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交通”“大数据”“旅游+扶贫” 贵州多项政策决战脱贫攻坚

数据观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7月21日至7月25日,由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国旅游报社主办的“2019美丽中国行·贵州避暑采风行”活动在贵州进行,活动期间,贵州省文旅厅举行了交流座谈会,向由央媒、各地媒体及自媒体组成的采风团介绍贵州旅游扶贫的相关情况。

据了解,近年来,贵州脱贫成效显著,2013年至2018年间累计减少贫困人口670.8万,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底的26.8%下降到2017年底的7.75%,减贫人数全国最多。

作为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贵州扶贫事业有哪些成功经验可以分享,接下来如何规划,贵州省文旅厅副厅长黄昌祥在座谈会上为采风团作了介绍,他表示,贵州过去几年,主要围绕“大交通”“大数据”与“大扶贫”这三大战略来开展工作。

要想富,先修路。在“大交通”方面,黄昌祥谈到,贵州号称“山地公园省”,夏季很清凉,四季有绿色,但如此美丽的一座“大公园”,过去却因为山地交通不便,导致园里的人难出去,园外的人难进来,这是贵州过去的“病根”“穷根”。近年来,贵州将交通建设作为扶贫攻坚战的一个重要战略来打,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与大力支持下,于2010年前后修建高铁,着力建设旅游公路,同时在硬化水泥道路上基本实现村村通、组组通,对处在交通不便地区的居民采取道路“不搬就通”“不通就搬”的措施。通过近些年的大力建设,贵州在交通网络上实现后发赶超,使制约贵州几百年发展的交通症结得以解决。

交通网络的逐渐完善,大大方便了贵州人民的生活与生产,也为贵州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游客,这对于将旅游当作支柱产业来打造的贵州,对于贵州的“旅游+扶贫”战略,都关重要。

贵州是一个拥有丰富且独特的旅游资源的旅游大省。据了解,贵州平均海拔1100米,夏季平均气温23℃,森林覆盖率高达57%,是适宜人居的避暑胜地,有“中国避暑之都”贵阳、“中国凉都”六盘水、毕节、安顺、黔南州、黔西南州等众多中国避暑名城,以及多个中国避暑休闲十佳县等避暑度假目的地。近年来,贵州依托独特生态优势和多彩民族文化,着力发展旅游产业,尤其是将“夏避暑”作为推动贵州旅游业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全力打造“避暑胜地度假天堂”品牌。

据了解,贵州首条景区高铁直达列车已于7月12日正式启动,由西至东,将贵州的热门景点黄果树瀑布、西江千户苗寨、铜仁梵净山等旅游资源串连起来,用高铁“大交通”配套公路“小交通”,形成城市到车站、车站到景区、景区到宾馆、宾馆到城市间的无缝衔接,带给游客更加快捷舒适的旅游体验,加快了全域旅游向纵深发展的速度。

黄昌祥副厅长介绍,下一步,贵州的目标是,把贵州的旅游做大做强,实现贵州从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的转变。

此次采风活动中,采风团在参访途中也采访了一些当地居民,了解旅游产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

黄娟是铜仁市一家旅行社的导游,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她表示:“小时候,大部分年青人都外出打工,父亲与姐姐也都如此。我读的是旅游专业,2016年毕业。在自己读大学期间,还一直想走出这大山,去外面的世界感受一下。但这几年家乡的变化非常大,我毕业时贵州的旅游正处在发展期,所以就决定留在家乡工作。现在好多年青人回家时看到家乡的变化,也开始选择回到家乡来工作生活。”对于现在从事的导游工作,黄娟表示,现在正是贵州旅游发展的时期,能把家乡的美向游客介绍,她心里也觉得很自豪。

胡天怀是落别龙井生态温泉景区附近的一名道路清洁工,年过半百的他每天的工作主要是用扫帚清理景区外围道路上的垃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表示,有这个景区当然是比没有好,以前这里没有那么多人,也就不需要那么多清洁人员,现在每个月除去五险一金外,能拿到手1200多元,自己的孩子在外务工,有了这笔钱,现在都不需要他们寄钱给我了,自己平时除了工作,就是带带孙子。

谢师傅是“布依人家驿站”的一名观光车司机,之前在外地务工的他近年回到家乡工作,对于回乡的原因,30岁上下的他倒是没怎么考虑薪资问题,他说:“那边太热了!没有家乡凉快!”当记者追问他是否还有别的原因时,他说:“没有,就是太热了!”

在六枝特区落别乡“布依人家驿站”民宿,六枝特区文体广电旅游局副局长黄美焦结合实地为采风团介绍了“旅游+扶贫”的具体方式与成效。他说,“布依人家驿站”民宿利用当地布依族百姓的闲置空房作为房源长租给外地前来避暑的游客,百姓可以分得一部分房租,另外,因为这里的百姓是布依族,能歌善舞,把他们组织成文艺团队进行培训和演出,他们可以获得一定的演出费,再有就是游客过来,百姓可以向他们销售自家的特色小吃、土特产品,同时,挑选文化素养较高的一些返乡年轻人,经过培训,让他们进入产业的管理层。

旅游产业的发展不单引来了游客,带来了消费,也让当地居民有了更多与外界游客互动的机会,比如布依人家驿站民宿,游客只是租住房主几间房中的空闲房间,等于游客是与当地百姓同住在一个屋檐下,游客与百姓一起生活,一起去市集购买生活用品,这种互动的过程,既加深了外界游客对当地人民的了解,也让当地百姓可以更多地了解外界,是一种有温度的旅行体验。

除了交通与旅游的融合发展,“大数据”对于贵州的旅游推动作用也非常大。随着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2016年2月获批建设,贵州进一步从数据资源管理与共享开放等7个方面开展系统性试验,实验田变身试验区,贵州行动上升为国家试验。

在座谈会上,黄昌祥谈及“大数据+旅游+扶贫”的具体方式时表示,利用大数据,可以有力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比如民宿方面,因为民间空余的房间时常呈现分散性与随时变化的特点,如果没有大数据,这些分散的闲置资源信息很难得到系统管理,民宿从业者的资金便无从下手,但有了大数据,就能把这些信息收集管理,即使是一间房、一张床位的信息,都能及时更新,解决了这一点,就可以让资金下乡,让百姓的房租得出去,让游客租得到房。

据了解,截至2018年底,贵州省贫困发生率在10%以上的县尚有11个,贫困发生率在20%以上的乡镇有16个,贫困发生率20%以上的村有615个。对于贵州扶贫工作接下来的目标,黄昌祥表示,贵州省旅游扶贫的任务是减贫100万人,目前我们已完成减贫70余万人的目标,下一步,我们将巩固现有的脱贫成果,同时继续执行“一村一方案”“副厅级干部当扶贫队长”,与农民共生共荣,通过发展旅游相关产业,让农民“圈棚不空,田地不闲”,在2020年为脱贫攻坚战交出一份好的答卷。(记者 李展鸿)

责任编辑:张薇

随意打赏

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中国大数据发展现状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智慧城市大数据平台人才大数据平台大数据精准扶贫贵阳大数据产业交通大数据应用贵州大数据中心大数据平台建设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