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之——因果倒置的锦上添花

36氪  •  扫码分享

编者按:本文作者曹政,常用 ID caoz  ,资深 IT 人,从事互联网工作十余年。技术大牛、数据控、历史控、考证控。曾参与创建一统统计、cnzz 站长统计,曾主持搭建百度商业分析支撑平台。文章首发于其微信公众号 “caoz 的梦呓”(微信号:caozsay),授权 36 氪发布。

傲慢与偏见之 - 谷歌中国逆袭史

傲慢与偏见之 - 防火墙与竞争力

前言:

本系列的由来,第一篇就说了,是基于这边一个师姐的咨询和调研,这个咨询和调研的问题,基本上是基于一些西方的评论,和部分中国评论家的言论。         

我将当时的一些回答内容和观点,二次整理,形成本系列文字,并尽可能用案例来证明这些观点。当然,有些读者引用了我旧文,摆事实,讲歪理 ,你为啥只讲有利于自己的案例啊,嗯,其实我也想讲反例来着,这不还没找到么。  

就好比昨天有人提到的反例,supercell 的游戏在中国不挺火的么,是呀,可是干嘛 supercell 这次要找本土发行商在大陆推皇室战争呢。前几年植物大战僵尸 2 也是啊,好多热销全球的游戏到了中国都要和本地公司合作发行,为什么啊为什么!

还有好几个人说,chrome 在中国占有率不挺高么,用微软来讲到更合理一点,chrome 的安装量有多少是来自于 360 啊啊啊,微软倒是真没对手啊,但互联网领域毫无建树有没有啊。

这里必须多说一句,那些说 chrome 占有率高的人,请仔细去看一下那份调查报告,里面没有 360 浏览器不觉得奇怪么?360 浏览器部分使用了 chrome 内核,并在在 3b 大战的时候为了不让百度屏蔽主动抹掉了客户端特征,所以导致其市场份额第三方完全无法跟踪,所以这笔帐就算到了 chrome 头上。 真以为有 30%多的中国网民主动去下载原版的 chrome 浏览器?? 数据感的培养,敏感性的培养,这里就是一个案例,你看到这个榜单的时候,应该能第一感察觉到,榜单里没有 360 浏览器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做不到这一点,说明敏感度不够。

今天这篇我估计反例会多一些。现在进入正文。

第一,政府管控和准入制度是不是企业发展的避风港。

中国现在政府管控互联网的力度非常大,我相信所有从业者都能知道,网站域名备案制度,bbs 讨论组备案制度,视听许可证制度,文化部和版署的各种审批。相信每个从业者都不厌其烦。

海外就出现这样一种论调,因为中国互联网发展的特别好,所以证明中国政府的这套管控制度是行之有效的,而且也证明这套制度保护了本土企业,遏制了海外企业的落地。这一点到是真的,很多海外公司进入中国,最头疼的就是跟政府打交道,搞定各种备案和许可证。

那么我的观点是,中国互联网之所以发展的好,是因为发展之初,政府不太懂这玩意,没怎么介入,所以呈现了一种野蛮生长的态势,一些在传统领域难以出头的各种人才,纷纷转战互联网,由于当初进入门槛低,竞争比拼的是产品和服务,才会有很多诸如李兴平这样没有背景,没有资源的人可以脱颖而出。

然而,当这个行业发展迅速,钱越来越多,影响力越来越大的时候,当然,其中也存在泥沙俱下的情况,政府才开始说,我要管控,我要审核,那牌照。这提高了进入门槛,也增加了竞争的不平等,一些优秀有活力的中小企业因为牌照和审核的因素被迫关闭或者转型,而一些仅仅依靠后台和背景资源的企业得以生存,甚至发展。实际上,这种管控制度正在扼杀新兴创业者的积极性和发展空间。但毕竟我们之前的人才积累,和中国特有的肯拼的工作精神,让我们看上去有了不错的行业现状,但我必须要说,如果没有这些管控,其实可以更好。 

海外公司在中国竞争落不了地,没有机会 ,不是从政府管控开始的,这个历史昨天回溯过了,不再赘述,如果说海外巨头落地中国的问题,说真的,傲慢和偏见是放在第一位的,不尊重中国市场的特点,不尊重中国网民的诉求,同时也不尊重中国本土的人才和他们的能力,这也是我这个专题一直要强调的。 这个问题不代表否认海外巨头的产品和技术,在哪个市场成为巨头都不是简单草率的事情,很多人在此纠缠不清,非要不断强调海外巨头多牛逼,这其实也是一种傲慢和偏见。 

