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想靠内容吸引流量?难道你没意识到图像有多重要?

想必大家已经发现了,如今在网络上图片被运用得比以往更加频繁。你们玩个微信要PO自拍;刷个微博要发九宫格;就连聊QQ时,好友间也要时不时的斗斗图;更有甚者,直接就拿着表情包去四处征战 (泥们知道我说的是什么~) 。歪果小伙伴也是如此~

还想靠内容吸引流量?难道你没意识到图像有多重要?

所以,像Instagram和Pinterest这样的王牌平台,便开始向以往的传统社交网站发起挑战,Facebook和Twitter则在努力添加更多的视觉元素。因为他们知道,要想获取大量的新新用户,最佳的方法就是为自己的产品打造一个引人注目的“视觉盛宴”。

各大网站都产生了要“创建史上最最最最炫酷的视觉效果”的idea。每当你上网时便会发现,表情包和图片真的是无处不在。尽管这些元素的存在只是为了休闲娱乐,并不会真的为你解决什么难题,但对企业来说它们却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自身的业务发展。

比如~~小明在朋友圈炫富,PO了张自己一个人吃5个汉堡的照片。

表面上看这仅仅是在描述他的生活状态,并没有解决什么实际的问题。但其实对于微信这个产品来说,小明分享的炫富照片在一定程度上激起了其他用户的表达欲 (小芳:你为什么不给我带一个?韩梅梅:你为什么不给我带一个??李雷:你为什么不给我带一个???)

,增加了用户活跃度。最终,这些都会转化为产品的口碑亦或是其他。

还想靠内容吸引流量?难道你没意识到图像有多重要?

但创建一些能有效提升转化率的可视内容,并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成功哒!除了图片要具有针对性、相关性,还要让内容适合自己的平台。

即便我之前说了做视觉效果的种种优点,但这并不意味着同一个图像在任何平台上的表现都同样出色!要知道,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的定位、怪癖和用户偏好。

下面就具体举几个栗子。

还想靠内容吸引流量?难道你没意识到图像有多重要?

Facebook

研究表明,只要你在发Facebook的同时放一两张图片,这条状态的点击率就会比纯文字的高出40多倍!!!这些图片包括信息图啦、GIF啦、表情包啦、自拍啦等等等等。毕竟,哪怕是看股票截图,也比看大段大段的文字有趣多了。当然,如果你想跟引人注目,也可以尝试着DIY图片,做些新奇有创意的照片来凸显自己~

还想靠内容吸引流量?难道你没意识到图像有多重要?

Twitter

尽管当时还是小宝宝的Twitter并没有想着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可视化平台,但它不得不承认的是,自己已经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了。

Twitter 的秘诀就是将精简的文字与吸引力极强的图片相结合。虽然它只能发140个字,但用户可以通过图片来突出自己的想法啊~这样一来人们的推文就多种多样了,因吹斯听~

还想靠内容吸引流量?难道你没意识到图像有多重要?

Instagram 

要问我过去几年里最流行的社交软件是啥,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当然是Ins啦!”

实际上,Instagram的崛起与流行,本身就证明了视觉效果的受重视程度。而最近的Instagram,几乎要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全图像”社交平台。它们成功的秘诀,是创造了一套契合自身定位的风格与发文形式。

数据统计,能够激励人心的正能量鸡汤图+买家秀卖家秀,是Instagram上最受欢迎的两个类型。砖家强烈建议大家使用Instagram Stories中的视觉效果~

还想靠内容吸引流量?难道你没意识到图像有多重要?

Pinterest

Pinterest和Ins一样,也是一个照片分享软件。Pinterest采用的是瀑布流的形式展现图片内容,无需用户翻页,新的图片不断自动加载在页面底端,让用户不断的发现新的图片。

同时,它也堪称图片版的Twitter,用户可以将感兴趣的图片在Pinterest保存,其他网友可以关注,也可以转发图片。当然啦,如果你想发布多个主题,可以轻松创建更多的模板。

还想靠内容吸引流量?难道你没意识到图像有多重要?

LinkedIn

最后就要来谈谈LinkedIn(领英)啦。LinkedIn是全球最大的职业社交网站,算得上是领先的B2B社交平台。通常来说,人们觉得LinkedIn是以文本为主的,但其实它包含的视觉效果也格外丰富。

需要提醒你的是,如果你要与商业人士接触,一定要注意传达自己的专业形象。比如你可以设置一些商务型的正经头像,而非村里李二狗那样的非主流照片。

LinkedIn的Slideshare,允许用户上传文件,同时帮助职业人士发现有价值的内容。另外,LinkedIn上一些与业务相关的图表也非常实用。

还想靠内容吸引流量?难道你没意识到图像有多重要?

以上这些是不同社交平台的视觉策略,仅做参考~现实中各个平台的策略,还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安排。记住,要在不断尝试中追踪数据,找出自己的受众群体最喜欢的那种视觉效果。

本文由百度新闻实验室(baidunewslab)独家编译,原文载于socialmediatoday,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

编译:金雯思

编辑:杨熙伟

随意打赏

内容流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