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Twitter们在社交关系图谱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36氪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编者按:社会化网络是对线下社交关系的映射,由于我们的社交关系图谱如此多样,不同社会化产品在其中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这篇文章是知乎上对 “普通人的关系缺乏「全部公开」和「点对点」之外的中间状态吗?” 的回答,写于 2011年。本文作者黄继新,知乎联合创始人。

(一)

我认为,普通人的社交关系中,有这么几个特点——

1、 没有「全部公开」的,只有「点对点」,或「点对特定多点」。

2、 任何以外部特征作为归类来划分的群体(及社交关系),本质上都是虚假的、是不可持续的。 如按地域归类(老乡)、按先天因素归类(星座、血型)、按职业领域归类(同行)、按工作或学习场所归类(同事、同学)、按集体记忆归类(老三届、知青、80 后),等等等等。为什么说这种社交关系是虚假的?你不会因为一个人是老乡,或者是同星座,或者是同行,或者是同事,或者同为 80 后,你就天然地将这个人视为朋友。

3、以「我」为中心向外辐射的社交网络中,社交链的长短(也就是一个人与「我」之间的远近亲疏),核心是情感和信任。

4、能塑造情感和信任纽带的,除了先天的血缘关系(「亲」)之外,只有强烈、或长期的共同体验(「友」),或者强烈或长期的利益输送(单向或双向)。

5、在真实的「亲」或「友」社交关系上,每个人与「我」的远近亲疏程度也是不同的。即使是直系血亲,如果没有强烈的或长期的共同体验,也难以培养起深刻的情感和信任。

6、「我」的一生会有很多层次的、不同类型的体验,有的是先后发生,有的是同时发生,每一种体验中,与「我」有共同体验的人,是不同的。

7、共同体验,包括相同的强烈爱好,相同的亲密社交圈子,共同解决某个困难,等等等等。

8、 围绕共同体验形成的一个人以上的群体,我们可以称之为「圈子」。 如果一个圈子只有两三个人,我们称其为「死党」、「知己」、「闺密」等等。要注意的是,只要一个圈子的人数超过两个人,那么他们两两之间就 必然 有微妙的亲疏远近之分。在这里,我有意将两个人之间形成的一对一的社交关系也视为圈子,便于下面讨论。

    

(二)

由上述可知,一个普通人可以有很多「朋友」,但朋友和朋友,是不同的。我将一个人的朋友圈子,分为下面四类——

1、一个普通人的社交关系图谱中,一对一(两个人的圈子交流,或者两个人以上的圈子之间两两之间的交流),也可暂且称为点对点,是超稳定态,并且是一个人的核心社交形态,频繁程度最高。英语里说「I'm not alone. But I feel lonley.」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2、圈子内部成员的一对多,也可暂且称为点对特定多点,是稳定态。它也是稳定,但其核心程度和频繁程度,要低于点对点。稳定态可以保持很久,但稳定态下的朋友,如果没有任何一个人能转化为超稳定态的点对点朋友,我在这个圈子里的社交行为会发生萎缩。

3、一个很大的圈子(社区)成员之间的交流,也可暂且称为点对不特定多点,是次稳定态。次稳定态的意思,就是它必然会朝着稳定态、以及超稳定态转化。比如,一个小区里的所有业主,或者一个公司(或部门)里的所有同事,或者新浪微博上和我互相关注的用户,或者早年间一个 IRC 聊天室或一个 BBS 里的版友,在某个时间段内,「我」可以和所有的人或者绝大部分人进行交流,但一旦我找到和培养起了和某个、某几个非常知心的好友,我针对圈子里非好友的社交行为就会萎缩。如果我迟迟找不到知心的或者我非常欣赏的朋友,我在整个圈子里的社交行为也会萎缩。

4、一个没有边际的庞大圈子(或社区)成员之间的交流,也可暂且称为点对全部,是非稳定态。换言之,这种交流只是一时的、零散的,甚至是随机的,交流结束,社交关系就结束、或者暂停,直至下一次交流出现。点对全部,只能发生在线上,因为线下要做到这点,是人力不可及的。

    

(三)

讨论完上面这些,就可以来看看不同的社会化产品扮演的角色了。

社会化网络要做的事情,就是将传统的、线下的社交关系映射到线上。由此说来,就目前而言——

Facebook :是将亲朋好友的圈子做了映射。但 Facebook 经历了几个阶段,最先是封闭的线下物理圈子的映射,但这种圈子是我上面第(一)2 条和第(二)3 条里说到的,它不太稳定。不过,Wall、私信等功能,让我可以和某几个好友之间进行点对点的社交互动;而 Poke、停车等简单的游戏,让我可以和并非多亲密的同学同事进行社交互动。因此,我对超稳定态的需求得到了满足,还算不错。但,随着 Facebook 将你所有的圈子都拢括进来,你在不同层次好友之间需要不同交流的矛盾或互斥就出现了。