实际上,我多说一句,在中国很多政策里,很多地方政府眼里,外资,外商是比民办企业高贵一等的,民办企业在相当时间里,所遇到的障碍和困难比外资更甚一筹,这其中的苦闷哪说理去。外国巨头企业但凡有落地中国的,在中国遇到一些问题,政府处理的时候多少还要顾及一下国际声誉的问题(微软版权问题最典型)。我们很多民间草根创业者遇到问题,直接关站断网,哪给你说理的机会。更不用说大招牌下的人才竞争力问题,外国互联网巨头凭借国际影响力,在中国人才招聘市场上的追捧程度,相信每个从业者都明白,所以,所谓不平等竞争,还说不好谁比谁有优势呢。(别说别人,我当年也是一门心思想进国际互联网巨头啊,奈何人家看不上咱啊。回到 2002年,百度,腾讯阿里和雅虎中国在招聘会上,请问哪个对人才的吸引力强。)

第二,关于政府扶植与企业发展的逻辑

前段时间有一些网络热文,反鸡汤八卦文章,告诉大家,其实马云是有背景的,马化腾爸爸是官员,这些人的成功无法复制,大家还是洗洗睡吧。

这种文章非常白痴,在马云和马化腾刚开始起步的时候,你去回顾他们的创业史,或者去直接跟他们创始团队的人沟通,有个屁资源可以用,有个屁背景可以炫耀,苦巴巴的熬,受人冷眼有没有,融钱的时候国内资本连正眼都不带瞧一眼的有没有,马化腾差点把公司贱卖的时候他的背景和资源在哪里。

今天,我们很多人依然会说,你看这些巨头,政府各种扶植有没有,各种政策倾斜有没有。

真相是,政府只会锦上添花,因为企业成功,所以政府扶植,以作为执政者业绩来宣扬,而不是相反。如果政府扶植和政策倾斜有用,那么最大的中文搜索将是人民搜索,绝对不会是百度。 如果政府扶植和政策倾斜有用,最大的通讯企业应该是大唐电信,绝不是私营的华为。td-sdma 这个历史我不用再重复了吧。 如果政府复制和政策倾斜有用,最大的国产手机厂商应该是普天,绝不是华为和小米

普天这个例子我重述一下,以前在 donews 骂那群人的时候我举过这个例子, 话说当年政府有一个准入政策,所有海外的手机品牌,进入中国,必须跟中国的公司合资(类似汽车行业),并且由中国公司控股,在这种拉郎配的情况下,中国通信产业的亲生儿子普天集团,就跟当时如日中天的诺基亚结姻了,当时诺基亚每在中国卖一部手机,普天就能分到利润的超过 50%,白捡钱一样一年收若干个亿。但我们要有国货啊,要国产品牌啊,所以普天就从韩国找代工,生产所谓的自有品牌的国产手机,因为质量一般牌子又不受消费者待见,当时每卖一部,普天集团要倒亏一两百人民币。当时我就说,好吧,作为一个爱国青年,我们应该是买一部诺基亚让中国公司赚 200 块呢,还是买一部国产手机让韩国公司赚钱,而中国公司赔 200 块呢。

今天,你还听说过普天手机么? 华为和小米的手机行销全球,他们何曾享受过这样的政策福利?

汽车行业也是如此,中国上汽,一汽,在政策福利下坐地收钱,专家们说以市场换技术,结果是,中国汽车产业靠政府红利赚了多少钱,破桑塔纳破捷达人家那边都可以进博物馆了只有中国还在卖,连碰撞试验都过不了的车硬说是皮实耐用。但是这些企业有全球竞争力么?躺着帮洋人赚钱分钱罢了。反而是在政策红利之外的吉利集团硬是把沃尔沃品牌收购下来了。

政策福利,政策扶植,在大多数场景下只会滋生腐败,养育蛀虫,喂饱了一批躺着赚钱的洋买办。竞争力从来都是市场上真刀真枪打下来的。

马化腾在苦巴巴创业的时候,根本不会有任何一个政府领导当他是回事,人家公司做到几百亿上千亿美元市值了,政府当然来说了,你看,这块地我给你,这边的政策我给你,为啥,政府要政绩啊。你牛逼了,政府要借你做政绩,白给你好处你要不要,然后,一群喷子就说了,哎呀哎呀,都是政府扶植才会有竞争力的,你没看到政府扶植的亲儿子们已经全挂了么。

参阅旧文:为什么说资源往往是种包袱,其实今天很多内容以前都讲过。

今天的结论,我们说政府扶植和企业竞争力的关系,希望大家明白,你企业牛逼了,政府就会来扶植,政府最喜欢做锦上添花的事情,这倒不是中国特色,差不多大部分国家政府都是如此。 很多人把因果搞反了。

以前 IT 行业有  “巨大中华” 一说,其中出身最寒酸,最没有政府背景的是华为,今天你说政府扶植华为不,当然扶植,但你要搞清楚因果。

最后,政府管控并非完全一无是处,发达国家的互联网其实政府也会参与管控,但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什么都管,这就让人不爽。中国互联网的创业环境已经远远不如十几年前,但相比于其他行业,依然是具有相对的公平性。 我还是那句话,希望有志气,有才能的年轻人,在择业的时候,去市场竞争相对充分,靠实力和本事吃饭的行业和领域。

感谢互联网,否则我都不敢想象我的人生会有多么灰暗。


本系列还有最后一篇,山寨与创新,欢迎继续关注。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