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装类B2B平台“批来批往”宣布获得Pre-A轮融资,服装批发行业还有机会?

36氪  •  扫码分享

今天,批来批往(原来名字为 “批批”)创始人丛锡兴告诉 36 氪,他们刚刚完成了一笔 Pre-A 轮融资。此轮融资由劲邦资本投资,具体金额,不方便透露。据了解,批来批往曾在 2015年 获得 300 万元的天使轮融资,投资方包括源码资本以及个人投资者吴宵光(腾讯前电商副总裁,现为微光创投创始人)。

批来批往的模式简单可以概括为垂直版本的阿里巴巴,做的是女装领域的 B2B 平台,连接的是批发商和零售商。但是区别于阿里巴巴,批来批往又有自己的三个特点:

首先,阿里巴巴平台上是先收取批发商一定入驻费的,金额大约 3000 多元,批来批往是免费入驻,免费开店模式。

其次,批来批往有线下服务站点,为批发商服务。批发商接到订单后,把货直接送到批来批往的服务点,由批来批往进行拼包服务和质检服务。比如一个订单包含几个批发商的货,拼包后形成一个包裹,降低了物流的费用。质检主要是帮助零售商提前对批发商的货物进行质量和产品的检查,因为一般中低档货物会有 3%-5%的次品率。

再次,同样做 B2B 平台,阿里巴巴面向的零售商和批发商大多都是为网销服务的,而批来批往面向的是拥有实体店的零售商和服务商。这些实体店零售商们对于货物品质要求更高。

目前,批来批往的盈利模式包括四个方面:

1)广告费。批来批往是入驻免费,但是会有首页大橱窗、流量套餐等广告费。

2)物流 + 质检费。目前物流是由批来批往承接的,会收取一定的服务费。同时质检也会收取 2%的服务费。

3)佣金。收取 1.5%的佣金。

4)金融。由于零售商和批发商都会面临压货情况,因此对金融产品有需求,目前批来批往正在与相关产品谈合作,金融产品暂未上线。

据丛锡兴透露,目前批来批往平台上有 3000 家批发商,覆盖全国 20 万零售商。主要批发商覆盖了广州、杭州地区。目前批来批往在广州三大商圈:十三行,火车站,昌岗分别拥有线下服务站点。预计在 6月 份将开通杭州四季青站点。每一个服务站点里的质检和拼包人员都是兼职的,平均一个站点 2-3 名兼职员工。

丛锡兴透露,之所以进入这个市场,一方面是因为自己曾经在服装批发平台衣联网的工作经验,另一方面万亿规模的传统服装批发市场里有很多机会可以挖掘,比如,现在好的货源依然要去线下批发市场去找,零售商进货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高,经销商层层加价等。

目前批来批往总共近 20 名员工,一半为产品研发部门。公司主要成本为人员工资和线上推广费用。而线下服务站点是与批发市场合作,免费使用的。丛锡兴告诉 36 氪,由于批发市场里大部分批发商都在其平台上开了网店,给这些商户带来了销量,同时批来批往还免费帮助批发市场做公众账号的代运营服务,因此批发市场给批来批往免费提供了一块场地做服务站点。

对于现在柔性供应链的趋势,丛锡兴持不同看法,他认为个性化定制更多存在于标准化产品,在服饰上以西服,衬衫为主,但是像女装这种非标品,轻时尚,很多设计元素在内的品类,个性化定制是非常难实现的。往往一个成品需要十几到二十几个工艺,个性化定制成本非常高,实现起来比较困难。

目前 B2B 服饰批发平台还有一起火,59 网批,17 做网站等。

随意打赏

汽车b2b融资prea轮融资prea融资prea轮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