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太嗨!新上线的微众银行还停留在余额宝水平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今天(8月15日)凌晨,微众银行App上线了,头顶国内“第一家网上银行”光环,微众银行的出现刷了很多人的屏,不少人为它鼓舞欢欣。作为长期观察新金融领域的媒体兼自媒体人,朱飞自然第一时间尝鲜,不过体验结果却难言满意。毫不违心的说: 新上线的微众银行还停留在余额宝的水平

微众银行现在的功能

朱飞在微众银行App上没见到“总理敲下第一笔网络贷款”的贷款功能,取而代之的是理财。微众银行的理财产品分为三块:活期+、定期+、股票基金。

活期+对接的其实就是货币基金,和余额宝对接天弘基金一样一样的。微众银行主屏上主打的是一款七日年化收益率为5.26%的货基产品。众所周知,余额宝一开始也有接近7%的收益,如今已降到3.2%。几乎可以断定,这只是一款“广告产品”,随着用户的增多,利率定然会回归本色(当然本质原因是银行间拆借市场供大于求)。

定期+又是什么呢?形式上和招财宝也是一样一样的,定期理财产品,收益略高于活期的。微众银行拿出的“广告产品”(理由同上)收益率为7%,高于招财宝当前5%+的利率。

而至于股票基金,朱飞认为就不是简单的理财范畴了,而是投资与投机。股票基金本市上与炒股没什么两样,只不过是把钱“众筹”起来,交给“更专业”的经理人去炒股吧了。结果嘛,有大赚也有大跌,“生死由命,富贵在天”。

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微众银行在说明中清清楚楚说了:电子账户暂时不支持刷卡消费和给别人转账。转账都不行,这点还不如余额宝呢。附件功能方面,微众银行给出了存工资、还房贷(自动划拨)等,都逃不出支付宝和余额宝的影子。

微众银行本来的功能

银行是干什么的?简单来说就是“存、贷、汇”,现在还可以加上投资理财。目前的微众银行App,只盯上了存和理财,这不活脱脱另一个余额宝吗?哪里称得上银行?!

还记得吗?“2015年1月4日,李克强在深圳前海微众银行敲下电脑回车键,卡车司机徐军就拿到了3.5万元贷款。这是微众银行作为国内首家开业的互联网民营银行完成的第一笔放贷业务。该银行既无营业网点,也无营业柜台,更无需财产担保,而是通过人脸识别技术和大数据信用评级发放贷款。”

看出来了吗?那时的微众银行,主打的可是放贷,扶助微众,是互联网金融服务小微的代表和希望。今天上线的微众银行App,则活脱脱走向另一个极端:吸储。暂时的高收益,只是用补贴形式收集金融账户罢了。

当然,朱飞知道微众银行确确实实也是在做放贷的,至于为什么不在App上体现贷款申请,我想是规模未成,担心成绩单不好看吧。有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微众银行的“微粒贷”发放贷款累计超过8亿元,资金来源主要依赖于同业授信。

OK,到这个点,聪明的你应该知道微众银行为什么要先背离原来的功能而主打理财了,兜里没钱怎么放贷?

微众银行的阳谋与困境

不止朱飞一个人这么说,业内专家也指出,“微众银行应尽快建立一个类似于余额宝一样的线上吸存工具,建立自己的负债端,不能单纯依靠同业。”这次微众银行App主打理财,就是为了解决资金来源,也就是专业人士口中的“负债端”。没有负债端源源不断吸储,资产端(贷款等)就运转不起来。

依靠“高收益产品”吸储,然后打通资产-负载端,形成低成本、高效益的互联网银行业务模式,这就是微众银行的阳谋。商业就是商业,不管微众银行背后的股东如何大富大贵,本质上它们都是嗜血的商人,最大化负债端和资产端的差价,始终是它们不懈的追求。

微众银行困境在于:这是一个短时间内强行模仿的产品和模式,没有长期的布局和积累的生态作支撑。说直白点,微众银行前面有一座绕不过去的大山:蚂蚁金服(注意,我没说是网商银行)。

蚂蚁金服多年谋篇布局,旗下产品包括了支付宝、余额宝、招财宝、芝麻信用、蚂蚁小贷、蚂蚁金融云等,外加淘宝天猫电商的小微企业用户,是一整套生态系统。截至今年5月,蚂蚁金服旗下招财宝平台成交金额达到1072亿元,而其成立时间仅仅是去年4月,生态的支持不可估量。

生态系统有何作用?看看蚂蚁金服400至500亿美元的估值就知道了。另外,马云在新金融方方面面都争第一,唯独在网上银行上不紧不慢,背后也有深层次原因的——非自发合作、多方股东博弈的微众银行(包括网商银行),没法与垂直整合的平台(蚂蚁金服、平安等)一较高下。

结语:

简单谈了下看法,一孔之见欢迎拍砖。朱飞始终坚信:创新者与跟随者是有本质区别的——“以大欺小”或可掩藏这种区别,“同级较量”短板与困境就会暴露无遗。

———————————大事分割线———————————

互联网金融,或称新金融,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变革节点,是很好的“屌丝逆袭”、弯道超车机会。然而从严的监管与惨烈的竞争,正在重塑互联网金融秩序,有理想、有抱负的平台该以何种“姿势”发声,这很重要。

一方面,十部委的《指导意见》出台后,各关联部门的《意见》、《规范》、《征求意见稿》纷纷出炉,互联网金融正面临多重监管作用力的重塑。是“戴着脚镣跳舞”,在夹缝中求生存?还是勇于发出声音,向“意见”传递意见?这是个选择。

另一方面,自陆金所300万“包养”罗辑思维后,宜信也打算100万“收编”吴晓波,直至远在美国的“凤姐”也开始写P2P软文,Lending Club搬出小布什的投资理财清单为自己造势宣传……巨头林立下如何用有限的营销费用亮出自己的品牌?这也是个选择。

朱飞几经思索,决定撰写一系列深度解读稿件,针对“P2P网贷、网络理财、消费金融、网络支付、众筹、征信、金融超市、金融社区、数字货币”等各模式的代表性平台(每个领域不超过3家),来一个360度底朝天的全解读,为行业、为平台、为自己发出应该发出的声音。

打算与朱飞一起干这事的平台,速度加私微paullovewade勾兑,让我们一起发出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中国好声音”。

(作者:朱飞,微信公众号zhufei101。首发 极客网 ,百度百家、今日头条搜狐自媒体、IBTimes同步更新,转载务请保留此段。)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