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拍卖张皓,不会coding的艺术家不是好创业者

36氪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前段时间,我写过一篇文章——《 这是移动互联网的盛世,古董行业的改造才刚刚开始 》——表达了艺术收藏圈跟不上移动互联网浪潮的担忧。事实上也的确如此,现在多数收藏圈的从业者,要么处于看不起、看不懂互联网的阶段,一心只在熟客圈子里玩;要么处于有心触电,却只是简单地把线下模式搬到网上的阶段。

为什么会这样?我问了一圈,创业者们的回答中有一条是共通的:“既懂收藏又懂互联网的人太难找了。” 大咖拍卖 创始人张皓,或许就是满足条件的一个。

不会coding的艺术家不是好创业者

大咖拍卖CEO张皓:十年创业梦,不改艺术心_ 艺术中国

大咖拍卖CEO张皓:十年创业梦,不改艺术心_ 艺术中国

张皓的经历有些“奇葩”。

出生艺术世家的他,求学期间毫无意外地走上了艺术的道路。在安庆大学美术学院毕业后,张皓随即留校执掌教鞭。教学之余,张皓注意到艺术高考渐热的趋势,自己开始创办线下培训机构。

开办培训机构期间,张皓意识到这类需求其实很旺盛,转而有做线上平台的想法。就这样,张皓于2005年创办了中国第一家艺术教育类门户网站——中国艺考网(域名已停用)。

经营中国艺考网,几乎是张皓一个人完成了全部工作。从前端、后端,到网站内容填充、运营,忙忙碌碌了一两年后,张皓的初次创业以网站被收购结束。而用张皓的话说就是:“这次创业除了练就了自己半吊子码农的本事,另一个收获就是坚定了自己触网的决心。几年没写代码,现在做大咖拍卖,前端、后端代码的基本逻辑还是能看懂的。”而在我看来,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张皓成了脚踏艺术和互联网的“非主流”艺术家。

随后,张皓进入南京大学继续求学之路。在此期间,以人人为代表的SNS网站大热。2008年,张皓创办了中国第一家SNS模式的当代艺术家社交网站—— 蜂巢网 。

在蜂巢网上,聚集了一批一线艺术家,他们互相交流、碰撞关于艺术的看法。其中,艾未来就是最为活跃的艺术家之一。然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因为艺术家的言论较为前卫,蜂巢网一年中被封了多达30多次。随后,张皓不再打理蜂巢网。“模式不对,也没有精力打理了,现在蜂巢网已经成了一个标本。”但其实这个“标本”到今天都还是活的,依然有用户在上面发帖讨论艺术。

艺术品电商初体验

大咖拍卖并不是张皓首次接触艺术品电商。2012年,张皓以访问学者的身份来到央美。在此期间,张皓近距离接触到了北京的艺术品市场,他开始琢磨为艺术家卖画。

Image title

2012年,张皓创办了ArtTact.com(智艺网,现已转为大咖拍卖)。按照张皓的设想,智艺网是一个艺术品销售平台。不过很快他就发现,硬生生地将艺术品标个价格甩在上面,结局就是有价无市。最终,智艺网和当时一票艺术品电商平台一样默默归于沉寂。

不要冷冰冰的数字

就在张皓探索新的艺术品电商模式时,微信的兴起给了他思路。

“当时我是把自己定义为一个艺术电商的创业者,我一直在研究和尝试如何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给更多优秀的艺术家及艺术品寻找尽可能多的推广和销售机会。”传统的画廊一级市场、拍卖行二级市场基本上走的是熟客消费模式,而张皓想通过微信走出这个圈子。

去年3月,张皓自己拉了一个名叫“大咖拍卖”的微信群。在没有任何宣传的基础上,张皓拿出了6件艺术品进行拍卖。效果出乎意料的好,2个小时后,6件拍品以均价800元的价格卖出。正是这次无心尝试,让张皓看到了微信拍卖的潜力。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张皓开始持续在微信群里进行拍卖,截止到去年年底,大咖拍卖通过这种方式共卖出了426位艺术家的约2500件作品,总交易额达到1009万元。

与此同时,大咖拍卖的微信群用户也在快速增长。“现在大咖拍卖群里有艺术品交易链上各个部位的人群,消费者、艺术家、物流、画廊、拍卖行……总人数过2万,其他渠道的粉丝加起来有10多万。”

而根据我“潜伏”在大咖拍卖群的经历,每天大咖拍卖群都会有专场拍卖活动,拍卖的模式也是线下拍卖的“袖珍版”:有大咖拍卖的员工作为主持人,首先进行拍品和艺术家背景的介绍预热,然后每隔一段时间进行拍品报价,并有结拍提醒,支付问题也在张皓与微信支付负责人 耿志军 商谈后得到解决。

此外,为了让用户有更多在微信群活跃的理由,大咖拍卖还会不定期邀请一些艺术家在群里进行艺术公益讲座——“咖咖有理”。

而当我问张皓为什么微信拍卖可以走红的时候,张皓告诉我:“氛围是很重要的一点。现在很多线上艺术品拍卖或直购,只有冷冰冰的价格数字,很难激起用户的消费欲望。而微拍模拟了线下拍卖场热闹的氛围,很多人在刺激下都会互动起来。”