Twitter/ 微博:这种点对全部,是一种极端形态,是线下社交关系永远不可能具备的。它看起来,像是我上面说到第(二)4 条里所说的,但是,Twitter/ 微博采用了创新的「关注」机制,使得你的受众和你关注的人,总还是有一定的边界,因此将其变成了第(二)3 条所说的有边界的非特定对象的社交。你知道你在向哪些人说话,并且知道你在听哪些人说话。想象一下,如果 Twitter/ 微博让你默认关注所有人,你就疯了。此外,由于 Twitter/ 微博让你比以往更容易发现、培养和建立起点对点的好友关系,你就还能保持在 Twitter/ 微博上的社交活动。

其他的匿名社区,比如大众点评网的注册用户,那就是第(二)4 条中说的那种了。维基百科也是这种,所以维基百科没有社交。注意我这里讨论的仅仅是社交,并不是价值。

IM、Email、短信、语音通话:这就是点对点的了。

    

(四)

现在,就出现了几个问题——

1、点对点有产品覆盖了,点对多点也有产品覆盖了,那么,点对特定多点的这种社交形态呢?

2、点对特定多点,这个特定多点的圈子如何进行低成本的创建和维护?「我」想和不同的圈子进行交流,圈子之间互不影响和干涉,甚至互相保护隐私,这个需求如何满足?

3、我在不同圈子之间来回切换的成本不能太高,如何降低我对线上不同朋友圈子的管理成本?

4、当我的某一个、或某几个点对点好友,同时出现在其他圈子里的时候,我和他之间的交流如何进行方便的区分?如何提高我在线上不同朋友圈子里进行社交活动的效率?

目前的 Facebook 是回答不了这几个问题的。事实上,随着 Facebook 要做全人类社会化 ID 系统平台的这个野心逐步放大,Facebook 也越来越难回答这些问题。

IM 也回答不了这些问题。IM 的点对点作用太强了。并且 IM 好友之间的随意组合形成圈子的方法比较低效,在不同圈子之间进行交流的效率也很低。

Twitter/ 微博毫无疑问也解答不了这些问题。微博现在可以让你将关注者进行分组,但你却无法和这些分组的人形成圈子。并且,你能分多少组?管理多个线上分组的成本,是不是比你管理线下多个朋友圈子之间的成本更高?

事实上,目前比较热门的 Path,也难以解答上面这些问题。Path 只能针对某一类特定圈子,即非常亲密的好友。Path 不能让你跨圈子,也不便于随意放大你的圈子。

    

(五)

什么样的产品形态能比较好地解答第(四)段提出的问题呢?目前我能看到的(如有不尽,请原谅我目力有限),是 Tumblr/ 点点网Beluga

这两个产品,形态非常不同,但都比 Facebook、IM、Twitter 更好地解决了上面这些问题。

在 Tumblr/ 点点网 上:

  1. 我可以对我不同的 profiles 进行权限区分,有的私密程度很高,只对某几个人,甚至只对我自己;有的私密程度中等,针对某些特定好友(圈子);有的就对所有人公开。
  2. 我可以加入不同的 profiles,也就是进入不同的圈子,并共同对圈子进行维护。
  3. 我可以看到不同圈子的内容。

在 Beluga 上:

  1. 打通了「两个人私密沟通」和「多人之间沟通」的产品区隔。
  2. 我可以自如地创建聊天群组,或许只有两个人,或许有三五个人。即使这三五个人,我还可以和他们之中的某一个、或某两个再单独建立群组。
  3. 我在不同群组之间的切换非常容易。同时浏览和管理好几个不同的群组非常方便。
  4. 群组的建立和管理容易至极。类似于一个长期有效的 Gtalk 群聊。Gtalk 群聊的创建比 MSN 或 QQ 群聊的创建更容易。但即便是 Gtalk,也不能将很多群组长期维护,IM 这个产品形态就决定了,你不可能在好友列表中塞入大量的琐碎的群组。
  5. 群组内的信息结构化很好,浏览和检索都极为便捷。

本文来自读者投稿,不代表 36氪 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36kr.com/p/5041058.html

“看完这篇还不够?如果你也在创业,并且希望自己的项目被报道,请 戳这里 告诉我们!”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