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新闻传媒专业毕业生,这么多报纸停刊了,我该去哪儿找工作呢?

36氪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我是新闻传媒专业毕业生,这么多报纸停刊了,我该去哪儿找工作呢?

作者麻宁:娱乐工场投资副总裁,微信公众账号“麻范儿”(maningvivian)主笔。曾任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新闻主播、时政记者,央视、央广、中国教育电视台新闻观察员、评论员。文中图片资料和部分采访由助理编辑王艺瑾提供。

本周的京城传统媒体,几乎遭遇了一场“大地震”。

10月17日凌晨,微博上开始流传《京华时报》和《新京报》要停刊的消息,网传前者工作人员将并入北京晨报,后者工作人员则将并入北京日报报业集团。

风口浪尖上的两家媒体,此时的一举一动都很值得玩味。

《京华时报》在16日深夜发微博称“要生活得漂亮,需要付出极大忍耐。”

我是新闻传媒专业毕业生,这么多报纸停刊了,我该去哪儿找工作呢?

这条简单无奇的微博,平时看就像《人民日报》官微“你好明天”那样例行公事的鸡汤,结合今时今日的局面看来却大有深意。

《新京报》官方微博则发布了辟谣消息:网传“新京报将并入北京日报集团”,绝无此事!

我是新闻传媒专业毕业生,这么多报纸停刊了,我该去哪儿找工作呢?

但据钛媒体报道,有接近新京报高层人士透露,新京报社长戴自更已向组织提出辞呈,目前正在走离职程序。据传戴自更有意去创业。

有媒体用了个很微妙的题目报道此事:《新京报单方面宣布:未并入北京日报集团,绝无此事!》

请注意其中最赞的三个字,“单方面”,措辞严谨,又传递出很大的信息量。

其实如果有心,会发现这几年纸媒的关停已经接二连三。远的不说,近的有:

◆  2014年1月1日,上海《新闻晚报》正式休刊(我的朋友谢小嘤曾就职于这家媒体多年,她当时还不无感伤地发微博表达了留恋和不舍);

◆ 2016年年初,许多人心目中堪称“腔调”与“型格”代表的《外滩画报》停刊,另一位平素与我交好的大姐曾是外滩高层,临近退休之年的她开始不得不重新思考“创业”的问题;

◆ 今年8月《东方早报》结局尘埃落定——将于2017年1月1日停刊;

……

就在上周,我和几位朋友讨论到纸媒纷纷关张的局面,那时我还说:“上海是淘汰纸媒的先锋区,北京的情况跟上海太不一样了,有很多东西受政策的影响,几大纸媒(日报、晚报、北青、晨报、京华、新京报、法晚)即使活得不好,也未见得会直接关停。”没想到这个预测这么快就被“啪啪”打脸了。

“京华”已成烟云,新京报也可能载入历史。朋友圈中,仍在传统媒体工作的朋友一片哀叹,怀念那些逝去了的“黄金时代”;已经先一步从传统媒体出走的朋友半是感慨半是清醒:“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这是不可逆转的时代大势。”新媒体从业者集体欢呼:“纸媒已死,阅读习惯基本完成了从报纸杂志到移动互联网的迁移。”

而我,则特别注意到了一个特定群体的声音——他们是各大高校新闻传媒专业的学子们,尤其是应届毕业生们。

在这个变革太快的时代,他们迷茫有之,惶恐有之,讶异有之,太多的人不禁要问:我是新闻传媒专业毕业生,这么多报纸停刊了,我该去哪儿找工作呢?

 拿不到北京户口,你连在这里开滴滴的资格都没有!

燕子是“麻范儿”团队的运营负责人,明年夏天她即将硕士毕业踏入职场。我很关心燕子的求职事宜,就这个话题跟她交流过很多次。虽然已经在新媒体运营领域颇有经验和心得,但眼下燕子仍是把“找一个有户口的传统媒体”作为求职的首选,同时也在复习国家公务员的考试。这个选择背后的逻辑其实很简单——从我毕业工作的2009年到燕子走入职场的2017年,虽然已经过去了8年,虽然移动互联网已经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社会,虽然各种各样的创富神话每天都在发生,虽然BAT和层出不穷的App、微信公众号已经重新洗牌了媒体的格局和走向……可是“北京户口”这个神奇的存在,其含金量却在一路走高。近期出台的网约车新政不是最好的证明吗——拿不到北京户口,你连在北京开“滴滴”的资格都没有。而众所周知取得北京户口最具操作性的途径就是应届毕业生求职,那为什么不抓住这难得的机会解决掉这个对自己买房、买车、未来子女入学以及更多大大小小方面有巨大影响的户口指标呢?

