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 品类、物流是胜负手

7月,易观国际发布了《2015年中国跨境进口电商市场专题研究报告》,对当前跨境行业现状、主要玩家以及发展趋势做出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其中,洋码头作为最早的玩家,呈现出相应的优势和前瞻性。同时,所体现出的平台化运营模式十分值得借鉴。

报告中提到,跨境进口电商发展表现出产品品类更丰富、从商品的竞争向供应链的竞争转移以及向全产业链化发展等显著趋势。洋码头自2009年成立之初就已确立平台模式,从品类上游发力改善用户的商品选购体验,自建贝海物流为构建完整的跨境购物产业链奠定了基础。

“卖你所选”而非“选我所卖”

报告显示,2014年海淘商品品类除了母婴产品与化妆品需求稳定外,服饰鞋包、奢侈品等非标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断扩大,服饰鞋包已跃居品类排名第一位。针对选择海淘的原因,出现了一批对于特殊品类(仅在国外出售的商品)的追随者进入海淘大军,跨境电商品类扩展是大势所趋。

目前国内跨境电商多以自营为主,品类限制成了最大制约,用户的选择大多都局限在母婴、美妆几个单一品类。洋码头走的是“平台之路”,吸引了大量海外商家及买手,为品类的不断丰富提供了充足的货源渠道,同时商家及买手的认证体系,又在源头上保证品质。

洋码头海外商城与扫货神器以多元化的选择满足用户标品需求的同时,也给品类增加提供了更多增量空间。全球2万多名海外买手聚集于扫货神器上,每天为国内消费者贡献上世界各地的上千场扫货直播,商品由买手自主选择,商品品类数量达数百万个,涵盖进口美食、母婴商品、美妆类产品、家居用品等日常消费品,还有更多个性化商品以更独特的视角向国内的消费者展示着一个真实的国外生活场景。

价格战背后整合竞争成核心

从跨境电商走入人们的视线开始,全品类、高品质、低价格成为了企业争相竞争的焦点,因为这几点是消费者对于跨境购物的主要动力。

不同于国内电商,跨境电商的供应链条较长,给用户体验提升增加了更多难度,物流、售后、支付以及通关都需要跨地域信息统一,即对整个供应链的高度整合,才能更好地保证体验的流畅。洋码头CEO曾碧波在亲身经历了海淘的“痛苦”后,决心从物流出发,打通供应链中的关键环节,解决跨境购物一大难题。

目前,洋码头自建贝海物流的10个海外物流中心分布在四大洲十个不同的海外重要城市,提供包括系统制单、海关申报、物流状态追踪等物流通关服务,一站式解决用户在跨境购物过程中对于商品物流信息查询、清关报关等服务需求,还可以提供相应的物流保障。

全产业链化加速进行共赢是目标

跨境电商高速发展的背后是政策利好的作用下,消费者的需求被不断挖掘的过程。企业在这个过程中作为一个中介者,更好地为政策小白的消费者与认清跨境形势的政策执行者搭起一个桥梁,促进三方利益的互惠互利。三者在行业发展之初的“矛盾”是身份角色差异碰撞的必然结果,而三者的共赢才是发展的共同目标。

政策与监管措施是企业与消费者根本权益的保证,企业与消费者的配合则是对整个购物流程的最佳优化方式。洋码头通过自身系统管理与政府的协调工作简化消费者在商品申报清关的整个流程,提高了跨境电商中的物流速度。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6.43万亿元人民币,跨境电商渗透率达到14.2%。在政策支持、物流成本降低与服务提升等背景下,多家跨境进口电商将迎来一波竞争高峰期,对于发展趋势准确“踩点”的洋码头也将迎来新一轮的飞速发展。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