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积极推动大数据与农业融合发展

数据观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近年来,毕节市大力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通过组建“三大中心”、搭建“四大体系”、构建“四大保障”,积极推动大数据与农业融合发展。

  组建“三大中心”,找准农业与大数据结合着力点

 瞄准“三农”发展短板,找准农业与大数据结合着力点,打造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建设农业大数据中心。围绕农业发展所需,建设农业云计算数据服务中心平台、农业大数据服务呼叫中心平台、农业物联网五维集成联动展示平台及农业大数据应用与公共服务平台,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农信通集团等联合成立“互联网+”农业服务大数据应用联合实验室,所建成的农业大数据中心,建设规模和服务水平均处于全国前列。目前,农业大数据中心成功入选农业部全国“互联网+”现代农业百佳实践案例及国家发改委农业大数据综合应用服务中心支撑单位;成功接待国家发展研究中心、农业部等各类参观团队60余次,被列为2017年中国马铃薯大会观摩点。

 建设农产品质量检疫检测中心。以建立农产品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综合服务为目标,建成2300平方米实验室,配有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气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等高精密仪器设备55台(套),率先在全省9个市(州)检测机构中通过实验室资质认定及检验检测机构考核认证,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该中心主要围绕农产品、畜产品、水产品中的重金属、农药、兽药残留检验检测等内容开展工作,同农业部(天津)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贵州省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等专业机构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先后完成毕节蔬菜水果中农药残留控制对策研究等科研项目8个,获全省检验检测技术大比武一等奖2次。

 建设“乌蒙山宝·毕节珍好”品牌运营及农产品营销中心。该中心由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乌蒙山宝·毕节珍好”运营体验中心及毕节市特色农产品线下展示中心组成,2015年11月启动建设,2016年4月投入使用。按照政府推动、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运营模式,创新品牌运营,实时把握市场动态,紧盯客户需求,注重线上线下结合,建立产销一体化的农产品流通机制,促进农产品销售,走出一条特色农产品走出大山、走向全国、提升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的营销网络新路子。截至目前,“乌蒙山宝·毕节珍好”电子商务平台实现交易额1000万元。

  搭建“四大体系”,推动大数据服务农业全产业链

 构建“互联网+农业生产、管理、经营、服务”的四大体系,推动大数据与农业战略融合发展,促进农业提质增效。

 “互联网+农业生产”体系促种得好。在市内选取综合实力较强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实施传感器、小型气象站、视频监控等物联网终端设备建设,自动监测和采集苗情、墒情、病虫害情况和灾情信息,并对上传信息进行汇总、过滤、融合、分析,预测农作物生长趋势及病虫害发生趋势,制定生产防御措施,为农业生产、灾害预警及应急指挥调度提供决策支持。目前,全市首批包括黔西县水西泰丰园在内的1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物联网终端安装工作已全部完成并投入使用,构建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现代农业示范区科技化生产新业态,有效形成多元化农业互联网生产服务新产业。

 “互联网+农业管理”体系促管得好。运用物联网、云计算、3G等先进信息技术,集农产品质量安全数字化检测、农产品质量安全智能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等6个系统于一体,对覆盖农业园区、农产品生产基地等70个终端点进行实时监控,对企业产品从投入品使用、农事操作、检验检测、采收包装、储藏运销等环节实行全程管理,实现园区物联网、实景体验、生产指导、质量安全追溯以及众筹、电商等多位一体功能。至目前,全市首批10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物联网终端已完成安装,59家农产品生产企业已纳入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管理试点,76个农业示范园区及生产基地已实现全面监控。

 “互联网+农业经营”体系促卖得好。通过“乌蒙山宝·毕节珍好”官方网站,定期举办线上产品文化节、产地主题宣传活动,在淘宝、京东、贵州电商云、微信商城等平台建立品牌营销渠道,实时进行数据采集和聚类分析,为农产品生产加工、储备销售提供精准预测。建设线下体验店,展示涵盖粮油、蔬菜、茶叶、辣椒、畜牧、中药材、特色经果7大类近百种健康、绿色的毕节优质特色农产品。目前,实现1个月内向深圳市新一佳超市直供价值416万元的茂源人家土鸡蛋1.6万件。

 “互联网+农业服务”体系促服务好。以服务好为目标,重点开展“12316”综合信息系统标准化、数据化改造,强化信息资源整合,强化对普通农户和农业经营主体、农技人员及专家等基础信息采集,在大数据分析基础上强化信息对接,并建立动态修正机制,逐步实现服务的精准投放。目前,提供包括种植技术、土壤肥料、植物保护、养殖技术、疫病防治等专家远程技术服务321次,在线技术服务指导产能转化率100%,提供1.5万余次科学精准施肥配方服务。

  构建“四大保障”,强化农业大数据基础建设

 抓实组织、人才、市场、投入四大保障,强化农业大数据基础建设。

 在组织保障上,按照“谁牵头、谁负责,谁对接、谁负责”的原则,高规格、高标准成立现代农业服务基地建设推进领导小组,形成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主持、分管领导具体抓、全市上下紧密配合的工作格局,要求全市各级农业部门和有关单位无条件支持农业大数据基地建设。

 在人才保障方面,出台毕节市大数据战略行动计划,采用引进、培养相结合方式,组建一支社会化、专业化的农业大数据团队,与国内农业信息化、农业大数据专家、高等院校开展联系合作。开展市、县、乡三级业务培训,自上而下培养一批懂技术、懂管理、懂操作的农业大数据专业人才,为农业大数据建设应用工作提供智力支撑。目前,已拥有技术及管理人才31人,其中总部远程支撑24人,毕节现场维护7人。

 在市场保障上,市场前期预测方面,运用大数据分析市场前景和走向,做好科学市场决策,指导毕节早熟马铃薯等“乌蒙山宝·毕节珍好”农特产品的生产销售和农超对接;在市场后期销售方面,为企业转型、市场营销提供咨询、指导。根据市场前期预测,组织“乌蒙山宝·毕节珍好”系列农特产品入驻北京、深圳等一线城市大型超市,并相继在织金洞景区、百里杜鹃景区及飞雄机场等地开设直销门店10余个。

 在投入保障上,对农业大数据项目建设采用PPP建设模式,由企业先垫资建设、政府分期付款,后期按照市场运作、政府指导、企业运行方式,统筹整合各类资源,鼓励社会资金投入,联合申报相关项目,提升政府资金使用率与带动投资效率,有效解决建设过程中政府资金不足问题。同时,采用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农民受益形式,政府组织调度,把相关企业引进来,建设企业、运营企业、生产加工企业分工协作,构建信息服务生态体系。目前,投入建设资金5000万元,每年财政预算100万元作为运营经费;企业投入资金300余万元。

责任编辑:陈近梅

随意打赏

农业大数据公司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