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过腾讯的新媒体峰会,今天想了想新注意力经济的想象力在哪里

36氪  •  扫码分享

注意力碎片化已经不是什么稀奇事了,可但到底有多涣散?这两天听了个腾讯的新媒体峰会,它们给了一些研究数据(研究方法我这边不太清楚),我们可以参考一下。

2/3用户看电视时使用一种其他媒体,平均每天浏览40个网站,每小时切换程序36次,每100秒切换一次应用程序。

媒体已经覆盖睡眠以外所有时间,不过,用户注意力的稀缺程度超出想像,是否继续看下去只取决于前15秒(这个比我想的要长...)

20万用户中每天使用移动终端超五小时的用户达到26.6%,在3到5小时的区间有将近五成的用户

这让我觉得人与媒体的关系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候都要相爱相杀,我们的确把醒着的时间都给了媒体和各种有媒体属性的社交网络,但是,大多数媒体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花大力气去争抢我们的注意力。 人正在被自己创造的新媒体改变,同时媒体也在反观自身做出相应的改变。

一方面, 以上数据反应在行为上是用户需求的分层,比起深度阅读而言,浅阅读和泛阅读占据了用户需求的主体。腾讯以自己产品为个案作了分析。

p3

设备在变,用户行为在变,因此媒体也在变 ,无论是对社交网络还是智能推荐的利用都是为了进一步挖掘注意力资源的长尾。

据腾讯数据,无论是独立的第三方新闻客户端还是社交网络,人们注意力的分布规律是类似的,娱乐、明星、犯罪、体育科技都是人们关注的大头。这样看来,社交网络在满足用户的基本资讯已是够了,人们为什么还要专门跑到你媒体网站或客户端上来看呢?

当信息越来越贬值的时候,媒体应该拼什么呢?媒体跟社交网络比应该拼什么呢,速度还是要拼的,但个人觉得拼得不应该是处处可得的零碎事实,“快是快在媒体特有的稀缺内容,基于大量的事实提供新的事实发现和关联性。”我把这理解为我们 36氪 内部正在努力做的“即时的深度”。

而且这些到头还是要通过各种以社交、兴趣数据为核心的再分发出去,虽然分发出去大家关注的热点基本是重合的,但社交网络有助于筛出用户个性化的那部分阅读口味。

然后,问题又来了—智能推荐到底是个贴心助手还是魔鬼?腾讯网总编辑 陈菊红 讲了一个WIred撰稿人做的实验:他在Facebook上连续48小时给Feed流中任何一篇文章都点了个赞,不管是数十载未见的朋友,还是别人家的小狗都没放过。第二天他发现自己Feed流中出现的基本都是广告。然后他又点了一篇支持以色列的文章,信息流又转向了极右的内容。

要保持跟世界的同步热点资讯是是所有人的刚需,这跟喜好关系不大,对那些有喜好属性的信息而言,喜好也有动态性。类似的问题今日头条上肯定也是有的。

这说明,偏向不意味着需求,历史不意味着未来,点击不意味着喜欢。如此,衡量注意力的主要指标“点击率”是不是值得商榷, “浏览器运作时间” “视频播放时间” “页面停留时间” “互动时间” “鼠标移动” “文字输入” “页面滚动” 这些能够追踪行为的指标都应该被纳入进来。为了给内容生产方和广告主提供更有意义的量化工具,尼尔森宣布自家的评估系统扩展至所有数字内容也是顺应用户行为做出的改变。

关于媒体的生态,它们发生的大前提都在于移动化,也是基于这点说回来媒体形态本身也有三个趋势,那就是视频化、社交化以及媒体化。这相关分内容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彭兰教授分享的。由于移动互联网已经裹挟了我们每个人,我每天路过的菜贩也是智能手机不离手的,学者的研究成果并不会令人惊讶。还是看下这个样本为20万的数据:

我们调查每天使用移动终端超五小时的用户达到26.6%,在3到5小时的区间有将近五成的用户,应该是移动终端非常重度的用户,他们除了工作和学习,把剩下的时间都贡献给了移动互联网。

第一、就是是不是在社交平台上分享新闻?第二、我们是不是因为社交平台而增加了新闻关注度?第三、是不是因为社交的使用而增加对于新闻的了解?这三个比例都达到将近80%。

那么移动媒体用户,新闻消费是他们最重要的需求,除此之外他们对于新闻之外的领域也有广泛的兴趣,娱乐也是重头戏,娱乐里面视频、小说几乎是平分秋色,当然还有29%的用户他们还有更广泛的需求。

差不多三成用户在移动终端上有过对于娱乐付费的经历,他们愿意为娱乐内容进行花钱,但也还有差不多40%的用户表示,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都不愿意花钱买娱乐。

将近三分之一左右的用户他们会不加思索,在任何场景任何情况选择用移动终端进行购物,这一点是超出想象的。

媒介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充当着社交货币的作用,当然它的流通也依赖更充分的社交机制为支撑。我举个例子,Bilibili,它看起来是一个视频网站,但实际上社区的氛围是有的,但除弹幕以外并没有太好的社交支持,目前只能找内容,并没有找人的机制。像我们 36氪 ,假设每个作者都能牛B到成为明星作者的话,这样找人机制是很好用的(否则找的价值不大大),内容、观点、想象力能在人与人之间流动起来是件超赞的事,从而分层出尽可能多的UGC用户来为 36氪 生产内容。多说一点,我们的作者是不一定是只有媒体这一个属性,如果她的Profile也可跟他在氪+、Next上生产的内容连在一起,可能我还能找到他看好的项目、Po过的产品等等,这都还有更多的想象力。

当然,集结了人的关系的地方是有潜力架接服务的,移动支付现在早已不是电商网站当年撒下的闲棋冷子,而是整个移动互联网的基础设施了。但如何将人们注意力停留最多的内容与支付打通才是关键,当然我并没有傻到要对内容收费,起码新闻、网文、短音视频我觉得肯定是免费的。

想到更好地理解用户行为,避不开的一个概念是场景。彭兰教授觉得场景在移动时代是个要深挖的要素。 场景未必局限于空间环境,更多是人们在某种特定情景的行为,场景和社交已是移动互联时代媒体的两大要素,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我们只讲内容和形式

以往场景往往是固定的,现在卫生间、床、公共交通工具都是更细碎的场景,场景与场景的转化也越加频繁。懂场景,利用好场景理解用户行为才是关键。如LBS,现在强调的是此时此刻的场景,也许我们需要把它往前再延伸一点,或者往后延伸一点。当一个用户在书店的时候,如果我们能判断他从家里赶过来还是他从别的地方赶过来,就有可能判断是专程而来还是随便逛逛,往往延伸能不能诱导他去看场电影?

这四个要素都充分利用了的产品应该还是多见,你有什么想法想和Chloe交流的可以邮件我,想来跟我一起Cover社交&文创领域的自认为能给 36氪 带来一些改变的人请邮件我,xyy#36kr.com。

姑娘好困,要去睡觉了, Dream sweet。

[ 36氪 原创文章,作者: Chloe]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