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侦查手段引入大数据 民生保障再升级

数据观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侯绪文是贵阳市云岩公安分局中天派出所教导员。此前,一直从事刑侦工作,长达20多年。

“那时案件的侦破基本上靠走访。就算一起小案件,少则走访几十人,多则数百人。由于没有监控和科技手段,很多盗抢案件只能从销赃渠道找线索。因此,贵阳市所有的寄卖行、典当行以及旧货市场必须个个熟悉。”侯绪文说,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案件没有破获,这是一生的遗憾!

上世纪80年代,“边三轮”摩托车是当时云岩公安分局刑侦大队里最好的交通工具。后来,有了几台北京吉普,但几乎都是报废车辆。经常在出差的路上就坏掉了。“作为侦查员不仅要能破案,还要会修车。”侯绪文说。

曾经,贵阳市接连发生数起抢劫女司机的案件。那时的汽车没有现在的锁车装置,在遇到红灯时,嫌疑人很容易就打开车门上了车。为了侦破这起案件,只能由一名女侦查员开着自己的奥拓车在易发案路段转悠,其他侦查员则开一辆面包车跟在后面。如此两个月,才把嫌疑人抓获。

“现在,办这样的案件可就简单多了。”正如侯绪文说的这样,那些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很难、甚至无法破获的案件,现在依靠科技化、信息化,很快就能锁定嫌疑人。

“你只要敢抢,我们在非常短的时间内一定会把你抓到。”贵阳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晏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说的这句话在贵阳传得很火。

传得火是民众觉得有底气。数据显示,2017年,贵阳市成为全国第一家“两抢”“命案”和“八类案件”破案率均达到90%以上的省会城市,“两抢”发案降至日均1.12起以下,每年命案发案降至50起,均为历史最低值,贵阳市民安全感日益剧增,达到历史新高98.43%。

今年破获的一起案件,让贵阳观山湖区宾阳派出所民警杨超涨了见识。

2月17日,杨超和同事的手机同时出现动态人脸识别系统发出“一名疑似全国通缉逃犯进入车站”的预警,一分钟后,嫌犯被抓获。经审查,抓获嫌犯为一名已经在逃18年的国家通缉犯。

面对系统里嫌犯青年出逃时的相片和眼前已经白头的大活人,杨超摆了摆头,感觉神了:“说实话,如果凭人眼,我无法将两者结合在一起。”他说。

2016年,贵阳公安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于缉逃领域,将多类重点人群人脸特征进行解析,分类建立特征库,建设了上万个视频采集点,并根据当地实情,在不同特定场景,打造部署具有公安专业性的动态人脸识别系统,构建了一张人脸识别布控网。

“传统侦查民警会从发型、脸型、胡子、装束等去识别,如果时间太长,很难认出,但大数据人脸识别专业面部轮廓去判断,可实现精确识别。”贵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支队长崔风介绍,全国在逃人员一般潜逃多年、隐姓埋名,部分将身份洗白,具有丰富的反侦查意识,传统侦查手段无法发挥作用,难以识别,无法分辨,目前建设的人脸识别系统恰好能弥补传统侦查手段的不足。

数据显示,2016年到今年3月,利用人脸识别技术,贵阳市共抓捕犯罪嫌疑人872名,抓获公安部通缉的全国在逃人员66名。

“打击犯罪的手段先进了,同时也要建立体系化打击犯罪新机制。”省公安厅刑侦总队副总队长陈康说。

近年来,贵州省公安机关在社会矛盾多样化、违法犯罪问题凸显、打击难度不断加大的形势下,抢抓公安改革机遇,强化犯罪实时控制机制,推进以提高打击能力为重点的侦查破案专业化建设,探索建立体系化打击犯罪新机制,集中解决“盗抢骗”等犯罪率高、犯罪突出、影响社会秩序、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小案”。

在过去,往往因为公安部门警力不足,侦办案件缺方法、缺手段,极易造成案漏人、人漏罪的情况,打击犯罪时常陷入“打不深、打不透、打不胜打、防不胜防”的怪圈。案件频发,社会治安混乱,人民群众安全感低。如何有效打击犯罪,成为长期困扰公安机关的难题。传统的工作模式已经不适用于当今的时代,那就必须要走“改革”之路。

改革、创新、提升。

经过多年的不断探索,贵州省公安机关在全国率先形成了具有贵州特色的“统一组织整体联动、信息主导侦查经营、落地查证固定证据、积累打击整体移诉”的打击犯罪新机制。

省公安厅刑侦总队有这样一个部门——打击侵财犯罪工作专班。专班成员是从全省各地公安机关抽调的精兵强将。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面对电脑,通过信息化运用,大数据分析,找到犯罪嫌疑人留下的蛛丝马迹。

2015年底至2016年初,专班对未破技术性开锁入室盗窃案件中被盗的相关同类物品开展数据对比、分析串并和信息研判,发现一个技术性开锁入室盗窃犯罪团伙,团伙成员有70余名。通过警务云平台开展相关工作,串并案件310余起,涉案金额达200余万元,其团伙成员活动范围遍及山东、江西、湖南、广西、云南、贵州等12个省市区。

2016年5月13日,在公安部统一指挥下,我省公安机关出动警力538名,成立了55个抓捕小组,对流窜12个省、市入室盗窃犯罪团伙开展集中抓捕行动,共抓获犯罪嫌疑人90余名,涉及案件达620余起。该案的成功侦破,打响了全国公安机关打击“盗抢骗”犯罪专项行动的第一枪。

通过不断的探寻摸索,全省公安机关始终以民意为引领,以问题为导向,坚持群众最痛恨什么犯罪就严厉打击什么犯罪、什么治安问题最突出就着力解决什么问题、哪里治安最混乱就集中整治哪里的原则,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期待。

责任编辑:李兰松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