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上榜国家创新型城市!

数据观  •  扫码分享

近日,科技部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23》,国家创新型城市排行榜排名前10位的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深圳、南京、杭州、武汉、广州、西安、苏州、合肥,长三角地区占据“半壁江山”。报告显示,贵阳在101个国家创新型城市(首次含北京、上海、天津、重庆4个直辖市)中,位列第27位,创新能力指数为59.64。同时,贵阳上榜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榜。

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指数及排名

↓↓↓

贵阳,上榜国家创新型城市!

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榜

↓↓↓

贵阳,上榜国家创新型城市!

报告介绍称,国家创新型城市是指自主创新能力强、科技支撑引领作用突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水平高、区域辐射带动作用显著的城市,科技部每年从创新治理力、原始创新力、技术创新力、成果转化力、创新驱动力等五大维度30项指标对创新型城市进行综合评价。与往年不同,今年的报告首次将北京、上海、天津、重庆4个直辖市纳入评比,参评城市总数由97个增加至101个。

报告指出,从创新能力看,我国城市创新能力呈明显的“长尾分布”:75%的城市创新能力得分在60以下,仅10%的城市创新能力得分超过70,其中创新能力得分超过80的城市只有两个(北京和上海)。报告称,这说明科技创新具有明显的区域集聚效应,越是创新资源富集的城市,往往越容易集聚更多的创新资源。在区域协调发展的背景下,要求所有创新型城市在创新发展上“齐步走”是不合理的,会导致创新资源的低效利用甚至浪费。各城市要根据自身资源禀赋、产业特征、区位优势、发展水平等基础条件,突出自身优势特色,明确创新发展的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探索各具特色的创新发展道路。

创新贵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指出,要坚定不移落实科技创新“3+3”部署,不断提高科技创新和创新发展水平,把贵阳贵安打造成全省创新中心。

贵阳,上榜国家创新型城市!

记者从贵阳市科学技术局获悉,截至2023年12月16日,贵阳贵安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337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3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16家、省级创新型中小企业172家、孵化器(众创空间)达126家,在主板、创业板、科创板上市的科技型企业累计达到18家。

日前,在全省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上,贵阳市科技局被省委、省政府授予“2021—2023年贵州省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先进单位”称号,为贵阳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市直部门。

近三年来,贵阳市科技局通过提供“千企面对面”服务、梯队培育、重点扶持等方式,形成“科技型孵化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上市企业”链式培育模式,不断提升企业发展质量和壮大群体规模。

贵州翰凯斯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研发制造的无人驾驶小巴

贵阳市科技局通过研发奖补资金扶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科技创新基金引导、实施“揭榜挂帅”攻关等举措,多向施策。完善企业研发服务机制,组建专家团队,开展专场培训、惠企政策宣讲等,以评促训,精准对接匹配企业需求,充分挖掘企业的创新潜力,科技投入渠道不断丰富,形成了以财政资金为引导、以企业投入为主体、以金融和社会资本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体系。

新型工业化要靠科技创新催生新质生产力,离不开科研平台的支撑保障。贵阳市科技局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积极参与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建设,紧扣主导产业发展布局建设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充分利用全省创新资源集聚优势,加强与“十校十院”交流合作,促进更多创新关键要素向贵阳贵安产业、企业集聚。

截至2023年12月16日,贵阳贵安“1+7+1”重点产业已实现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全覆盖,累计建成国家级(全国)重点实验室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5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7个,省级、市级新型研发机构15家。

产业技术攻关是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的“催化剂”和“加速器”。贵阳市科技局始终致力于贵阳贵安“1+7+1”重点产业“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制定系列实施方案,出台产业科技支撑重点项目改革管理办法,努力寻求重点产业科技攻关新突破。2023年探索开展的“揭榜挂帅”科技攻关,发榜项目涉及航空叶片制造、电光转换集成传输技术、电子元器件制造、大数据等多个领域。

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是技术研发走向产业应用的“关键一跃”。贵阳市科技局通过扶持政策加码、项目实施加力、技术登记加推、对接服务加速,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共培育技术转移示范机构25家,实现省内外2万余项优秀科技成果数据共享,实施成果转化项目120项,支持科技资金3269万元,拉动社会资本投资32716万元。全市共登记技术合同12137项,推动技术合同成交额达444.32亿元。

此外,贵阳市科技局大力实施引、育、用、留“四大工程”,通过人才载体建设、科技人才培养、产业人才联动、创新创业服务等各类政策措施叠加,为推进新型工业化输送源源不断的智力资源。

责任编辑:张薇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