也正因为这一点,很多消费者觉得这种方式有人气,很好玩,开始进行口碑传播。“大咖在早期完全没有进行宣传,基本都是消费者自传播。唯一的开销可能就是发红包,这半年我已经发了6万多红包了。”张皓笑着说。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张皓告诉我,根据大咖拍卖微拍的经验,有80%的消费者是首次购买艺术品,这也让他坚信一点:普通人消费艺术品的欲望一直都在,只是没有找到合适的释放渠道。张皓还给我举了一个例子:即使在当下中国,依然有70%的家庭会有一些老物件,哪怕是邮票。这说明中国人的收藏欲望一直都有,只是潜伏了起来。

在大咖拍卖的示范作用下,现在有很多个人微拍。一些传统大拍卖行也开始进行互联网化试水,比如保利拍卖投资的艺典中国,以及嘉德拍卖在做的嘉德在线等。而我观察了一圈后发现,真正改变艺术收藏圈人思维的的确是微信。

抓住这2万人

“不管大咖拍卖的产品形态是怎样,现有的2万用户才是大咖的根本。”张皓在与我交谈时,非常强调这一点。

“正因为有这分布在交易链各个部位的2万人,大咖拍卖不论是上游征集拍品,中间拍卖交易,还是最后的物流体系,都有了保障。”

正因为此,公司化运作后的大咖拍卖依然把重心放在了这群人身上。从正在内测的大咖拍卖App上也可以看到,其中一个很大的特色就是保有用户在线沟通、聊天功能,将微信拍卖的经验移植过来。

Image title

也正因为此,张皓在搭建团队的时候特别在意招揽技术人才。现在大咖拍卖团队有18个人,其中技术人员就有11个,“互联网属性”要比我观察过的其他艺术品电商团队浓郁得多。“能否保证将微信拍卖的场景移植到App上是很重要的一点,所以我们没有采用开发外包这种比较常见的做法。”

拥有了覆盖全交易链的2万用户的先发优势,让张皓有了不少底气。“现在大咖不惧怕任何竞争对手,因为现在已经很难再聚集这样一批人了。”

要做连接消费者和艺术品的底层服务商

对于大咖未来的定位,张皓表示,“大咖不会和画廊、拍卖行抢生意,我们只做平台级别的底层服务。画廊现在也不好过,拍卖行也有70%的存货卖不出去,我们希望他们能在大咖得到更多的曝光,这也是画廊、拍卖行愿意和我们合作的原因。”

“同样的,大咖也会专注做专业市场,虽然珠珠串串的东西可能利润很高,但是真伪问题难以保障,那样会伤害到大咖的企业形象。事实上大咖一直和拍卖行、画廊合作,而不支持艺术家自己上传艺术品,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

“我们希望的是能对古老的线下拍卖体系有所改良。现在大咖拍卖也正在和一些大拍卖行洽谈,希望今年秋拍的时候就够尝试线上无缝竞拍,不再需要电话委托这类的繁琐服务。”

对于艺术家而言,同样是有利的,因为借助大咖的曝光,能够让一些蒙尘的艺术家得到消费市场的认可。张皓在早些时候曾经讲过一个例子。

一位在西北师范大学执教的老先生,虽然在兰州地方上算是很有名望。但是由于老先生的艺术风格相对当地保守的主流艺术风格显得非常当代和另类,结果并不为市场和外界所认知。

但是张皓在看了老先生画作之后十分震撼,并组织了一场名为“水墨西北-王宏恩水墨作品”的移动拍卖专场。结果竞拍火爆,来自全国各地的参与者无不为老先生的作品所折服,最终上拍的小幅水墨作品以接近7000元一平尺价格全部成交,最贵的一幅一平尺多的作品卖到1.5万人民币。老先生很快为全国许多藏家认知,作品均价也从以前从来没有进入过市场达到将近7000人民币一平尺,这已经到很主流的名家的价格水平了。

消费者更是张皓屡屡提及的。正如前面所言,张皓相信普通人也有艺术品消费的欲望,只是苦于以往这个领域只在圈子里玩,门槛太高。张皓希望和一、二级市场专业机构的合作,让消费者通过大咖就能“一秒遇见5000家拍卖行”。

为了实现这一点,大咖开始谋划和海外画廊、拍卖行合作。张皓介绍,大咖拍卖的董事龚继遂教授现在是中央美术学院的教授,前苏富比中国书画部主任,他会给大咖对接引入很多海外艺术资源。张皓告诉我,不仅是中国人可以购买海外艺术品,海外对于中国艺术品同样需求旺盛。但是海外市场的物流问题,依然是大咖面临的难题。

事实上,海外拍卖行也在进行互联网化的试水,苏富比和eBay合作成立了艺术品拍卖专区,佳士得也有自己的线上拍卖业务,包括前一阶段融了4500万美元C轮的 Auctionata 。不过张皓看来,这些海外拍卖行其实做的也很简单,只是把线下模式搬到线上,这也给了大咖拍卖在海外市场的机会。

大咖拍卖 | 真正的任性就是随时随地买艺术品

未来,大咖拍卖还会不断增加SKU,红酒、珠宝等珍奢品也在考虑当中。

而当我问到张皓为什么大咖不从专业市场向珠珠串串等下端市场俯冲时,张皓表达了他对艺术品消费趋势的看法:“我认为未来的艺术品消费趋势一定是时尚化的,会和其他时尚奢侈品越来越靠近。”

大咖拍卖的100万人民币天使来自丰厚资本和其他个人投资者。目前大咖也正在寻求A轮融资,希望借助资本的推动快速树立品牌。

原创文章,作者:feng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