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个月,480万天使投资,“铅笔道”说融资报道不说谎

创业5个月,专注于做创业报道的“铅笔道”完成480万元天使轮融资,投资方为猎聘网CEO戴科彬、K2VC(险峰长青)、真格基金、BAI(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在《融资打假:14大上市公司虚假融资,最多注水5.39亿美元》一炮而红之后,“铅笔道”的创业融资报道一炮接一炮,他们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风:直接谈钱,为真实性背书,项目分析清晰。

仅仅凭借着一个微信公众号,“铅笔道”从三人小组到八人团队,目前成员平均年龄不到24岁,年轻到令人咂舌。不过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他们对于真实的坚持,在创投圈真假难辨的浮躁中,他们显得执拗甚至可以说有些顽固。以下是铅笔道联合创始人戎枳潓所接受的新榜采访——

新榜:发表一下融资感言吧。

铅笔道 :最大的感想是:我们做的事情是有价值的。

新榜:成立几个月都做了哪些事情?最骄傲的是哪一件?

铅笔道 :和很多创业公司一样,这几个月我们一直在找钱、找人、找方向。团队从刚开始的3个人到现在8人;从一头热血杀入创投圈到文章风格、传播打法的摸索;刚开始什么资源都没有,到现在已经报道了200多位创业者、覆盖了90%以上的主流投资机构;以及这次的融资,都是我们的骄傲。

很难说哪件事情最骄傲。当每一件事,我们都是付出了所有的认真,换来的骄傲感是等量的。(捂脸跑过)

新榜:采访线索都从哪里来?如何操作,邮件、电话还是面访?一篇稿件完成周期多久?

铅笔道 :采访线索主要是投资机构的推荐。

刚开始我们一无所有,IDG、FreeS、极客帮……选择了信任我们。到后面的滚雪球,现在我们采访过的项目,已经覆盖了90%以上的主流投资机构。这些投资机构成为铅笔道项目的主要来源。

我们面访为主,如果是外省、不能来京的创始人,我们电话采访。

一篇稿件,通常节奏是第一天采访、第二天出速记、第三天成稿,一般在3天左右。

新榜:为什么你们的文章能在那么多创业报道中脱颖而出?

铅笔道 :首先,媒体初衷很重要,虽然很多人认为这是虚晃一枪。我们一开始的定位是:“不卖广告、不卖软文、不卖FA、不卖课程”的真实创业媒体,这个点比较痛。

其次,我们的首发文发布,夯实了我们的品牌记忆点。《融资打架:14大上市公司融资造假,最多注水5.39亿美元》,当日被收藏2597次,阅读量破3.2W+,粉丝日增3000。

最主要的是,我们很认真得对待每一家投资机构、每一位位创业者。每个采访都是1个半小时-2小时,成文后,会让对方再次核实数据、内容。

就是这份有点“虚“的东西,让我们和其他媒体不太一样。

新榜:最有特色的是真实性承诺,为什么这么做?又如何保证这种真实性?

铅笔道 :创投圈太过浮躁,去年我们在创业家的时候组织过“315打假”活动。

美国的创投圈为何不浮躁,因为创业者很看重自己的名誉,说谎的代价很高,只要说谎,创投机构就不会投你,甚至会把你告上法庭。 我们也是这么做的,说谎本来更是一个道德层面的东西。

我们的文章, 1、会拿创始人的名誉做担保,创业圈子很小,但说谎的代价很大。2、与创始人利益捆绑在一起。我们为他的真实性买单,这其实是加重了第一条。以铅笔道的名誉旁敲侧击创始人讲究自己的信誉。

新榜:目前铅笔道主要还是在做创业报道,在报道之外还有什么具体计划吗?

铅笔道 :一年之内,只专心做内容。报道之外,我们会将创业公司的数据结构化沉淀下来。

新榜:铅笔道会否做成第二个36氪呢?

铅笔道 :哈哈,这个不会,我们不会做股权众筹

新榜:有没有考虑过商业模式问题?

铅笔道 :这个太早,还没考虑。

新榜:铅笔道也是典型的内容创业者,你们对2016年内容创业的大环境怎么看?

铅笔道 :媒体不机构化是没有未来的,记者个人作战价值无法彰显。只有有理想的记者联合起来才能体现价值。

新榜:作为创业报道的先锋,对走在创业路上的小伙伴说一句话吧。

铅笔道 :这其实不是我们说的一句话,反而是采访者经常对我们说的话:创业路不孤单,我们一起同行。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