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第三届“中印媒体对话”走进数谷贵阳 共话大数据发展

数据观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5月6日,2016年第三届“中印媒体对话”暨“跨界对话——中印媒体领袖数谷贵阳行”在贵阳举行。

中印双方20余名媒体人士、智库学者、政府官员到会。会上,嘉宾围绕“跨界对话——从班加罗尔到贵阳”、“弯道取直——从互联网到大数据”两个议题进行了讨论。大家认为,贵阳与班加罗尔有很多相似之处,双方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基于此,中印媒体人要发挥桥梁作用,推动双方在人才、技术、产业等方面开展多层次合作。

贵阳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长兰义彤致辞,贵阳市委常委、副市长刘春成参加并作主旨演讲。

兰义彤在致辞中说,贵州、贵阳正在全力建设国家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在这过程中,需要多方的支援和不断的学习。印度在IT产业方面取得的成就,是贵阳学习的榜样。希望通过中印媒体人的对话和走访,将贵阳期待合作发展的愿望带回印度,增进双方的了解,促进双方在人才、技术、产业等方面的多层次合作,为双方架起一座传递信任和合作意愿的桥梁。

刘春成在作主旨演讲时说,发展大数据产业,贵州、贵阳有着先天优势,在过去的两年中,贵阳成立了全国首个大数据交易所,创造了数个“第一”。正是因为大数据,才使得贵阳走到了今天。同样基于贵阳大数据的先行先试,现在有很多人在贵阳掘金,“北漂”变“贵漂”,孔雀开始西南飞。

环球时报社副总编辑、环球时报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兼秘书吴杰说,贵阳和班加罗尔的纬度相近,四季气候宜人,宜居又宜业,十分符合高新产业发展的要求。目前,贵阳市被业界称为“中国数谷”,与班加罗尔的“印度硅谷”功能十分相似,不论在人才吸引上还是产业结构上,双方都可以开展合作。

贵阳日报传媒集团党委书记、社长戴建伟说,两年前,贵阳日报传媒集团派了一组记者到班加罗尔采访,感受到班加罗尔IT产业能够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元素就是创新。同时坚持创新发展,贵阳也从一个欠发达的城市逐渐成为“中国数谷”,创新将成为两座城市崛起的动力源泉。

印度新德里金砖研究所所长高兴说,贵阳市与班加罗尔市是“姐妹城市”,印度国家信息学院(NIIT)计划在贵阳培养5万名高新技术专业人才,双方的多层次合作已经有一定基础。印度媒体将做好贵阳的宣传推介工作,让更多的印度人认识贵阳、了解贵阳,来贵阳投资兴业。

   议题:“弯道取直——从互联网到大数据”

   贵阳市委常委、副市长刘春成:

借助大数据魅力,“贵漂”风潮起

2016年第三届“中印媒体对话”走进数谷贵阳 共话大数据发展

“以前有一个热词叫‘北漂”,现在有一个新热词叫‘贵漂’。借助大数据的魅力,‘贵漂’风潮起。”贵阳市委常委、副市长刘春成在讲述贵阳大数据产业发展路径时说。

发展大数据产业,是贵州、贵阳弯道取直的必由路径。

“贵州以前交通不便,发展传统产业不具优势;而且贵州是喀斯特地貌,这样的地质不允许出现大规模的水污染,这也决定了贵州、贵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怎么办?贵州、贵阳在等待一个机遇,这个机遇就是一种新的技术和新的发展模式。”刘春成说,两年前,当大数据由一种科学和基础的概念,逐步成为一种产业和社会发展的现实时,贵州、贵阳看准了这个机遇。

发展大数据产业,贵州、贵阳有着先天优势。

“这里气候良好,水质干净,为大数据产业发展提供了特别好的基础。”刘春成说,建呼叫中心、数据中心,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因为温度适宜,同样规模的数据中心的用电量贵阳要比班加罗尔要少得多。

发展大数据产业,贵州、贵阳思路清晰。

“在小数据时代,数据不共享、不流通。而在大数据时代,有大量的数据中心,就意味着有大量的数据资源,为进一步的数据挖掘、清洗,进而到交易,提供了基本支撑。”刘春成说,基于此,贵阳市提出“抓两头促中间”,通过数据的共享、开放,带动大数据为基础的金融产业的发展。

发展大数据产业,孔雀开始西南飞。

过去的两年里,贵阳成立了全国首个大数据交易所,创造了数个“第一”。“基于贵阳大数据的先行先试,现在有很多人在贵阳掘金,‘北漂’变‘贵漂’,孔雀开始西南飞。”刘春成说。

“再过半个多月,2016数博会将在贵阳举办,全球三分之一以上的大数据顶尖企业将来贵阳。”刘春成说,届时,我们准备发起一个“贵漂千人会”,包括在贵州省、贵阳市大数据领域创业的创业者、大数据公司核心骨干或创始人团队成员,以及大数据行业精英都将与会,“从某种角度讲,这也是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魅力,为区域注入活力。”

