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信息壁垒 实现医疗大数据互联互通

数据观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6月份,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建立互联互通的健康信息平台,计划到2020年建成国家医疗卫生信息分级开放应用平台,为打造健康中国提供有力支撑。

   医疗大数据成为决策工具

   健康医疗大数据 ,无论是通过移动设备收集到的数据,医护人员获取的院内数据,还是个人提交的数据,如果可以被加以结构性的分析和应用,都会成为了解人口健康趋势或抑制疾病爆发的关键工具。

有研究表明,大数据推动了医疗行业从“经验即决策”到“数据辅助决策”再到“数据即决策”的变化,不仅有助于为个人提供更好的医疗关护,还能协助医护人员以高效率、低成本的方式提供精准诊断和更有效的治疗。

  北京大学医药管理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史录文教授表示,医疗大数据对于推进医改和我国的医疗服务有非常大的帮助。医疗大数据能帮助国家制定政策, 大数据 能归纳出哪类疾病发病率更高,哪些治疗手段更有效,哪些药物的应用更到位。在我国目前迫切需要实现的分级诊疗领域,医疗健康大数据可以帮助其落实,通过数据来观察患者的就医习惯和行为,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在治病治疗领域,通过大数据可以疾病进行细分,对全民的未病、发病、治病、康复等全程健康有量化的理解,划分医疗服务的各个阶段,采取更有针对性的应对手段。

例如,在预防阶段,医生可以通过患者的实时体征和历史健康数据,预测患者或高危人群的健康风险,以便及时采取干预和治疗措施。在治疗阶段一样可以利用大数据的优势,把健康管理形成一个每个环节都息息相关的完整关护周期,全程互联互通,有针对性地利用社会资源,提升医疗效率,降低医疗成本。

   医疗大数据亟待互联互通

随着互联网医疗被写入“十三五”规划,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已站在时代发展风口之上。当前,各级医疗机构都有自己的信息系统,尤其是知名三甲医院,单个医院即拥有庞大的数据信息,包含着患者病例、医疗检测结果、影像学报告,医生记录、医用函件、临床数据和财务数据等,这些数据是病患医疗服务及提高效率的珍贵资源。

然而,这些宝贵的数据信息却缺乏结构性的应用,数据间的流动、融合渠道不畅通,也缺乏相应的分析从而形成有效的结论。每个健康环都会产生大量分散的数据,只有将这些数据整合互联,才能将分散的健康环节变成整体的健康关护全程。

“我国的医疗健康数据没有结构化的规划,数据绝大部分是碎片化的,各机构、数据之间也没有互联互通。这样分割式、碎片化、不连续的数据罗列在一起,只是样本,没有可应用的意义。”史录文点出了我国目前医疗大数据存在的问题。

那如何让沉睡的数据活跃起来,为医疗服务做贡献?

根据《意见》,要建设统一权威、互联互通的国家、省、市、县四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实现部门、区域、行业间数据开放融合、共建共享。“大数据的互联互通,需要国家来进行顶层设计和规划,制定统一的国家标准。”史录文表示,我们还缺乏做专业医疗数据的人才、工具、机构,医疗数据领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此外,医疗大数据需要有开放的态度,但一定要注重保护个人的隐私,这需要国家做好监管。”在处理好公开应用和保护个人隐私间的关系后,可以发挥市场的配置力量,来选择大数据开发应用领先的机构,以提高效率。

市场和民间的变化其实更为敏锐。虽然我国整体的医疗数据信息存在巨大的壁垒,但大众已开始普遍接受采用互联关护技术来监测自己的健康状况,并将信息与医护人员共享,为专业医护人员提供更为准确的信息,从而改善健康医疗服务的效果和效率。

打破信息壁垒 实现医疗大数据互联互通

责任编辑:陈近梅

随意打赏

打破技术壁垒打破壁垒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