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蓝领招聘APP“一米工作”,搭建线下服务中心干掉中介、黄牛_36氪

36氪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虽说蓝领招聘已进入窗口期。但 目前多数蓝领在线招聘初创公司举步维艰,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创业者没有认清蓝领招聘其实不是一个统一市场,而是三个完全不同的领域:建筑业、制造业、 服务业 每种领域面临的状态是不能一概而论的。

专注建筑行业的蓝领招聘我写过 点匠 ,行业问题不做赘述。这次介绍的 “ 一米工作 ” 则是针对制造业领域的,目标用户大致在 1985-1996年 出生,一年换 2-3 次工作。

制造行业的用工首先是地域集中, 制造型企业主要分为电子厂、机械厂、纺织厂三大块,分布在长三角、珠三角一带居多,基本都扎堆在城市的工业园区。 其次是需求量大, 60%以上的工人分布在大中型制造企业,每家企业用工少则几十,多则上万。 最后是用工门槛低, 制造业的岗位职能相对标准化和机械化,对工人的技能要求较低。

由于制造型企业用工量较大,入职时还需要进行体检等,企业一般不自己组建 HR 团队去招工,更多的情况是下放给劳务派遣公司。而大多工人对网络招聘的概念还是相对陌生,找工作的渠道需要经过黑中介、小黄牛、大黄牛,再到劳务派遣公司、企业。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中介黄牛对工人和劳务派遣公司是双向收费的,而且欺诈现象滋生,即使没有替工人找到工作也不会退钱。中介黄牛从一个工人身上平均能赚一千元,多的甚至到四五千。少数人或许会利用 58 同城等网络平台找工作,但平台上充斥着大量黑中介发布的虚假信息,网络平台又不具备线下服务工人的能力。

制造业蓝领招聘 app “一米工作”,搭建线下服务中心干掉中介、黄牛

基于此, “ 一米工作 ” 就做了一个线上招聘平台,并与实体门店相结合,线上招人,线下服务。

平台直接对接企业或者是劳务派遣公司,招聘信息需要经过核实认证才能放上去。线下通过合作的形式(竞品是加盟或者直营)搭建了服务中心,负责集合工人,然后再专车送到企业或是劳务公司进行面试。

为什么搭建线下实体是有必要的? 这里我需要补充一个场景。

试想,在工人分布密集的地方,可能会有一条街,这条街道上,每隔几步便是一家店铺,门口立着 “大量招聘工人” 的牌子。显而易见,工人会不约而同联系上中介黄牛。

其实真实情况大致如此,毕竟招聘 APP 还没有普及,线下服务中心还可以作为分发 APP 的一种渠道,辐射周围的一部分人群。

“ 一米工作 ” 创始人薛静丰强调,要做蓝领招聘,推广和信任是两个最关键的点。

根据薛静丰此前在行业内的一些积累和产品运营,平台上线两年半已有 5000 多家企业的用工信息,其中 60%-70%是外资企业。注册用户在 170 万左右,日平均申请用户在 1000 左右,面试人员在 500-600,录用人数在 200-300。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推广到位。

至于信任,薛静丰采用免费+信息透明来保证。 “一米工作” 不对 C 端工人收费,只对 B 端按录用人数进行收费 ,根据用工要求每人在 100 到 500 不等。并且,招聘平台上的企业信息是透明的,工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来选择入职单位。此前,中介黄牛为了自己的利益只会向工人推荐佣金多的企业,工人入职后发现企业实际与了解信息相差甚远,导致人员流动增加。

制造业蓝领招聘 app “一米工作”,搭建线下服务中心干掉中介、黄牛

此外, “一米工作” 为了提高用户的活跃度,还在 APP 中加入了社交平台, 类似微博的 “广场”,用户可以发一些状态,现每天的发帖量在几千条。这个平台还可以侧面让大家了解到企业的用工状态,收集工人对企业的点评。

至于是否会增加员工评级机制,薛静丰表示必要性不是很大,因为制造业的工人技术要求较低,所以即便高评分的工人可能比低评分的工人素质也相差不远。

当询问为什么不做服务业市场时,薛静丰解释,服务业基本全是商家,地点太分散,一个商家一次招工基本就一两个人,自己店外贴个招聘启事效果来的更好。

目前,“ 一米工作 ” 在无锡已建 15 个服务中心,未来将在苏州、上海、宁波、常州等 11 个用工发达城市铺设近 100 个服务中心,还会提高蓝领工人的劳务技能,甚至提供国际劳务输出。

原创文章,作者:徐宁,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39605.html

“看完这篇还不够?如果你也在创业,并且希望自己的项目被报道,请 戳这里 告诉我们!”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