燕子还说,在近期学校的一场招聘会上,有企业直接挂出“北京户口”四个字,不管是什么专业的同学都要排队多看两眼,围得水泄不通,没有户口指标的公司,想要收几份简历都成问题。但问题是,一般解决户口的单位工资都不会太高,尤其是学新闻传播的只能去做文职岗位,面对理想和现实,薪资和户口,大部分同学只能选择其一,现实就是这样,你总想找个饭碗,并且是能不断变大的饭碗,还要家人朋友都认为好的饭碗,迷茫、焦虑,该何去何从,真的想好了吗?

你别光看薪水啊,一个北京户口值50万呢!

“干一年,户口的事妥妥解决我就走。”这是何钊(化名)告诉我的。

何钊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应届本科毕业生,他是同学中为数不多的在今年10月就已经基本敲定工作去向的人。给他offer的是一家专业背景很强的传统杂志社,隶属某国家部委。何超坦言对这家杂志社涉及的专业领域自己一无所知且毫无兴趣,我问他身为人大新闻系毕业生,会不会觉得去这样的地方太可惜了。何钊摇摇头:“虽然杂志社给我开出的薪水是税后不到5000,可你别光看薪水啊,这边是解决户口的,一个北京户口现在据说值50万呢!“由于新员工真正的户口迁入大概要到入职当年的11月至次年的2月才能落实,何钊的想法是在杂志社晃悠一年,等户口板上钉钉了就辞职。

“那之前你可以在北京买个房子,将来把户口从单位集体户口迁出,落在自己的房子上。”我建议他。

何钊一脸“何不食肉糜”的表情看着我:“姐,你买房那是2009年啊!以现在的房价,一年之内让我在北京买房?中彩票都不够的呀!”

我是新闻传媒专业毕业生,这么多报纸停刊了,我该去哪儿找工作呢?

研究生开学第一课上,导师给我们讲的第一课就是纸媒不会消亡。

丹丹是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专业的研究生,《京华时报》虽然是一家北京媒体,它即将关张的消息却也在千里之外的重庆引起了丹丹和室友们的热议。身边的同学们见解基本分两派:一派认为刚毕业要获得历练,更好的方式依然是去纸媒,尤其是从最基础的社会新闻记者做起。另一派则认为,现在身边的同学们没有一个人是通过报纸获取信息的,“两微一端”(微信、微博、新闻客户端)才是新闻从业者更好的实践战场。“

“我的导师是传统报人出身,所以他对纸媒还是很有感情和信心的。”丹丹告诉我,“研究生开学第一课上,导师给我们讲的就是纸媒不会消亡。唯一改变的是,纸媒会在数量上减少。导师还预测未来的省市级报纸会以一家党报、两家都市报的格局存在。可是现在隔三差五就能看到优秀的媒体人离开原单位跳槽到新媒体,再加上像《京华时报》这样知名纸媒关停的消息,我真的很难讲,导师的预测就一定是对的。”

两年后的我,真的要进入这种低效、消极的单位去,只为得到一个外人听起来好听的title吗?

王月(化名)是武汉大学新闻专业的研究生,我是在一次自媒体领域的论坛上见到她的,当时我们的座位恰好挨着。几位在自媒体领域做得很出色的公众号主理人陆续上台分享之后,王月的眼里闪着激动的光:“这次论坛让我学到好多,原来优秀的自媒体人都是这样,既聪明又勤奋!”

今年暑假王月曾在北京一家传统媒体实习了两个月。那家媒体很符合王月父母对她未来的求职期待——名头高大上,工作清闲,出门采访打交道的人都因为单位的头衔而对她客气恭敬。王月说如果不是这次论坛,她也许就会毕业后留在那里,可是现在想法却有变化。然后她给我讲了自己暑期在那家传统媒体实习的所见所闻:

就拿员工日常的一天工作来说吧,八点半着急刷完脸,就开始了一天“喝茶”式慢节奏的生涯。上午比较忙,下午事情很少,大部分人都在喝茶、打瞌睡、浏览网页中慢慢度过。到了四点五十左右,大家开始摩拳擦掌,蓄势待发。五点刚到,大家不约而同离开自己办公区域,赶紧刷脸、下班。

讲完这些,王月不无忧虑地说:“一边是自媒体人争分夺秒地与时间赛跑,一边却是传统媒体无所事事地磨洋工。这样两相对比,传统媒体怎么可能不落后呢?而两年后的我,真的要进入这种低效、消极的单位去,只为得到一个外人听起来好听的title吗?”

传媒圈变脸太快,你刚弄明白这一秒它在干什么,下一秒它又变了!