一点资讯副总裁、总编辑吴晨光:

运用大数据,提供更精准的服务

2016年第三届“中印媒体对话”走进数谷贵阳 共话大数据发展

“大数据是用户行为习惯的一个反映,我们可以通过对用户数据的搜集,判定用户的喜好,从而为其推送对口的信息,实现精准营销。”一点资讯副总裁、总编辑吴晨光分享了企业使用大数据的案例。

吴晨光曾经在不少媒体工作过,在他看来,以前的新闻推送方式是把编辑认为很好的信息整合起来,放在报纸的头版头条或者是网站的首页上,至于读者看不看,那是读者的事情。但现在整个理念发生了变化,需要根据用户的行为习惯来判断个人喜好,然后推送信息。“比如今天在贵州,我们就给到贵州出差的人推送关于贵州的新闻,明天回到北京,就给他推送北京本地的信息,这就是大数据的应用。”吴晨光说。

吴晨光表示,一个数据的搜集有几个维度。人们拿起自己的手机,第一个维度是人们所处的环境。第二个维度是所使用的手机型号,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手机型号,所关注的信息也不一样。第三个维度是人们在手机里的浏览、点击、分享、搜索和订阅种种行为,是数据搜集的重要部分,用户在网站的种种行为,网站会给出一个很精准的用户画像,根据这个画像去推送用户喜欢的东西。第四个维度是通过用户登录的用户信息判断其喜好。除了给用户推送信息之外,还包括其他的服务,比如电商服务和广告。

“这种数据的应用,对用户行为习惯的分析,可以提高我们的生产效率,这也是目前中国的媒体人重点研究的一个方向。”吴晨光说。

   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研究员安娜希塔·马塔伊:

大数据应用过程要保护好个人隐私

2016年第三届“中印媒体对话”走进数谷贵阳 共话大数据发展

“大数据在提高交通效率、金融服务、政府服务等的同时,也要确保个人的数据信息不会被错用,要保护个人隐私。”印度观察家研究基金会研究员安娜希塔·马塔伊说。

她举例,在印度有个项目——给每一个公民制作一个独特的身份信息,这样可以定向发布金融服务,但同时也产生了很多不好的副作用,比如隐私泄露等。

“媒体应该多关注一下这方面,因为有这么多的数据和信息,如果信息从某一处泄露出来,其实是很难发现的。”她说,利用媒体做好数据应用的培训工作十分迫切,使人们知道怎么去正确使用信息,避免自身信息被错用。

“此外,一般而言我们都有能力搜集数据,但数据分析的能力不足。”安娜希塔·马塔伊认为,搜集数据、分析数据、使用数据是大数据的三个重点,相信通过技术创新能够将这三点结合在一起,这也是贵阳和班加罗尔需要做的事情。

“如果在大数据技术领域能够成为行业的领军者,即便是小的企业或者开始起步的企业,其竞争力也足以和大企业媲美,这种企业是政府需要扶持的。”安娜希塔·马塔伊说。

   议题:“跨界对话——从班加罗尔到贵阳”

  贵阳日报传媒集团党委书记、社长戴建伟:

创新成为贵阳和班加罗尔崛起的动力源泉

2016年第三届“中印媒体对话”走进数谷贵阳 共话大数据发展

“两年前,我们的记者曾经到过班加罗尔,觉得班加罗尔与贵阳有很多相似之处,特别是创新要素的集聚,成为两座城市崛起的动力源泉。”发言开始,贵阳日报传媒集团党委书记、社长戴建伟就抛出自己的论点。

他说,贵阳和班加罗尔一样,都是内陆城市,都有着优美的自然生态,在产业结构上重工业的比重都曾占据主导,更重要的是两个地方都曾是贫穷和欠发达的符号。然而,现在已无法将班加罗尔与落后画等号。

原因是什么?戴建伟认为,是在这个城市美丽面貌背后的创新的激情,是当地产业人才对于最新科技知识的热烈讨论,是印度青年对于科学和创新的不懈追求……

“今天,我很高兴地告诉大家,班加罗尔已经迎来了一位来自中国的后来者——贵阳。”戴建伟介绍,贵阳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称为“中国数谷”,而贵阳从一个欠发达的城市迈向“中国数谷”的轨迹,同样与班加罗尔崛起的轨迹有些神似——2013年贵阳与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发展大数据产业,奋力建设创新型中心城市。

通过坚持创新发展,贵阳获得中国数据中心产业联盟授予的“最适合投资数据中心的城市”称号,贵阳大数据产业技术创新试验区获中国国家科技部批复,首个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落户贵州……

