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鲜活实践培育大数据创新人才

数据观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3月20日,清华-贵州大数据研究生实践教育基地的周飞宇如往常一般早起到食堂吃完早餐后,来到贵州智诚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智诚科技”),跟随自己的企业导师——公司总经理沈志勇,开启了一天的学习生活。

区别于纯学术学位,清华-贵州大数据研究生实践教育基地注重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学生以在企业进行学习实践为主,学生的导师除了清华大学的教师外,基地还配了一名企业导师,实行“双导师”制度。

“我们来企业就像到另一个学校一样,只不过没有规定上学、放学时间。每个月企业会给我们一笔补贴,加上基地的补贴,日常开销不用担心,只要专心做研究就行。”周飞宇说,作为一名自动化系的学生,平时以研究计算机算法为主,这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撑,但对学生来说,想要获得真实数据进行研究非常困难。这次在企业进行实习实践,令这个难题不攻自破。

周飞宇是2021年全国研究生统考清华大学第一名,正是考虑到企业实践机会的重要性,他选择进入基地学习,通过不断检验自己的算法思路、参与企业的成熟项目等,进一步扩展视野、充实自我。“提前步入社会的学习模式,让我更懂得如何与人相处、进行团队合作,这些都是课堂学不到的。”他说。

“学校、政府、企业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确实让我们的学生受益无穷。”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副主任陈峰说,这几年从基地毕业的学子在市场上极为抢手,竞争力远大于同届纯学术学位的研究生,今年基地一名学生的毕业论文水平超过了大多数同届硕士生,达到博士生水平。

“三位一体”培养模式的受益者不仅仅是学生。“成为企业导师后,我们和清华大学的导师加强了交流,成功与该校4个学院的5个实验室达成了交通大数据方面的合作。”智诚科技董事长徐桂林说,四年来,他感受最深的就是高层次人才带给公司的巨大助力。通过基地的平台,陆续有30余名研究生到公司研究学习,带来了国际最先进的大数据理论、算法等,推动企业发展核心竞争力提升,做到了一些以往“花钱都无法实现”的事。

受益于此,智诚科技凭借核心算法,完成了从系统集成公司到原创产品公司的华丽转身,业务范围辐射至全国,相关产品更能与国内知名大数据企业一较高下。公司连续三年实现营收稳步上升,利润率翻了一倍多,实实在在享受到了产学研带来的好处。

“除了清华大学外,上海交通大学也成功入驻贵阳高新区政产学研联培基地,第一批学生将于今年8月到基地开展学习研究。”高新区科技创新局局长陆秀峰说,作为全省首个创新培育模式的政产学研联培基地,基地建设了多媒体教室、视频会议室、课题组办公室、图书室、党建室、谈心室、篮球场、羽毛球场、学生餐厅、洗衣房等教学、服务设施,同时制定基地后勤管理制度,加强对基地管理服务管理水平及能力的建设。

为帮助学生们了解贵山贵水贵文化,增强他们对贵州产业、环境、文化的认可和感情,高新区组织了红色教育、三线体验交流学习等活动,还通过校友会、联谊会、人才交流会等方式,增进彼此之间的交流,营造“惜才爱才”的浓厚氛围。

截至目前,贵阳高新区政产学研联培基地累计培养清华大学全日制大数据专业工程硕士171名;参与35家企业产学研融合项目(课题)研究150余个,解决关键技术问题48个;推动清华大学博导、硕导到贵州企业开展技术交流190余人次、开展大数据公开课及大数据特色专题讲座80余场。基地在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促进企业和贵州大数据产业创新发展方面取得阶段性成绩。

接下来,基地还将积极发挥平台作用,深化政校、政所、政院合作模式,推动企业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加强合作,并加快产学研成果的转化,持续为贵州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与科技支撑。

责任编辑:张薇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