柏林(化名)是“麻范儿”的另一位编辑,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新媒体专业大二学生。《京华时报》即将关停的消息传出时,她正和几位不同专业的大二同学聚餐。作为国内最知名的传媒领域院校的学子,这个话题迅速引起了他们的热议。

不同于刚摆脱高考噩梦、对大学生活一无所知的大一新生,自称是大二“老腊肉”的他们经过一年的专业学习,已经对自己的专业和整个传媒行业有了一定的认识和见解,是半条腿跨进传媒圈的人了;和面临毕业季、纠结于“到底是进入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行业”的师哥师姐不同,他们还没有太大的就业压力,仍有更多的时间去深入思索和细致规划自己的未来。

柏林除了在“麻范儿”团队担任编辑,还是传媒大学官方微信的主编。一年多的微信运营经历,让她在自媒体领域积累了许多心得。很多传统媒体人辞职后都会把微信公众号作为起跳的第一步,公众号目前也是内容创业者们的最优选。但柏林最近很苦恼,她觉得自己所有的竞争力都只能通过微信公众号运营体现,但公众号的热度又能持续多久呢?她未来想转战广告或者公关领域,却不知这是否代表之前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得从头再来。

非衣(化名)同样是新媒体专业的学生,就在别人挤破了头想要进入新媒体领域时,专业对口的他表示,自己更想去腾讯百度这样的互联网公司,从事产品策划和运营的工作。“更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吧!打怪升级,不停地刷项目,比写稿有趣多了。”目前他已经获得滴滴事业部产品实习生的岗位。在很多大二学生眼里,这是一份令人艳羡的实习机会。

聪聪(化名)则是新闻学院传播学的学生,她明确表示,将来不会从事任何与传媒相关的工作。“传媒圈变脸变得太快,或许二三十多岁的时候还能跟得上节奏,但到了四五十岁就很难保证了!”《京华时报》即将关停的消息传出后,聪聪这样抱怨,“之前和《界面》的CEO有过一些交谈,这位在传媒圈奋斗了大半辈子的资深媒体人坦承:自己已经跟不上这个时代的节奏了!连资深媒体人尚且这般战战兢兢,更何况我们这些涉世未深的本科生呢!”聪聪决定硕士研究生攻读语言类专业,她现在学法语的热情远远大于学本专业。

石小盒(化名)是动画学院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传说中的技术大神,中传电视台的一把好手,转播、后期都不在话下,大一就帮重庆卫视做过视频包装工作。在问及“纸媒落没后,下一个遭殃的会不会是电视台”时,他摇摇头,说:“电视台会一直存在下去,现在各个电视台都在新媒体领域有所探索和改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已不是完全的传统媒体了。”至于以后会不会在电视台一直工作下去,他再次摇头:“未来会进军电影行业,电视台的工作只是一个过渡。”

我是新闻传媒专业毕业生,这么多报纸停刊了,我该去哪儿找工作呢?

△中国传媒大学2015届毕业本科生签约传媒类单位领域分布

我是新闻传媒专业毕业生,这么多报纸停刊了,我该去哪儿找工作呢?

△中国传媒大学2015届毕业硕士研究生签约传媒类单位领域分布

几天前,腾讯传媒《全媒派》曾经发布了这样一篇文章《求职季新闻学子群像:站上十字路口,他们的迷茫与抉择》。通读全文,截至目前拿到offer的寥寥无几,少数几个拿到offer的也都集中在互联网、创业公司。而被统一问及的一个问题:“感受到就业压力了吗?”上,所有人的答案惊人一致:“太有了!”

我是新闻传媒专业毕业生,这么多报纸停刊了,我该去哪儿找工作呢?

我是新闻传媒专业毕业生,这么多报纸停刊了,我该去哪儿找工作呢?

△截图自《全媒派》

几年前,我也曾是一名传统媒体人,硕士毕业那年,我也和今天的燕子一样,对面试的所有单位都有一个最基础的要求:“解决北京户口”。当年我拿的offer也大多是传统媒体:新华社、央视、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国海关出版社、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最终我选择了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并在那里工作了5年。这家媒体在业务上还是很有追求的,我在5年的时间里(特别是入职的头两年)学到了很多。

可是后来我发现,这份工作虽清闲,但套路太容易掌握了。我不必偷懒就可以只花1小时干完全天的工作,那么剩下的时间要干什么呢?

如果是现在,我可能不会有这个疑问——那就写公众号啊!于是我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就是在传统媒体工作的同时,顺手运营自己的公众号。渐渐的,这个公众号越做越大了,运营者往往也就从原来的单位辞职了。现在我们熟知的《严肃八卦》的萝贝贝、《六神磊磊读金庸》的六神等等,都曾走过这样的道路。

我是新闻传媒专业毕业生,这么多报纸停刊了,我该去哪儿找工作呢?