在这个全民创新的时代,作为社会公器的媒体,应该担负起什么样的社会责任呢?戴建伟认为,无论是两年多前贵阳日报传媒集团派出特别报道小组,赴印度班加罗尔开展采访报道,还是今天诸位带着印度人民的智慧来到中国,到贵阳来开展这次对话,都是在用自己的行动来实践这样的责任——用传播的力量沟通世界,用开放的胸怀创造未来。

“希望诸位媒体同行能够更多地将印度的创新经验传播给贵阳的人民,同时也把贵阳的发展传达给印度的人民。”戴建伟说,中印是当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印两国关系的进步,离不开社会各界特别是媒体的积极作为。期望通过媒体人的努力,消弭偏见与隔阂、促进分享与合作,为两国的创新发展开创更美好的明天。

   印度《商业标准报》社论撰稿人米希尔·夏尔马:

以创新引领,贵阳也能成为全球IT业的中心

2016年第三届“中印媒体对话”走进数谷贵阳 共话大数据发展

在印度《商业标准报》社论撰稿人米希尔·夏尔马看来,贵阳和班加罗尔非常相似,通过创新引领,未来的贵阳也能和班加罗尔一样,成为全球IT业的中心。

“班加罗尔和贵阳很像,是一个年轻人的城市,不管是咖啡馆或者其他地方,都是年轻人集聚在一起,聊商业计划,聊如何吸引投资,是真正创业的地方。”米希尔·夏尔马说,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才愿意集聚在班加罗尔,是因为这个城市非常宽容、大度、开放,以及所独有的创新精神。在这里,年轻人不用过于依赖政府和大的企业,就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发展,这就是班加罗尔的经验。

“贵阳也正在坚持创新引领,我想,未来的贵阳也能像班加罗尔一样,成为全球IT业的中心。”米希尔·夏尔马表示,贵阳和班加罗尔是“姊妹城市”,贵阳也有很多好的经验可供班加罗尔借鉴和学习,例如,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特别是贵阳作为全中国首个全域公共免费WIFI城市,可以分享其在公共基础设施、全城WIFI、科技等方面的经验,帮助印度的班加罗尔和其他城市进一步完善其城市管理功能。

在“创新”一词日益火热的今天,作为媒体人,需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米希尔·夏尔马表示,现在媒体界和政府界的人士比较关注大的公司,如国企或者是上市公司,但个人认为未来的经济活力,更多来自于中小企业。正是这些中小企业,一些创新的理念才能够实现,才有机会进行跨界发展。

“作为媒体,应该要走出舒适区,去仔细看中小企业在做什么工作,它们对于整个社会大环境意味着什么,对于政府意味着什么。”米希尔·夏尔马说,中印的媒体人都应该正确地向读者呈现出这些中小企业的创新,这样才能更好地呈现出未来经济的发展趋势。

   印度新德里金砖研究所所长高兴:

贵阳和班加罗尔应该相互学习

2016年第三届“中印媒体对话”走进数谷贵阳 共话大数据发展

“贵阳和班加罗尔有很多相似之处,两座城市产业各有领先,应该是相互学习的榜样。”印度新德里金砖研究所所长高兴说,“2004年我来过贵阳,但这次来感觉贵阳的变化非常大,特别是贵阳要建设智慧城市,印度非常想学习。”

“有人说创业要在班加罗尔和贵阳,我非常赞同。”高兴说,自己查阅一些研究报告发现,很多中国的企业都是从贵阳起步的,这说明贵阳是一个富有创新要素的城市,现在贵阳市又在大数据领域先行先试,给创业者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和机遇,“如果贵阳以大数据去印度招商,肯定有很多企业愿意来贵阳。”

“此外,大型企业落地在贵阳后,贵阳把软件和硬件结合得很好,走出了一条生态与发展的双赢之路,这方面,班加罗尔和印度的其它城市都应该像贵阳学习,并开展合作。”高兴说。

“在美国的硅谷,30%至40%是印度人,吸引印度的高科技人才来贵阳工作,可以是当前双方合作的项目。”高兴说,印度没有制造业的基础,而中国的制造业世界闻名,很多印度的高科技人才空有想法却没有办法变成现实。但很可惜的是,在很多印度人的印象中,除了北京和上海,对中国的其它城市没有概念,因此,利用媒体对贵阳进行宣传是当前需要做的事情。

“同时,在各个大学之间,特别是理工理科这块,也希望能够建立一个长期性的人才交流机制,因为印度的高科技人才大多是从理工科院校毕业的。”高兴说。

(记者 金毛毛 谢江林/文 王弘扬/图)

   注:本文系数据观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点击此处进入2016数博会专题报道页面:

http://www.cbdio.com/zhuanti/node_6623.htm

 

责任编辑:陈近梅

随意打赏

中印中国数谷贵阳大数据贵阳发展大数据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