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无人机一双慧眼,极飞发布无人机视觉系统 “天目”

36氪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给无人机一双慧眼,极飞发布无人机视觉系统 “天目”

无人机行业应用,视觉系统往往必不可少,或可以通过视觉进行避障,保证飞行的安全性,或可以通过视觉收集相关的影响素材进行后期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目前的农业植保无人机往往还很少配备视觉系统。今天 极飞科技发布了“天目”无人机视觉系统 (XAIRCRAFT “XCope” UAV Vision System),帮植保无人机获得感知环境的能力。

36氪也联系了极飞科技,获知这一产品及技术将主要面向B端客户,预计一个月后会正式售卖,售价也暂不会对外公布,不过,产品不会单独售卖,只作为安全选配,应用于极飞最新发布的P20 2017款植保无人机上,SUPERX2飞控系统也会增加相应功能。

给无人机一双慧眼,极飞发布无人机视觉系统 “天目”

这次发布的“天目”视觉系统作用之一就是增加避障的可靠性。设备采用了双目摄像头设计,分别获得被测物体的两幅图像,通过计算图像对应点间的位置偏差来获取物体的三维信息,包括摄像头与物体的距离和视线内物体之间的距离等,再将感知的位置数据会被导入避障模块中进行计算,经过认知算法得到飞行控制指令,例如悬停、绕行或者继续执行航线等。

今年十月,极飞推出了地理信息服务,植保无人机用户可以直接基于高精度的位置信息生成自动化作业航线并标记障碍物,但诸如倒伏的树木,快速生长的树枝,新增加的电线杆,或者突然闯入作业区域的人,这些都会对机器的自主避障及飞行产生影响。结合“天目”视觉系统与,不仅能够减少前期测绘的时间,也可以提高作业的安全性。

此外,很多地区,夏季无人机植保是在夜间进行。“天目”视觉系统采用了主动近红外照射技术,因此也具有了夜视能力。

不过,不同于无人机电力巡检,无人机农业植保环境相对复杂,尘土、农药等有可能进入镜头或者粘附在镜头上,影响使用。为此,极飞采用了“风帘阻断技术”来保证镜头清洁。

事实上,增加了视觉模块,也增加了更多的想象力。目前,农业监测及精细化管理也是一个新的方向。这方面,国内外已经出现了不少通过卫星遥感图像进行分析的公司,包括Descartes Labs(从美国国家实验室剥离)、乳业巨头Land O’Lakes于2013年收购的Geosys、国内的佳格大数据等,但是因为遥感图像的分辨率有限、会被云层遮挡,实际运用中也产生了一定困难,另一家公司Mavrx近期已经转向无人机监测农业生产。如果开发相应的应用,极飞的无人机也有可能开发出更多的功能,比如与现有业务结合,识别农田里的病虫害,针对性的喷洒农药;拓展新的业务,切入农业生产监测环节。

给无人机一双慧眼,极飞发布无人机视觉系统 “天目”

利用无人机进行农业植保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但多是使用固定翼产品,成本较高。近年来因为多旋翼无人机的出现,使得创业公司获得了新的机遇。极飞从2013年左右就切入这个领域,是很早入局的玩家。截止今年 10 月,极飞的500人服务团队已经完成超过 200 万亩的农田喷洒,还接入了支付宝。

中国有20亿亩耕地,每年植保需求约86亿亩次,劳动力缺乏,效率低下,模式粗放,应用航空植保的只有2%,远低于美、日的50%。近年来,不少公司也看中了这个新的机会,开始切入这个市场。大疆、零度智控、极飞等厂商切入无人机整机环节,农田管家采用“滴滴打药”的模式切入希望打造交易平台。这种激烈的竞争,也使得各家厂商都在技术、产品上不断迭代,提升竞争力。

不过,受制于中国的国情,短时间内或很难快速普及。一方面,中国长期都是小农经济,农田、农户分散,大农场还很少,增加了推广的难度。另一方面,目前无人机植保的成本还没有强大的吸引力,36氪此前的文章里曾算过一笔账,以水稻举例,无人机服务普遍在10元/亩,而人力每天需要支付120-150元,可喷洒十余亩,两者成本还基本接近。

随意打赏

极飞植保无人机极飞农业无人机无人机视觉极飞无人机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