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jek 获 5.5 亿美金融资,这个“摩的版 Uber”正式跻身东南亚互联网独角兽俱乐部

36氪  •  扫码分享

Go-jek 获 5.5 亿美金融资,这个“摩的版 Uber”正式跻身东南亚互联网独角兽俱乐部

今天,位于印尼的“摩的版 Uber” Go-jek 正式宣布了他们获得新一轮 5.5 亿美金的融资消息,该轮投资方包括 KKR、 Warburg Pincus、Farallon 和 Capital Group Private Markets ,现有的股东和其他国际投资方也参与了这一轮融资。而在此之前,Go-jek 还获得过红杉印度、Northstar Group、DST Global、NSI Ventures、Rakuten Ventures 、Formation Group 的投资。

据 WSJ 以及 TC 的消息,该轮融资后 Go-jek 的估值超过了 10 亿美金,可能在 13 亿美金左右,因此该轮融资也使 Go-jek 正式跻身东南亚互联网独角兽俱乐部,成为继游戏公司 Garena、刚拿了滴滴新一轮注资的 Grab、以及被阿里收购的 Lazada 之后的新独角兽成员。

我们此前曾详细介绍过 Go-jek,它类似“摩的版 Uber”,起初为用户提供叫摩的的服务,后来将业务线延伸至以共享经济的方式,借助当地摩托车驾驶员提供满足即时性需求(on-demand)的服务,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创始人 Nadiem Makarim 的愿景是:60分钟之内,让任何合法的东西送上门。

而之所以是打摩的而非打车的模式能在 2.5 亿多人口的印尼盛行起来,是因为在印尼当地,比如雅加达这样的城市,出行存在非常明显的痛点,城市道路拥堵严重,摩托车大军和机动车混行,开车几公里路程动辄就要一个小时,公共交通也并不发达,所以其实乘坐摩的出行、甚至使用摩的送货的效率要比汽车这样的交通工具高出很多。

并且在早期挖掘出打摩的的需求之后,Go-jek 一直在不断拓宽其业务边界,比如开展了外卖业务 Go-food,以及跑腿代购业务、个人信使、家政保洁、美容按摩、票务售卖等业务,并在今年四月份发布了 Go-pay —— 即 Go-jek 自己的电子钱包,想通过这一产品在信用卡渗透率低于 2% 以及在线支付刚刚出现的大环境中保证用户的在线支付体验。而随着 Go-jek 业务边界的不断拓宽,他们希望在未来把自己打造成印尼最大的按需服务应用,成为一家平台性企业 —— 不过,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 Go-jek 能在和他的竞争对手 GrabBike 以及 UberMoto 的战斗中取得胜利。

根据 Go-jek 发布的数据,截止 2016 年 6 月 30 日,Go-jek 的 app 已经有超过 2000 万次下载,2016 年 6 月单月平台下单量超过 2000 万次,大约每秒就有 8 个订单产生。并且目前 Go-jek 已经为 20 余万摩的及汽车司机、超过 3.5 万的 Go-food 商家以及其他 3000 位按需服务提供者提供了服务。

有意思的是,近期除了 Go-jek 的融资以外,东南亚市场的投融资状态非常活跃,此前先是 Uber 称计划将中国 150 名工程师调离到东南亚及印度市场,后又是紧接着滴滴宣布联合软银向 Grab 再注资六亿美元。另外起步于东南亚的新加坡版“闲鱼” Carousell 也在上周宣布了 3500 万美金的 B 轮融资的消息。目前看来,人口超过 6 亿的东南亚市场正成为下一个风投关注的机会点。

就像红杉资本(印度)基金投资合伙人和红杉资本(新加坡)CEO 陈映岚向 36氪说的那样,他第一次在雅加达的星巴克接触 Gojek 团队时,Gojek 还没有 app ,甚至当时做的是 B2B 模式,但后来他们和 Go-jek 团队说了一些美国、中国以及印度公司的案例和趋势,比如 Instacart、达达、零号线的模式,同时从印度招了一群工程师到印尼做出了产品,几个月后 Go-jek 便高速增长,到后来有了今天的成绩。

而类似早期的 Go-jek 这种借鉴了成熟国家的成熟模式,又结合了当地市场特点,从而在一个蓝海市场中获得高速增长的故事很有可能在接下来的东南亚市场不断重演。如果你对这个新兴市场中的机会也感兴趣,欢迎邮件联系探讨:yl@36kr.com。

本文被转载2次

首发媒体 36氪 | 转发媒体

随意打赏

滴滴融资10亿美金融资11亿美金10亿美金90亿美金30亿美金70亿美金50亿美金一亿美金十亿美金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