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预订折扣品牌服装并到线下店面试穿取货,"购引"想以服装O2O模式来为品牌店引客流并增收

36氪  •  扫码分享
我是创始人李岩:很抱歉!给自己产品做个广告,点击进来看看。  

餐饮O2O市场被团购以价格杠杆撬开 了,而线下品牌服装店依旧得面对营销渠道有限以及电商冲击等运营难题。购引这个服务正在先从以品牌服装打折切入线下商家市场,为商家消化库存的同时引来新客流,期望能为商家提高货品周转率并增收。

购引的移动应用中会呈现出各大线下品牌的打折服饰,团队告诉我平台上绝大多数单品的价格会比店内低,消费者可以限时抢购。之所以说是服装O2O,就是消费者先在购引中预定服装,客服会做订单确认,然后消费者可在限定时间内到线下品牌店面去试穿及购买。目前购引的服务地区限西安和石家庄,合作品牌约有30家(有Ochirly、Five Plus等)。而对于那些处在同个授权销售区域但是店面辐射不到的地区,他们会和品牌商量尝试邮寄服务。

以往线下品牌店在营销和库存消化上都是很被动的。服饰行业供应链规则和手机行业有些类似,就是品牌商会对各地区的代理商做区域保护,不允许不同地区之间的串货,比如说把A地区的库存卖到B地区,这样会侵犯B地区代理商原有的利益。而通过尾货电商渠道来消化库存,也是有运营风险的,就是"唯品会不敢收(品牌商对品牌形象有保护),天猫开不起"的状态。在营销渠道上,这些线下品牌店面不太能维护自己的发声渠道,往往营销活动都是跟着商场活动走。

购引的模式就是在帮商家解决库存消化和营销的需求,而对消费者来说则是可以有正品保证和衣服上身试穿体验。其营收方式会是收取成功交易的佣金。但是,仅依靠处理尾货的方式利润是不足以支撑的,核心还是在于促进新品销售。通过服装折扣向线下店面引入客流,然后入店客流产生连带销售。未来购引一是会扩充品类,比如加入品牌化妆品和珠宝。第二,他们计划为线下商家提供数据服务,让他们更了解消费者的习惯和购物兴趣。最后模式会成为一个线下品牌店的天猫。

其他生活服务领域(如餐饮)的O2O项目都是区域扩张较缓慢,服装类会怎样?购引团队说他们不担心区域扩张的问题,一是各区域服装代理商资源密集,一般就几家,同时一些代理商可能会代理多个品牌;二是代理商之间联系紧密同时又没利益冲突(品牌商的区域保护),可形成口碑传播。他们下一个扩张区域会是成都。

购引团队告诉我他们上个月的交易量达28万,用户量不到6千。购引应用算是偏重交易类的app,但相较而言,内容消费类产品的用户粘性会更高一些。对于提高用户粘性,他们也会尝试让购引成为也在用类似UGC的方式来做服装搭配,而且是可以跨品牌的服装搭配。同时这种搭配也可帮商家促进新品销售。

联合创始人谢强此前有多年的从事国际知名服饰品牌的引进、拓展和运营工作经历,操盘过的品牌有Diesel、CK等。另一位联合创始人孙新宇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供应链管理、数据挖掘。

以后这些关于线下零售的O2O项目还会越来也多,他们会以虚拟店的形式来反映线上线下信息的映射。但对于线下零售店来说,如何提供好的店内体验式消费才是要考虑的。不久前大众点评也尝试过O2O购物模式,到店试穿并以团购价购买商品。

p.s. 购引目前只开通了西安和石家庄地区服务。

[36氪原创文章,作者: 园园]

随意打赏

提交建议
微信扫一扫,分享给好友吧。