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用分离,易懂好用,深圳移动推流量π新模式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毫无疑问,对于越来越多的智能手机用户来说,上网比通话使用更频繁,流量比语音消费更关注,这是时代变革的基本趋势,电信运营商也只有选择适应,也确实可以适应。

这些年,以中国移动为首的电信运营商开发了丰富多彩的互联网应用,争取更加充分的将用户流量得到充分的释放,也让这些流量的使用更加物有所值,但长期的管道思维依然体现在方方面面,使得流量经营未取得期望的效果。

流量计费模式改变,灵活的单位计费取代套餐内外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流量已经超越通话成为老百姓使用手机的最主要消费,但传统的计费套餐模式却没有改变,明显不再适应时代发展。比如,电信运营商普遍采取从2G时代一直沿用过来的套餐模式,一笔月消费里面包括电话分钟数、短信条数、流量M或G数量等等,这种模式曾经塑造了语音时代的辉煌,但在流量时代已经明显开始过时。

这些年,包括中国移动在内的电信运营商在流量费的设计上进行了很多探索,也有不少尝试,深圳移动推出的流量π让流量成为一种用户可独立掌控的商品,就适应了这一趋势,开始想用户提供更加灵活自由的流量销售,流量不再分套餐内套餐外。

电信运营商的套餐模式区分套内套外,限制了消费者的灵活使用,也等于扼杀了流量经营的想象空间,甚至会变相阻止了用户的大容量使用,通过阶梯定价凸显产品差异化定位,主推1/3/9元1G流量包,能进一步激发客户流量需求,属于用户与电信运营商的双赢。

深圳移动的这种流量π产品设计突破了常规,不再区分套餐内外,仅仅以流量的多少来计费,用的多就费用高,用得少就费用低,流量价格不再与用户的套餐选择有关,而只是与自己购买流量的数量导致的优惠有关,更加适应新时代的智能手机的使用。

简单易懂,遵循常识,流量购买方式跟上社会发展潮流

在运营商原有的资费体系中,产品生效规则按品牌与月结挂钩,或为立即生效,总之让用户很容易搞错。据调查,仅13%客户表示对产品规则了解,由此产生了很多投诉,也给消费者和运营商都造成了损失。

与此同时,用户的流量购买一般只针对特定的网络号码,流量有效期包括1/4小时、3/7天、自然/灵活的月/年,等等等等,客户对不同流量产品使用很难把控。

流量π的设计遵循了普遍流行的商品定价规则,在使用周期、使用量和价格三个维度上进行平衡,“周期越短、折扣越低”、“灵活性越大、优惠越少”,方便老百姓理解,一看就懂,减少争议。

同时,在购买方式上,也更贴切现在的电子商务和移动支付现状。通过接入微信/支付宝/银行卡等外部支付渠道,实现流量支付从通信账单剥离,消除套外账单对流量行为抑制影响,借助零花支付方式突破收入瓶颈,也更符合年轻人的消费行为特征。

买用分离,流量包成商品,运营商会因此创造出更多营销新模式

与语音时代的话费计算不同,消费者对于流量的使用缺乏直观感受,也没有切实的消费金额掌控能力,过于复杂的套餐和偶尔过量的剩余都会造成用户的不满,运营商应该因时改变,让用户根据实际需求来购买,根据实际需要来使用。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已经习惯了按照使用量来计费的模式,像固定宽带那样的不限量模式在目前还很难行得通。但是,这种按流量的使用来计费,就必须有简单的用户可掌控的购买产品,流量π正好解决了这个难题。

在流量π模式中,流量按照打包好的产品来购买,让流量变成了可以交易的商品,用户购买的只是流量,而不是为特定的设备定制的套餐或者充值,购买的这些流量也不等于使用,可以随时使用或者其他支配,真正实现了买用分离。

按照设计,流量π通过实现“订购—使用”分离模式,适配渠道流量批零模式,激发客户月初“囤积”流量需求,并借助“买三送三”等组合促销活动,刺激客户“一次决策、多次使用”,培养客户持续使用流量习惯。

流量π业务以客户需求为核心,通过简化产品、优化规则、外部支付等举措,全渠道推广“流量零售”模式,让客户买流量如同买可乐一样,可以随心购买、囤积、使用,满足客户对于流量产品多、快、好、省的消费偏好。

总结起来看,流量π的模式是电信运营商流量经营的新探索,有利于终端促销设计和推广,买和用的分离也让消费者拥有了相当的自主权,甚至会因此构建电信运营商、互联网应用企业和用户三方面的新关系,让大家有一个共赢的新格局。

随意打赏

移动流量套餐移动流量卡移动流量包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