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的进化:从解放生产力,到解放人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文/穆楠

6个月前,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在中国表示,图灵测试已经不能衡量现在的人工智能了。而20年前,凯文·凯利站在一片燃烧的草原前想起一节福音: “新的到来,旧的逝去”。

人工智能的发展时快时慢,但从主基调上还是从解放生产力,到解放人类。无论是身体上的还是精神上的。人类正在进行的是一场造人运动,如果解放生产力是为人的双手做一个延展,那解放人就是创造一个新的生命。

之前凯文·凯利在《失控》中的很多预言正走向现实。在机械臂正逐步替代广东工厂中那些熟练的工人时,微软的人工智能产品「小冰」也登上了东方卫视的早间新闻节目,成为历史上首个人工智能主播。节目结束后,东方卫视主持人万蒂妮发出了一条微博,十分耐人寻味:

「我们有同事说她在休产假~你却抢了她饭碗,我是来替她出头的。」

当然有玩笑的成分。

但看到现场视频以及梳理小冰的发展现状后,我认为显然这类论断有些言过其实了,解放生产力与替代真人,并不能简单的画上等号,起码在电视台这个相对大众的领域,也仅仅是代表人工智能走出「解放生产力」的一小步。

一分为二,我们先说说积极的层面,人工智能并没有并没有夺走主持人或者任何人类的工作。在我看来,「主持人」小冰亮相的最大意义在于: 传统媒体对人工智能其转型中发挥作用的认可,并希望通过新技术提升传统媒体的生产力与竞争力

在东方卫视的母公司SMG新闻节目负责人看来,微软小冰短期之内还无法完全替代人类主持人,但在某些领域,人工智能的确已经超越了人类,特别是随着人工智能与大数据、云计算联姻,在针对特定数据库的知识检索上,初级重复劳动上,都可以对真人主持人起到辅助作用。

根据微软内部透露,包括《人民日报》、 新华社等诸多传统主流媒体在探索新媒体转型的道路上已经与微软、特别是小冰团队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如果因为小冰在东方卫视的亮相,而引发整个媒体行业对人工智能的思考与利用,才算真正迎来了人工智能应用层面的春天。

但,也别高兴的太早。

说完了的积极层面,再看看小冰在传统媒体应用上面临的瓶颈。 人工智能距离解放人,代替真人,进行创造性的工作,还有很远的距离。

过去也曾有所谓的「机器人」参与电视台节目,但智商正常的观众都看得出,其实它们并非真正意义的机器人,多是庸俗的导演组为了节目效果而不知道在哪里山寨出来的不伦不类的道具,所以这类「伪人工智能」并不在我们的讨论范围之内。

当然,节目中小冰已经展示了部分潜力。所展示也并不局限在「播音员」——无论是实时性的与真人对话还是情感化的互动播报,看得出小冰是带有着一定感情的,这里面视频能更清楚的表达,不在赘述。

事实上,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沈向洋就曾在小冰的发展路径上不断提及 「情感计算」 ,他希望小冰等人工智能产品,能在已经具备了一些基础而简单的逻辑上,通过收集到更多的数据,加上计算机识别、计算机语音等领域的自我学习,去不断升级「情商」,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富有情感,能改变人们生活的产品,我想她的终极形态,与电影《HER》中的机器人相似。

在东方卫视的节目当中,小冰的亮眼表现, 基础在于天气指数本身就是相当「结构化」的信息 ,它只需要整合后台数据,在与真人主持人的对话中,去收集关键词汇并调用一定量级的朗读语句,最后在前台播报即可,在我看来,这其实还是比较初级的「智能」,真正要用到沈向洋所提及的「情感计算」部分还远没有体现出来。

这也是目前小冰为什么只能从新闻与天气预告这样的节目来切入传统媒体的原因—— 因为「情商」不够,难以做到高频率、高效率、高准确率的人机互动,也就难以产出受众面更大的 真人类娱乐化节目。

跳出电视节目,在更广泛的社会应用领域,评价小冰以及各种所谓的人工智能产品优劣的的唯一标准就是: 能否真正意义上降低我们的工作成本,提升我们的工作效率,如果不能,无论是上卫视新闻还是进驻互联网平台,都只是浅层而流于表象的

总结来看,无论是积极意义,还是消极层面,小冰作为中国网民能普遍接触到的,同时也算是「接地气儿」的人工智能产品,都有很多话题可以延展开来,无论是褒是贬,是科技进步还是抱团营销,能迈出互联网圈子,走向公众平台的第一步,小冰的动向就很值得我们关注——谁知道这个「17岁少女」将来会成发展成什么样呢?

作者介绍:穆楠,《复制互联网之三》系列图书作者,百度百家、网易搜狐、界面,艾瑞等多家网站专栏作家,科技专栏「一言楠尽」创办人。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