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获数百万美金A轮融资的“牛魔王”,像是二级票务市场里的证券交易系统

36氪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独家】获数百万美金A轮融资的“牛魔王”,像是二级票务市场里的证券交易系统

卖票能卖出一门多大的生意?

数据显示,美国二级票务头部玩家 StubHub 去年做了 30 亿美元的销售额,毛利率达25%。eBay 2007 年收购这家公司时,给出的价格是 3.1 亿美元。在国内,文化消费的升温也催生了一批想做中国版 StubHub 的创业公司,今天要说的“牛魔王票务”(以下简称“牛魔王”)就是其中之一。

36氪独家获悉,“牛魔王”已于近日完成数百万美元 A 轮融资,本轮由 DCM 领投,同时这也是 DCM 全球第八期主基金的首个投资项目。

机会与基因

DCM 投资副总裁赵磊向36氪表示,投资“牛魔王”的原因大致可从两方面谈:首先看好国内二级票务市场中的机会。由于自由交易能将票的价值最大化,票务行业中一、二级市场应是长期并存的。以海外市场为例,一级票务平台 Ticketmaster 存在已久,但后续二级市场中 StubHub、viagogo 等玩家接连走到 D 轮后。回到中国,大麦永乐也没法一统江湖,这里会诞生一家大体量的公司。

而“在访谈了市面上几乎所有演出主办方、票务公司,甚至黄牛后”,赵磊认为“牛魔王”的模式及团队背景更可能从淘汰赛中胜出,“牛魔王”的业绩增速也是同类产品中比较快的。

“牛魔王”去年7月从上海起步,创始人崔杰夫曾任职摩根士丹利,是该公司全球证券交易系统的主要设计师之一。崔杰夫向36氪透露,公司一位联创出身票务行业,曾管控着国内最大的一家票务公司(就是通常意义上的“大黄牛”)。

团队基因决定了“牛魔王”的走向。简单来说“牛魔王”做的是 B2C,链接黄牛链条中最顶端、与演出主办方直接对接的资源型黄牛,以及终端消费者。与目前业内体量最大的“西十区”相比,“牛魔王”的区别在于:取消了个人、及中小黄牛的售票权,同时包揽票务销售和配送过程,所有通过“牛魔王”销售的门票都需要先送到平台,验明真伪后再向消费者发货。

用做证券的思维卖票

平台接入深是为了保证品控。正因为二级市场里票价是随供需而变化的,所以价格敏感、又信用缺失的小黄牛,或者个人容易出现跳票问题 —— 一场热门演出,当市场价高出个人在平台上设置的价格后卖票的人就可能反悔。而同时,中小黄牛及个人对票源并不存在多强的控制力,反射到平台上就可能出现用户买了收不到票,或压根在平台上找不到好票的情况。

崔杰夫认为只有抓住产业里最强势的资源型黄牛才能解决问题。因为票进入二级市场首先就会流到他们手里,而且这环相对集中,全国大黄牛加起来也就几百个。

“我们把黄牛分成两类,一批是资源型黄牛,他们的职能是从经纪公司、主办方、赞助方手里拿票,然后 toB 交给中小型销售黄牛做分发。也就是说,资源型黄牛本身是不做获客的,而销售型黄牛就负责把票卖出去,也就是帮资源型黄牛变现。”

长期以来,资源型黄牛就像批发商,不自己做销售一是因为够吃、没特别强的驱动因素;二是没有精力,毕竟不管是开淘宝店还是去演出现场兜售都是很耗时耗力的事情。

“牛魔王”想取代的就是销售型黄牛这一层。崔杰夫表示,服务上平台承包了客服和发货的工作来降低大黄牛做销售的成本;同时,对资源型黄牛来说,与小黄牛合作多少都有赊账及信用风险,而平台操作会更规范。

除此之外,团队在后端建立了一个类似证券交易系统的竞价机制来实现充分竞争。在“牛魔王”上,票价由持票方发起,但平台会类比所有报价后自动筛选出最优方案推送到前台给用户,也就是说所有流量都会向报最低价的公司倾斜,这样叠加起来对大黄牛而言与批发无差。

“往上游走”已成趋势?

根据“牛魔王”团队提供的信息,今年十月平台流水过 1000 万,2016 年度目标 1 亿。

由于公司 base 上海,截至目前“牛魔王”在魔都地区的资源相对最丰富。再加上每张票都会经过平台,所以实际上“牛魔王”能掌握所有在平台上流转的票面信息,里面包括场次及座位,这意味着,只要票足够多,“牛魔王”是可以开通选座功能的,而在此之前选座只能在大麦等一级平台上实现。

采访中崔杰夫表示,“牛魔王”的出票量远高于其他二级市场平台。例如最近的五月天上海演唱会,通过“牛魔王”销售出的门票超过 1 万张。不过现阶段他们还做不到支持所有演出的选座,因为地区资源间有差异,目前上海地区开发的最多,北京正在慢慢渗透,本月下旬的陈奕迅演唱会就是初次试水。

【独家】获数百万美金A轮融资的“牛魔王”,像是二级票务市场里的证券交易系统

那么,会不会出现不同地区各有黄牛雄踞山头,导致地域拓展困难的问题呢?崔杰夫认为不用太担心,因为其实演出主办之间都有联系,这个圈子关系网是天然存在的,全国复制是时间问题。

36氪关注到,StubHub 起初主抓的是中小黄牛,不过发展到后来票源端也开始慢慢向大型票务公司转移。日本 B 轮创业公司 FanXchange,则希望直接跳开黄牛做 B2B 生意,FanXchange CEO Brandon Koffler 对外介绍,他们的重点服务对象中很大一部分是 B 端用户,而公司会开放技术为他们提供售票设施与相关服务,“利用技术从源头帮助消除票务系统的缺陷,而不是仅仅在消费市场里兜圈子。”

而市面上与“牛魔王”模式类似的,还有我们报道过的“票牛”,该公司曾获得过 SIG 的数百万美金 A 轮融资。

随意打赏

融资 天使轮 a轮获得a轮融资的公司a轮b轮c轮融资pre-a轮融资融资轮数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