及消费者数据展现给零售商和品牌商,让整个链条更「有效」。

零售的进化

2.2 精细化运营

有了数据后,就可以开始做精细化运营,同样可以用AARRR模型来分析, 详见之前的文章

就拿用户分层精细化运营来说,有了数据后,可以绘制出用户画像,进一步可以把用户按不同的纬度来分组,差异化运营。

零售的进化

目标是希望尽可能多的用户转化为交易会员;尽可能多的沉默和流失会员可以再次活跃;已经活跃的会员可以达到更高的留存(复购),提高交易频次。

当制定好某个时间段的具体目标数字后,需要拆解出相应的提升手段。这里的提升手段需要结合不同平台来制定。

例如,盒马APP的提升手段可能和其他APP类似,需要在APP内部来实现,自主性比较强。典型的手段有:个性化push策略、优惠促销活动、算法推荐商品等。

如果零售商平台是小程序的话,手段就是微信生态里的一些营销工具,如:

  • 针对指定人群的朋友圈广告、公众号广告精准推荐
  • 领取微信优惠券、立减券、红包、会员等,可以实现千人千价(大家对于价格的敏感度不一样)
  • 甚至还可以利用微信的社交属性,分享优惠券和小程序促进新增和留存
  • ...

虽然小程序的运营手段受限于微信的能力,但是相较于APP越来越贵的流量获取成本来说,还是有不少优势。现在肯德基、麦当劳、优衣库等一些知名的零售商也在积极拥抱小程序。

2.3 供应链变革

供应链贯穿品牌商、零售商和消费者三者之间,想要提升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就要求供应链要更加高效,而且这也会降低品牌商和零售商的成本。

现在的零售普遍存在定倍率的概念,它是指商品的零售价除以成本得到的倍数,是衡量商业效率的重要指标。 目前服装业的定倍率在5-10倍,化妆品更高,在20-50倍。

这个因为传统的供应链里需要有中间商赚差价。 消费者无法直接买到工厂里的成品,工厂也不知道卖给谁,所以,就需要各级代理、经销商来协助。不同商品的特征导致中间商付出的努力程度不同,所以定倍率也各不相同。

慢慢地,有些零售商(B)想要降低成本,推出自营的商品。它们自己去找源头的制造商(M)进货,省掉中间商,缩短了供应链,提高了效率。这种模式叫M2B,美国的Costco就是这个模式。它们的商品售价可以做到非常低,用户口碑很好,主要靠会员费来盈利。

现在消费者的话语权越来越大,零售商和品牌商不断追求更极致的用户体验,以带来更高的销售额;而且技术也在不断升级, 一种新的供应链模式——C2M诞生了。

它正好和之前的供应链方向相反,消费者(C)可以个性化定制商品需求,下单给零售商(B),然后品牌商工厂(M)按照消费者的需求开始生产。

它有一个革命性的意义——消灭了库存。 这个原本是旧零售的一个顽疾,因为在原有的供应链里,零售商层层反馈到制造商的生产数据会被不断放大,逐渐失真,最终导致供应链库存的积压。

现在是C2M是按单生产,库存积压的问题就不再存在,这也是供应链的一个变革方向之一,比较适合个性化的商品售卖。

以上是个人的一些思考和总结。

作者:林正,公众号:一派人,美图公司产品经理,市场经济学爱好者。

随意打赏

零售行业发展趋势新零售的发展趋势新零售的定义耐克的新零售新零售的未来微信商业模式新零售的概念营销模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