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家VR:先得能养活自己再琢磨怎么当独角兽
人们因为不满足二维世界的交互体验,于是创造了虚拟现实,由此获得了在三维世界拓荒的机会。
三维世界与二维世界相比,在人机交互方面,存在着不同的交互场景,不同的交互对象,不同的交互属性,不同的交互方式,以及不同的交互设备。
此时,实操经验在整个拓荒过程中变得弥足珍贵。
指挥家VR是一支专注于虚拟现实(VR)与交互技术的创业团队,他们因为探索出了一套独特的VR交互解决方案,并借助这套方案在VR房地产领域率先实现商业化,而在业内知名。笔者希望通过描述指挥家VR的探索过程,为虚拟现实产业拓荒者们提供一些经验借鉴。
(指挥家VR部分团队成员合影)
你得先养活自己
“我们不敢说找到了最终的盈利点,只能说已经勉强能养活自己。” 指挥家VR联合创始人白志艺在听完中国商报记者大概3分钟的赞美辞后笑着说。
的确,在当下,VR团队日子过得好的并不多。
人人都说2016年是VR元年,但其实也只是资本和媒体喜欢这样的元年定义。
对于最早期的那些VR团队来说,元不元年并不重要,哪年赚钱了,或者在哪年还继续活着,似乎更有意义。
早期进入VR领域的团队,大多数都是游戏团队,指挥家从来也没否认过自己也是个游戏团队,只是圈里的人当时觉得这个团队有点“不务正业”——因为别的团队都在积极开发游戏,而指挥家VR早期则忙于为房地产商做虚拟样板间。
“当时,VR圈里人都认为我们是奇葩。其实当时我们已经做了VR游戏的规划,只是不在当时做而已。”指挥家VR联合创始人瞿宜情解释说。
就这样,“奇葩”的帽子至少带了一年。
指挥家VR是在2014年成立的,直到2015年5月份,才落地第一个VR地产项目——禹州地产卢卡小镇。
换句话说,公司成立1年后,才产生第一笔收入。
但收入,对于当时任意一家VR团队来说,都是奢侈品。
从此,那些平日里加班加点做游戏开发测试的VR团队,开始觉得这个“奇葩”不简单。
禹州地产卢卡小镇是一个商业街项目。
指挥家VR团队跟他们洽谈的时候,从客户获得的需求非常简单。禹州地产卢卡小镇属于岛外项目,需要解决两大痛点。一是因为交通成本高,地产商想异地销售,希望潜在消费者不去现场就能体验整个项目。二是希望客户可以走在未来的街道场景中,看到未来五年的样子,由此实现提前招商。
(2015.5禹州卢卡小镇VR项目录屏截图by指挥家VR)
在体验了指挥家VR的VR地产解决方案-VRoom后,对方被震撼到了,他们觉得这比用沙盘和动画多了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于是很快达成了合作。
从此,指挥家VR在房地产市场一战成名,并陆续获得了一批国内一线地产商客户。
然后,你得学着“立棍儿”
传说,东北黑道上有个词儿,叫做“立棍儿”。从明面上看,一个人手拿棍子立在地上,再告诉别人这棍子周围多远是我的地盘,这人一定是想老大了。
在创业圈这“立棍儿”,倒不像在黑道上那么邪乎,其实就是讲建立个标准。
笔者从今年春节后开始关注VR领域,到3月24日,采访过的VR团队,已经也有6、7家了。
给记者的感觉,除了那些VR硬件公司外,偏软件或者偏内容的VR团队,其实在底层都在忙活一件事——VR建模。
没错,所有的VR开发项目都要从VR底层建模开始。
所谓VR建模就是构建底层的虚拟现实场景。底层模型大多是由3ds MAX创建的静态模型。建好的模型需要进行优化后才能导入到UE4引擎中在VR实现。后期的灯光、材质,以及特殊的交互项目比如昼夜变化、动作脚本等都在UE4引擎中实现。UE4引擎中使用C++来编程,如果需要与数据库通信,则可以通过数据库语句直接连接至MySQL、SQLserver数据库。
根据瞿宜情的经验,模型优化的过程很有必要,因为不是所有3ds MAX建好的模型都可以直接导入到虚拟现实引擎中的,因为一些3D模型“面数”太大,现有的虚拟现实引擎“跑不了”,这时就需要“减面”。
指挥家VR做房地产VR项目,也都涉及到底层模型建设。
正所谓无心插柳。
进入房地产市场两年后,指挥家VR做成了一件小事——帮助房地产VR市场领域实现了标准化。
据白志艺介绍,最早时,这个市场领域整体很混沌,很多地产商在找VR团队时,无从评价好坏。而单纯从报价层面向公司汇报,高层也缺乏对报价高低判断的标准。
甚至一些只有4、5个人的团队,也会打出全景360°看房的牌子,却只是用3D建模做了一个全景静态图片,然后用VR设备进行观看。
还有的团队去谈项目时用HTC或其他VR硬件厂商的DEMO去地产客户那演示,但等接了项目后,对于客户提出的实际需求满足不了。
所以在早期,有些地产客户被伤到了。
指挥家VR做项目时,会时刻坚持一点,那就是打造一个健康的地产VR市场生态圈。
因为整个地产VR市场都处于初期阶段,一旦客户获得了不好的体验,就会对整个市场失去信心。
“我们不怕竞争,因为房地产VR市场未来会是一个大市场,足够养活4到5家优质的团队。那些初建的团队,即便能力不足,也没关系,但不应该抹黑整个行业,浪费客户体验的机会。”白志艺说。
为了严控服务质量,指挥家VR从不做外包。
指挥家VR曾设计过几百个案例初稿,难免会遇到客户提出修改的需求。
但第三方外包团队通常只是专注于收入,对于客户提出需求,一不愿意听,二不愿意改。
“指挥家VR是立足于VR技术的公司,不可能对所有涉及到的行业都十分了解。这时,需求沟通的过程恰好成为向甲方学习的机会,在此基础上,公司的产品也会不断迭代。”瞿宜情对记者说。
上了VR看房项目,就一定能卖出去房子么?这个问题,是白志艺和瞿宜情经常被人问到的问题。
其实,这世上,似乎还不存在什么万能的销售秘籍。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市场特色和客户特点。
那么,一个房地产VR项目花费二、三十万,究竟能带来哪些实际效用?