△数据来源:@娱乐圈那些事

我当年的选择是辞职创业,做了一个移动互联网的产品。也是在创业团队,才真正感受到那种“一分钟掰成两半花”的争分夺秒感。那之后我的很多同事也陆续离职,有人去了乐视、有人去了阿里,还有人去了投资机构。

更让我震惊的是,直到今年夏天我听说,当年我辞职时特地跟我一席长谈挽留我的台长自己,也辞职了。

局级干部啊,这份说辞就辞的魄力让我钦佩。而他的辞职也在我电台的老同事之间引起了不少震动,有人说,未来回头看这件事,很可能是电台历史上一个标志性的分水岭。

而我依然记得2014年我辞职的时候,还有很多人表示不解:“待遇那么好的工作,怎么好好的就不做了?”

如今传媒人的出走早已不是新闻,也很少有人再问类似的问题。

我是新闻传媒专业毕业生,这么多报纸停刊了,我该去哪儿找工作呢?

△报刊业重量级人物出走动向(数据来源:传媒+)

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我现在的公司开发布会需要邀请一批电影条线的记者,我负责媒体的邀请工作。刚好几年前我在传统媒体工作时曾深度参与过北京国际电影节,手上有一批电影记者的联系方式和资料。于是今年我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联系了那批老朋友。

出乎我的意料,他们大部分人还在原单位,联系方式也没有变,只是职位可能高升了,大部分人做到了中高层。

发布会当天见面时,他们中的好几个纷纷跟我说:“你这几年的跨度真大呀!回头要找你好好聊聊,到底咱们这批传统媒体人出走后,能做点儿什么?”有几个也向我表达了当下的焦灼感——明确地看到变化已经到来,却不知该怎样拥抱这种变化,以及要为拥抱这变化付出多大的成本。而在我看来,他们中的很多人,有极强的内容创作能力和很好的工作作风,这种才华、能力、人脉,在更合适的机制下,被更大程度地调动和激活后,是可以创造出更大价值的。

两个月前我去主持全国报刊媒体融合创新论坛,参会单位都是国内响当当的纸媒:人民日报、南方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新京报、浙报集团……许多单位的社长、总编上台讲到了他们经营管理模式上的创新,可是台下评委的一句问话就让很多人泄了气:

“你们现在这个新孵化的项目,你个人在里面有没有股权?”

答案大多是没有。一个传统媒体要求新求变,从原来团队中抽调了几个精兵强将去孵化新项目,项目越做越大,营收越来越好,可是这些创始团队成员,由于体制所限个人是没有一点股权的。这样的团队创业热情和能动性,怎么能和市面上常见的那些创业团队相比?

更让人遗憾的是关停的《外滩画报》,由于种种原因,杂志停止运营以后,“外滩画报”这个品牌从投资方到运营方都不能继续使用了。这么有含金量的一个商标就这样被废弃了。作为曾经的“外滩粉”,我听到这个消息时,真的还蛮心塞的——其实在如今这个时代,有没有那本实体的杂志并不重要,如果保留了这个品牌,它本来是有机会做成中国的Monocle,成为一条覆盖生活方式和消费升级的全产品线的……

我是新闻传媒专业毕业生,这么多报纸停刊了,我该去哪儿找工作呢?

纸媒关停、报人出走,背后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有政治的原因,有体制的束缚,有技术的革新,有注意力的分散,有部分媒体人的自暴自弃,也有另一部分媒体人的突破自我……我当然还牢牢记得那些纸媒历史上的辉煌瞬间,比如《南方周末》曾贡献了最脍炙人口的新年献辞“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比如《新京报》曾用“负责报道一切”让知识分子们热血沸腾;比如《三联生活周刊》曾是中国最中产阶级文化趣味最早的寄托阵地……可是如今,一切都不一样了。

现在的我,把阅读深度报道的需求转向了36氪的特别报道;关注了《老道消息》和《42章经》以获取创投新闻;在《李翔商业内参》了解产经动态;而生活美学的那点需求,则转向了《一条》《二更》。这是我作为一个用户的自然选择,也是时代的趋势。

我更记得,当年朱德付创办《京华时报》时,给这张报纸的定位是“百年京华”;

程益中给《新京报》写的发刊词则是“一出生就风华正茂”。

很可惜,没有百年之远,我们对它们最后的记忆,都只能停留在青春期了。

但另外一些人,在另外一个领域的青春期,也许才刚刚开始。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