瞿宜情告诉记者,第一,可以获得潜在客户的消费信息,比如能获得潜在客户对期房和商业街更准确的购买期望值。第二,可以增加潜在客户的现场流量,很多客户会因为想玩VR设备而到现场看房。第三,VR的传播效果更佳,更容易吸引媒体的关注。第四,成本要比商业动画和沙盘更有优势。
“另外,从时间、空间、个性化的角度看。时间上,VR能够做到预先展示。空间上,VR能实现远程看楼盘。个性化上,VR能实现样板间装修风格、家居风格的调试。”白志艺补充说。
所以这样看来,指挥家VR提供的只是VR解决方案,至于实际的销售达成,就看房地产商怎么利用VR工具与实际销售场景结合。
找个好机会,起飞
难道指挥家VR今后就只做房地产VR市场么?
白志艺和瞿宜情均向记者表示“No”。
实际上,当初指挥家VR制定发展规划时,房地产领域只是其中一部分。其他部分还包括VR游戏、VR影视和虚拟场景体验等。目前,指挥家VR已成立游戏子公司shortfuse并出品了《原罪》这款VR多人FPS游戏,同时VRStory影视工作室亦马上发布其首部VR交互式Story作品。
先从房地产VR切入,有两个原因。除了能实现变现外,更关键的原因是能加快完成初期的研发经验积累和产品测试。
VR的用户市场教育并不像移动互联网时代那样成熟,一个产品推出来不能马上就完成灰度测试。而做房地产VR项目的过程中,指挥家VR可以与地产商沟通,可以与潜在购房者沟通,这种沟通是很有价值的。
比如VR看房场景中电梯上下的体验,就是沟通后增加的。
很多人第一次带上VR头盔时,会下意识地上下看一看,左右找一找,因为他希望解决哲学三大经典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
等体验者“解决”了这三个问题,觉得自己很安全后,就希望能够移动。
2015年,在虚拟样板间中移动,从1楼去2楼指挥家VR都是用的闪回,但一些体验者反馈说这种方式很影响沉浸感。
于是,团队就希望能设计一个更贴近真实生活的场景。
最早时,他们尝试的是走楼梯,但在虚拟现实中走楼梯这个动作对现实场地和环境的要求都比较高。
最终,指挥家VR还是选择了使用电梯的方式,再经过大量的测试和研发后终于成功上线(据白志艺爆料,早期实际交付给客户的项目,都是用Oculus Rift DK2的开发者版本来做体验设备,用户只能坐在一个转椅上,通过固定的摄像头跟踪定位头部动作,防眩晕体验的技术门槛很高。所以电梯上下这个功能是瞿宜情带着团队一边吐,一边开发出来的)。
(VRoom中上下电梯示意动图效果)
Oculus Rift DK2只能算是第一代虚拟现实设备,就像PC产品中的“386”,这一代产品还有很多不足,尤其是“眩晕感”是绕不开的难题。
现在,指挥家VR已经拥有了防眩晕的算法专利,再结合新一代的设备HTC vive,眩晕现象已经能够大范围缓解。
而上述从房地产VR中获得的经验,以及积累的各种项目场景,都可以为VR游戏、VR影视和虚拟场景体验等其他项目打下初期基础。
所以今后,指挥家VR会坚持专业的虚拟现实内容公司的定位,不断完善和拓展业务范围。
瞿宜情告诉记者,今年指挥家VR的发展路径还是按照B2B2C的方式,不管是对B还是C,生产一些有实际用处的内容都是最重要的。当C端接触VR设备的机会越来越多,就会有更多的用户数据反馈回来,让内容服务商获得优化产品的实时素材。与此同时,市场上VR设备的数量一定会处在不断增加的阶段,直到整体市场的爆发。
“在这个过程中,指挥家VR要做的还是储备实操经验,以及积累更多更好的内容和提升生产能力,等时间拐点到了就起飞。”白志艺如是说。
和大兴先生一起,探索虚拟现实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